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时有亦无
1988年4月,春暖乍寒。
“转折点,转折点,哪儿是转折点?”
林树森副市长真的是在原地打转呢!
开发大亚湾?谈何容易!首先是大亚湾的勘测、规划,不讲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海洋总公司,天然气总公司,英荷壳牌公司,单是美国熊猫公司,就是自己花的已上百万。然后是码头建设,一期工程为一亿,最后建成是几十亿。第三是大亚湾的基础设施,初步测算是25亿。他林树森哪来的25亿?
不错,惠州发现了新大陆大亚湾,这就有可能引来10亿、100亿、1000亿的巨资,但是,即便不讲25亿,你不投资3亿5亿行吗?道理很简单,你不通水、通电、通车、通船不行!你没有宾馆、酒吧、舞厅、高尔夫球场也不行!有了鸡就会有蛋,有了蛋又会有鸡。这不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么?只要有一方就能启动,哪怕它是很小很小的一方、一点、一个启动阀门。
珍珠港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动阀门,谁拧动了它,战争的胜败就决定了。东条英机轰炸了珍珠港,阀门拧开了,美国参战了,世界大战就转折了。好庞大的两大阵营啊,可启动它的阀门却很小,小得可能是无形的电波、无声的密码,罗斯福调动美国参战不就是那“紫红色密码”么?
对,要找到这个无本万利的密码!
“叮叮叮叮”,电话骤响。
这么晚了,谁来的电话呢?林副市长极不情愿地将听筒拿起来。
“唔,邓书记,你的电话让我好紧张。”
“我正为一个电话紧张呢,你马上到我家来一趟吧。”
林树森到了书记家,听他讲一个电话的故事。
两个小时前,邓华轩突然接到一个北京长途,没听上10分钟,他的手都打颤了。这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康华”公司的电话,对方胃口不小,一开口要30平方公里土地!
“30平方公里?”副市长问。
“是呀,半个西柏林了,”书记调侃道。
“一场世界大战?”
“有点像。”
林树森眼前似萤火虫般闪亮了一下,又消逝了:“他们给多少钱?”
“哪儿有钱!”
“白吃?”
“嗬,恩赐大呢。他们说,只要我们答应,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本万利。”
“啊,紫红色密码,紫红色密码,”副市长喃喃道。
“你说什么?”邓华轩不解。
“唔,邓书记,我说你赶快答应北京,赶快,越快越好!”林树森兴奋异常道。
“为什么?”
“嘿,攀龙附凤嘛!利用‘康华’的牌子,把地皮炒热,大亚湾就全活了!”
这北京的电话真是罗斯福手中的密码么?拨动了康华,就如同拨动了珍珠港,伟大的转变开始了?
康华是个什么公司?邓华轩和林树森心里都是亮堂堂的。那可是“太子党”哟,背景硬得很哩!
关于康华的传说足可以新编一本《天方夜潭》。
美国来了高级经济代表团,同“康华”谈判,想把C130飞机的全套生产设备迁来中国……
日本也来了高级代表团,找“康华”谈判,想在中国投资,再建一座规模相当于“宝钢”的大钢厂……
香港的甘维珍咨询公司也来找“康华”,介绍美国最大的IAB保险公司,想同“康华”合作,打开中国保险公司在大陆的一统天下的局面……
日本伊滕忠商社主动来找“康华”,表示愿意提供10亿美元贷款,年利率4.5%,大大低于当时英国8%左右的莱波尔利率……
美国最早与苏联做生意的哈默公司也来找“康华”谈生意。哈默说他见过列宁,这次想要见中国的邓小平。后来“康华”公关部副经理杨壮生陪着他果然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
“康华”的魄力是如此吸引人。仅打开半扇门,二级公司便从7个一下子猛增到60多个。“康华”的副业是如此兴旺发达:这60多个“鸡娃子”,有“自生”,没“自灭”,反而都在令人惊愕的极短时间里“长大了”, 然后又“下了鸡蛋”,“还能孵出鸡娃子”。以至于“康华”总公司自己也闹不清有多少孙子辈的“康华”!以至于社会上一些人惊呼:“你们这不成了康华共和国了么!”
康华要这么多土地干什么?邓华轩和林树森四目相对,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他们是要炒地皮!
邓华轩和林树森寻思,冲着康华特殊的政治背景,世界性的影响,不妨假戏真做。我们同他们谈判甚至签约,签了字我们马上大肆宣传,攀龙附凤扩大效果。
果然,通过宣传,“康华”插手大亚湾的新闻立时使大亚湾扬了名。连“康华”这样的公司都看好的地方,一定不会是差到哪儿去吧?不少人抱着这种心理,跃跃欲试地跟着感觉走。
县太爷“妖言惑众” 邓华轩啼笑皆非
一桩突发的离奇事件,使原本默默无闻的大亚湾成了海外报纸的头条新闻,大亚湾被推到了海外瞩目且始料未及的位置。
就在“康华”决定计划投资大亚湾的时候,大亚湾所在的惠阳县一位副县长去香港出差。这位镇委书记出身、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不太明了、对上级决策却坚信不疑的县太爷,时刻不忘肩上的重任,利用去香港出差机会,游说于惠籍在港同胞之中,为大亚湾的开发招引外资。
县太爷请来惠阳籍在港新闻界的同乡饮茶。茶酣耳热之际,县长亮出本相,希望供职新闻界的同乡支持家乡建设,动员一批商人来惠阳投资,开发大亚湾。
新闻界老乡面露为难之色道:惠阳大亚湾知名度不高,恐怕难以招商。县长急了,赶紧亮出王牌,列举惠州市委“一步登天”的宏伟大略。具体包括惠阳县城将新迁大亚湾,惠州港将扩建为万吨港口通航世界,还有中国最大的公司“康华”已签约大亚湾建“康华城”,以及几个有过接触的大项目也向老乡透了底。
县长的鼓动触发了老乡的新闻敏感;为家乡作贡献的拳拳赤子之心促使新闻记者毅然拿起了笔。不久,一则惠州将建“康华城”,超级项目竞相看好惠州大亚湾的消息在香港报纸上登了出来。
这位副县长把市里规划的投资额多加了一个零,4亿变成了40亿,说惠州市委将投资40亿人民币开发大亚湾。报上一登,香港引起震动,大亚湾究竟是什么风水宝地?不仅远在北京的“康华”要投巨资在这里,惠州市还能筹资40亿元来配套开发?惠州哪里来的40亿?中头彩了?商人们闻风而动,竞相前来看个究竟,连香港巨富胡应湘也打算开船过来考察考察。一轮莫名其妙的“大亚湾旋风”迅即在香港刮起。
邓华轩事后闻知,忍不住啼笑皆非。大会小会也总免不了调侃几句,拿这位“妖言惑众”、胆敢调戏香港同胞的县太爷说事。
这自然是是一出荒唐剧。那位信口开河的副县长因“妖言惑众”,回来后被县委批评。但是,歪打正着,这场风波导致的宣传效应却是不可低估的,它使大亚湾一下被推到海内外投资者的视线之中,使这多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国色天香,终于受到世人关注。而“百闻不如一见”,只要真有郎君前来相亲,大亚湾凭其超绝的魅力,定然能够大展风骚的。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此。那位在香港惹事的副县长,对自己遭受处理十分不服气。怨命运对他不公,曰:事实胜于雄辨。
这位有错而确实无辜的七品芝麻官,在大亚湾开发中扮演了一个奇特的角色:从行为规范上来看,他超前吹牛,是一只“迷途的羔羊”;从对他的处分来看,他是一只“替罪的羔羊”;从促成大亚湾真神降临的历史角度上看,他是真正值得褒奖的“上帝的羔羊”!
“康华”插手大亚湾开发的新闻,迅速促成了大亚湾开发热的升格。大亚湾一成为海内外瞩目之地,就开始时来运转。知名度越高,机遇越大。这是商品经济通行的基本原则,原来藏之深闺且无人问津是因为人们不识美女真面目,现在一走出闺阁,追随者则是被痴迷得再也挪不开离去的脚步。
时间又恰值海外对华投资掀起第三次高潮之时,昔日只光顾珠江三角洲的商人们,闻讯找到惠州来了。
美国的一家运动鞋公司,老板口袋里装着5亿美金,看好中国大陆,特别是广东沿海劳力便宜。毗邻香港的优势,准备找一块地皮,把企业移过来。“鞋业大王”计划建一座集装箱城;
接着南朝鲜、台湾、泰国不少商业巨头,也纷纷涉足这里。南朝鲜、香港会同中国一家海外公司,计划投资5亿美元在惠州港建一集装箱城;
台商则计划投资1亿美金在海边建化工厂;
李嘉诚对惠州港心仪已久,他敏锐的意识到:惠州大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于是就和惠州政府认真洽谈……
反正是真真假假、目不暇接。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些项目多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伊人来”。他们盘桓多日后,打了个擦边球后还是走了。但是,就在这一场真真假假,真假难辨的前哨战中,惠州市通过自己的努力,倒是勾住了一条大鲸鱼。尽管因鱼太大,一直未能拉上岸来,但毕竟已拉在了手中,潜在意义非凡。
置嫁妆巧施粉黛 “空城计”招蜂凤引蝶
隆隆的推土机轰鸣声,打破了大亚湾千年的沉寂。惠州市“一步登天”战略在大亚湾正式拉开帷幕。
搞现代化大工业,吸引大项目落户,哪一项都离不开区情介绍。惠州人不失气魄,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市委拨款100万元,调集各类专家,耗时三个月对大亚湾地质状况进行了周密深入的调查,成果凝结为一本100万字的资料。
与此同时,平整土地,修建公路,扩展港口,工作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大有一步登天架式。
大亚湾同香港隔海相望,数十海里距离,这边黄尘滚滚,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不能不引起触角分外灵敏,人称世界信息、情报总汇地的香港的注意。与此同时,美国间谍卫星亦发现了大亚湾大兴土木,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反馈灵敏的美国新闻界根据一纸图片,立刻发布了中国大亚湾正在进行大规模开发的消息。
大亚湾开始炒热了,但决策者心中清楚,他们上演的是一场充满风险的“空城计”大戏。对外尽管他们又是拍胸又是顿足、信誓旦旦,声称自己有能力筹集足够资金开发大亚湾,但他们心里十分清楚:能不能引来,没有亿字号的超级项目进入这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而反过来说,若有大项目降临,地皮立马就会暴涨,地皮炒热沃土成金,仅靠租让地皮就能获得相当的积累资金,将之投入基础设施改造,就能吸引来更多的外商和投资。
关键的关键,取决于大项目能不能降临,而且越快越好。
演“空城计”,心知肚明者只为决策圈中的少数人,圈外人并非明了。但是常言道:众口烁金。一个迷局,若能使少数权威、大户相信,那习惯于跟着感觉走且迷信权威的芸芸众生,自会蜂拥而上地推波助澜,其效果必将是喜剧性的!
假作真来真亦假,这类战略,道德家看来似乎是极不道德的,但是兵不厌诈,商战中这类技巧可谓比比皆是。
大亚湾畔的“空城计”在有板有眼地唱着。而一个虔诚且略喜张扬的圈外人在香港一次认认真真地“吹牛”,竟歪打正着,成了促成这出谁也心中没有底的大戏成功下去的契机。
南海石化显端倪 跃跃欲试起春风
早在1988年1月,中海油的专家组成员陈国铭、周青松经不住惠州人盛情诱惑下的再三邀请,从深圳来到惠州,对大亚湾进行考察。考察组成员对当时大亚湾的基础条件并不太满意。而黄成和清楚,如果惠州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可能失去一个绝佳的良机,甚至失去办炼油厂的可能。因为当时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也闻风而动地在极力争取。于是黄成和虚心向考察组成员求教,希望他们能为惠州提供建炼油厂需要的材料。在软磨硬泡之下,中海油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周青松,在车内顺手撕下一张废纸,写了一个8条意见的提纲,漫不经心地给了黄成和。
如获至宝的黄成和返回惠州后,连忙找到何春志(当时惠阳地委副专员),请他在这张纸上写下“请有关单位全力支持”的批示。然后马不停蹄地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用了整整七天七夜的时间、玩命似地整理出废纸上列出的所需资料。《石化工业区澳头镇可行性研究参考材料》与《关于惠州地区可供选择炼油厂厂址资料的请示》就这样被“突击”出来了。
2月12日,参加完广东省人大会议的邓华轩风急火燎地赶回惠州。他的办公桌上呈现着一沓厚重的调查资料,足足有100多万字。邓华轩反反复复地审读着《石化工业区澳头镇可行性研究参考材料》和《关于惠州地区可供选择炼油厂厂址资料的请示》,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被一阵久违的冲动撩拨得热血沸腾。他连夜派庄礼祥和黄成和一起,把材料送到北京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继而全力以赴地着手组建石化项目领导小组。
这次上京“连夜赶科场”,把惠州人敢想敢闯、雷厉风行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一位副市长亲自送材料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专家研究送达的材料。
几天后,12人组成的中海油专家组终于被再次请到了惠州。
3月30日,惠州市大亚湾开发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刚刚卸下惠阳行署副专员头衔,尔后担任政协惠州市委党组书记的何春志为大亚湾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同时,邓华轩专门为石化项目拨出50万经费,要求组织人力对大亚湾的建港条件进行调研,对地质、洋流、台风、航道、建厂等进行研究。
珠三角五虎相争 大亚湾得天得厚
中海油,这个上帝的骄子终于为惠州的诚意所动。
1988年,中海油派出专家组,首先赴东莞考察。在看完东莞后,专家们并没有说什么。随后,专家组抵达惠州。
专家们在惠州宾馆刚刚住下,立马提出要到大亚湾实地考察。邓华轩建议:专家们先用一天时间在惠州宾馆看资料,(这份资料就是先前精心准备的百万字调研材料);看完材料后,再由副市长林树森陪同前去大亚湾现场考察。
专家组虽然来到了惠州进行实地考察,但对惠州的基础设施仍然持消极态度,随后他们又到了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地考察。面对几十个亿的投资,所有抢夺这个项目的城市给中海油的合作条件一个更比一个优惠。
对所有珠三角城市考察完毕后,专家组对每个市进行了一番模棱两可的暂时评价后回到北京。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被考察的几个市开始了摩拳擦掌地角力。其间,深圳、东莞等城市更是尽全力争取。为了知己知彼,惠州方面还专门派人去深圳盐田、蛇口以及东莞虎门做摸底调查。
在这段时间里,黄成和与几位副市长前前后后地往北京跑了8趟,不断提供新材料展示自身优势,并给出新的优惠条件,同时也展开私人情感攻势。总之,想尽各种办法让海洋石油总公司选择惠州。
1988年6月,黄成和通过熟人拿到了一份专家组考察珠三角各市后汇成的《关于海洋石油建炼油厂的几点看法》材料,其间专家组针对炼油厂厂址选择对争夺该项目的各市进行优劣分析。结合珠三角洲历来有西淤东不淤的特点,西岸建炼油厂困难较大,可暂不考虑。
这也就意味着处于西岸的中山和珠海出局。珠三角东岸还有深圳、东莞、惠州三市,由于当时阿联酋塔巴集团拟建的300万吨/年炼油厂和KT集团投资的大型石化企业、包括750万吨/年原油加工和40万吨/年乙烯装置等项目计划落户深圳,专家组认为,再往深圳去挤没有必要,再加上深圳的加工费比新加坡都要高,因此暂不考虑。
真正的角力最后在东莞与惠州之间展开。
其间,有一个很有趣而且鲜为人知的故事。惠州市计委主任李汉松将赴任东莞市副市长,惠州市的同僚认为其“反水”嫌疑极大。市委决定:立即把原本负责惠州市这个项目的李汉松,没有丝毫解释理由地从炼油厂争夺战中换下阵来。事实证明惠州人的“小心眼”的确是未雨绸缪的,李汉松担任东莞市副市长后,立即马不卸鞍地身披东莞战袍与惠州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角斗。
邓华轩认为,凭当年在惠阳的工作经验判断,东莞的条件其实是不够成熟的。首先,虎门建码头条件不好,最多能搞35000吨级,还要每年疏通航道;其二,当地人口密集,要是建炼油厂,搬迁成本很高,而且可用面积较少;第三,虎门就在珠江口,当时就有3个大烟囱在那里,要是再搞个炼油厂,整个珠江口都完了。
事实果如邓华轩所料,海洋石油总公司专门就惠州和东莞之间的地理位置、人口、经济状况、拟建厂址、港口设施、陆上交通、水源、电源、通信、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对比。专家组表示:“东莞建厂的主要问题是如果原油需要进口,目前没有可能建5万吨以上大码头,限制了原油多种来源和炼油厂规模;东莞为已发展起来的富裕区域,土地人员费等等将不会更优惠;惠州建厂主要问题是建港投资很大,因此建中小炼油厂负担很重,厂址距城市较远,可能不利于招聘人才”。
东莞被淘汰出局后,珠三角的“大哥大”广州却又来搅局。当时北京的一些权威专家和广东省的领导都倾向于把项目放在广州,认为扩建广州石化比在惠州建新厂好。
然而,在建港条件等关键因素上,惠州的优势实在是省城广州都无法与之媲美的。
历时一年的拉锯战,专家最终组敲定惠州胜出。
中海油轻风微拂 不速客壳牌登陆
1988年11月,正当珠三角城市为炼油项目争夺不休的时候,英荷壳牌集团突然对发生在珠三角的这场争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要与中国海洋南海石化总公司合作,在珠三角某个港口城市建一个500万吨/年的炼油厂和一个45万吨/年乙烯装置。
这个信息令中海油兴奋不已。面对我国大陆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开发海上石油成了国家重大战略。为了充分开采沿海石油资源,国家大刀阔斧,成立了海洋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成立十几年,到1988年底止,已同世界几个国家的45家公司签定了44个开采合同和协议。
浩瀚的中国海域,钻台耸立,烟火熊熊。数以千计的西方石油企业雇员凭直升飞机和各种现代化的石油开采设备,四处找油。其间,虽因世界石油价格暴跌,中国海上石油开采勘探一度受挫,不少石油公司因入不敷出罢手而去,但即使如此,外国石油公司仍累计在中国海域扔下了240多亿美元。240多亿美元的投入外加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自营勘探开发,在中国沿海发现了50多个含油汽田,已证实的油汽田有17个,获得石油地质储量8亿吨,并且有了三个油田投入生产,六个油汽田投入开发,即将陆续投产。
中海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实力的外国合作伙伴,更何况是闻名遐迩的英荷壳牌。
英荷壳牌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够让高傲的中海油一见倾心?
英荷皇家壳牌集团(通常简称"壳牌")是一家以众多标准衡量均堪称全球领先的国际油气集团。壳牌的起源是英荷两家母公司的联合,使它成为最具有国际性的主要石油公司。今天,壳牌集团在许多国家有业务往来,比其他任何石油集团都多;有国际员工约5700名,超过其他任何公司。壳牌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投资商,其品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壳牌公司的业务遍及全世界130多个国家,总资产111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10家公司名单中,壳牌赫然在列。
有关权威部门估计,到1992年,中国海上原油生产能力可达500万吨,1995年将达到800万吨。有油源就得建石化工业,与壳牌合作正中中海油下怀。
那么,厂址选在什么地方呢?
这可是一块超级肥肉。除炼油外,还可生产石油产品300万吨、有机化工原料70多万吨。精细化工原料十几万吨。为此,这个能带来利税产值将是以十亿百亿计算的的超级项目其信息一发布,国内许许多多的省、区便竞相投入到了这个项目的争夺中去。
殊不知“壳牌”是以外资为主的企业。同中国企业不同,它首先认的是利益,其次才是人情。壳牌看了辽宁看华东,选来选去,找到了广东。因为无论是石油产品、还是有机化工原料以及精细化工原料,都是蓬勃发展的广东本身和在粤合资企业、外向型企业的紧缺原料。
就广东而言,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计,广东省政府曾力主“壳牌”落户广东经济发展较落后的粤西湛江地区,而头脑灵活的珠江三角洲有关县市则把壳牌引去他们那里考察,打算留住这股肥水。诸侯争霸导致群雄并起。刚跃上前台的惠州人不甘示弱、自恃拥有“举世无双”的海港海岸,也上报投入对壳牌的争夺之中。
有道是天缘赐合!壳牌禁不住惠州“土老帽”的热心拉拢,居然答应到大亚湾来看看。
1988年11月,英荷壳牌公司杨锦权博士等8位国外专家抵达惠州,对惠州澳头建厂进行厂址选择可行性研究。随同前来的还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维英带领的该公司和广东省石化厅的6位高级工程师,进行为期3天的实地调查、考察活动。
孰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几十位国际石油专家组成的考察团来到大亚湾,腿立时就挪不动了。哪见过如此优越的设厂环境?“惠州市澳头镇,面临大亚湾,风浪小,回淤微,腹地广阔,而且良田少,交通、通讯以及水、电条件都比较好,有较理想的建厂厂址。”专家们迅速得出了这一共识。更使他们兴奋异常的是:大亚湾作为少有的天然良港,疏竣8—10公里航道,即可通10万吨级油轮。“大进大出”这可是办外向型大型石化企业不可多得的条件。
“壳牌”石化当即拍板,壳牌就落户惠州大亚湾,再不它去了。而壳牌公司的老板更是态度坚决,若不能定点大亚湾,就宁愿不投资。还表示若能落户大亚湾,多少年也可以!
在壳牌的坚持下,1200万吨/年炼油厂和80万吨/年乙烯装置初步决定落户惠州大亚湾,并达成了在大亚湾建立中外合资南海石油化工城的共识。
中外合资南海石油化工城——中国开放以来,投资最大的超级合资项目。这家简称“南海石化”计划投以43亿美金的超级项目,由中国和英荷壳牌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各投资50%拟利用正在开发中的中国南海石油作原料,引进壳牌重油加工技术,在中国南海边建一座从炼油到化工上下游一体的大型石化企业。
1989年3月,中外双方正式签署合资发展南海石化项目意向书。
1989年8月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向国家计委提交南海石化项目建议书。
这是惠州人梦寐以求、却又始料未及的上帝之吻!
国宝熊猫挂洋头 高鼻蓝眼踏海至
好梦一个接一个地唤醒着沉睡千年的大亚湾,睡眼惺忪的大亚湾人顿时兴奋莫名。
不曾想依靠现代高科技而雄霸天下的美国人,竟也谦恭地来到了这里。他们要用自己不可一世的霸气和狗一样的超级嗅觉,构筑异想天开的东方汽车梦。
1987年,一群美国人来中国考察,希望在中国大陆发展整车项目。
邓华轩从有关机构汗牛充栋的公司注册名单上,发现新添了一家以中国国宝“熊猫”命名的汽车公司。注册背景上标明,这家名叫“熊猫汽车公司”的新实体属于一个名叫费吉尼亚商业集团的跨国公司。虽是子公司,但公司领导成员地位显赫。据可靠资料介绍,董事长麦克阿瑟第二,是前侵朝美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的侄子,一位在美国国内外颇负盛名的职业外交家;副董事长派克,现任美国《华盛顿时报》总裁,一位背景复杂颇带神秘色彩的人物。公司总裁英文名称查尔斯·金,美籍南朝鲜人,海外报刊透露南朝鲜反对党领袖金泳三系其姻兄。厂长拉门,曾在西德和美国筹建和管理两家年产30万辆的汽车厂。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雄心勃勃的美国实业家打出“熊猫”的牌子,用意十分明了,这个项目将同中国直接相关。用他们的话来说:“有朝一日,熊猫汽车将成为车轮上的大使,满载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奔驰在世界各地”。
一头卷发下的绿眼睛为什么如此看好中国?麦克阿瑟先生的解释是:未来的世纪必定是亚洲的世纪,世界经济的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将是一个投资的最佳选择地,因为中国不仅劳动力资源颇具竞争力,而且经过10年改革开放,中国政府为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在各方面都做了不懈的努力,迄今已创造了几乎在所有方面可以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本条件,为此,只要引入足够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生产技术,在中国完全可以构造一批新的更有竞争性的跨国大集团,并在世界市场上获得成功。
麦克阿瑟只是从宏观趋势上透露了他们的选择,实际上,明眼人一望便知,“熊猫”的这一选择是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的。撇开将来在市场上的争夺考虑,仅从中国特有的资源,就可看到“熊猫”进军中国大陆的必然性。
据有关行家分析测算:汽车行业不仅是技术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具有绝对的竞争力,不说劳动力素质,仅以劳动力价格,在美国,人平均月工薪是3300美元,在中国,300美元就顶齐天了。将雇美国员工改成雇中国员工,一年下来,一个工人的工资费用就可节余3万美元,一座年标准产量30万辆的汽车厂,按5万员工计,一年仅人工费用就可省下15亿美元,这可是一笔了不得的数字。这对为了利润可冒绞首危险的资本家来说,其吸引力之大不言而喻,何况投资中国还不至于冒绞首的危险。
美国熊猫汽车公司(中国)正式注册成立了,但是,却把一个疑团明白无误的摆在世人面前:美国有通用、福特等若干家老牌汽车行业,投资中国不是他们出马,怎么由一批并非汽车制造商、临时聚合、背景模糊的人来充任过河卒子呢?
就在南中国海的大亚湾畔,惠州人正在为实现“一步登天”的宏伟梦想,为引进大项目而上演“空城计”、“连环计”、“欲纵故擒计”,各种招数频频出手折腾得天翻地覆的时候,似乎是冥冥中一只无形的巨手在撮合着。大洋彼岸的北美大陆,美国东海岸,一个进军中国大陆雄心勃勃的计划也同时在一群美国人中筹划、而且已经是杀青收尾阶段。
东、西互引,阴阳交割。于是,一出波澜起伏,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在貌似偶然的大背景下,展开了它必然的剧情!
惠州市政府一直期盼着发展汽车工业,而这个“汽车梦”,就始于美国人的“熊猫”。
处处碰壁终不悔 汪道涵指点迷津
1988年9月。
搭起了班子的pmc幻想着在中国大陆寻求理想的投资地点和合作伙伴。他们认为:根据前两年大量的市场调查,考虑生产设备、成套零部件的洽购,样车的设计,未来销售策略和推销网的建立;同时以远东金融中心香港为桥头堡,进入中国踩点谈判,浩浩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熊猫汽车城未必没有更加理想的境界。
汽车是现代工业的骄子,集机构制造工艺和现代科技于一身。选址定点,自然得选工业发达,加工配套能力强的区域了。
基于这个思路,pmc先瞄准了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所在地。
二汽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为中国南北过渡带,不仅水陆交通发达,机械加工阵容庞大,而且是中国汽车生产主要基地,人才集中。但深入一接洽,这些不识中国行市的美国佬,立时碰了一鼻子灰。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他们对洋人涉足汽车行业有足够的敏感,不愿冒养虎伤身的危险,根本不相信pmc能够两头在外(即资金,市场均100%在外)。另外,二汽离长江港口几百公里之远,距大海上千公里之遥。Pmc要办成两头在外的超级独资企业,仅交通一项,就足以限制其“大进大出”的能力。
湖北受挫,pmc转赴上海。
上海是中国的工业中心,不仅人才济济,科技加工业发达,而且濒江临海,具有建造汽车工业的诸多优越条件。
Pmc通过中间人牵线,找到了上海市前市长、华东经济圈牵头人汪道涵。经济专家出身的汪道涵明确告诉他们:上海现今有桑塔纳轿车厂,pmc要进上海,只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参股桑塔纳,走合作之路;不愿合作,可考虑走第二条路进浦东开发区。
Pmc谈判人员到浦东开发区一考察,劲头立时软了下来。开发区地价每亩约20万元,还有不少拆迁户。建一个汽车城,少说也得征地10平方公里,总合下来,仅征地费就需几十亿元。
Pmc先遣队中有的骨干分子是赴美留学受雇于该公司的中国人,他们原籍多为上海担任洋买办后,从本意上说还是希望定点上海,为家乡作点贡献的。但个人感情得服从老板利益。所以,仅地价一项,就把他们吓退了。
上海亦不成,中国还有何处定点设厂呢?进退两难之际,汪道涵解了他们的围:
“你们去香港吧!”汪道涵说:“我介绍你们到香港去找一个人,这是一个能量甚大,十分特殊的人物,找到他后,你们就一定能得到打开迷宫的钥匙。”
于是,pmc按汪道涵的指引折返香港,去寻访那位神秘人物。
神秘人牵线搭桥 洋熊猫倾情惠州
中国香港。
风格各异的摩天大楼如同一根根矗立的石笋,构成了香港这座超级“石林”。千千万万的跨国公司如同鸟巢蚁穴,分布于石林里。一个个腰缠万贯的超级富贾、背景特异的实业巨子则如同“山顶洞人”就隐藏穴居于这石笋之隙、树洞石丛里。
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信息中心和交通运输中心的香港,当今世界经济最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众多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各国争相利用以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风水宝地”。中国大陆亦不例外。到香港办公司,内引外联成了国内各省市及至中央各部委利用香港的主要手段。对于这类企业,港人一概称之为中资机构。
汪道涵对pmc推介的神密人物名叫王济宽。王济宽去香港前,曾经任职国务院某要害部门,副部级待遇。到香港后,高干待遇未变,又因为他与中央高层有着特殊的渊源,在十里洋场的香港被更加看好。此时,他是香港某中资企业总裁,香港社交和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Pmc在香港找到了王先生。他们首先向王先生倾诉了大陆选点办厂频频受挫的经历。然后单刀直入,询问王先生:大陆沿海一线有没有条件优越的汽车工业投资地?请王先生指点迷津,牵线搭桥。
“你们算是找对人喽”!王先生居高临下、毫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和骄傲:
“你们需要的环境条件我全盘提供,进军大陆的事就包在我身上!”
然后,王先生如此这般地回答了pmc提出的诸多技术问题。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pmc一干人马大喜过望,蹦紧的神经为之一松。香港这个花花世界极具诱惑,pmc也禁不住一个个潇洒轻松去了。
王先生悄悄地飞往美国。在美国通过中国驻美机构,迅速弄清了pmc的资信情况。确定资信不假后,他又闪电般地飞回香港。
1988年12月18日,王先生带领着pmc查尔斯·金等一干人马,从香港渡海杀奔惠州而来。
有道是:无巧不成书!
王先生作为中国驻港公司的特殊人物,其主要使命就是利用香港这个窗口,为国内引进大型外资项目,促进中国对外开放。而穿针引线则是他份内之事。那么他是怎么同惠州扯上瓜葛的呢?
其实,邓华轩和这位王先生早有联系,作为对外开放的具体执行者,王先生多次来惠州考察访问过,他一直在思谋着如何把惠州介绍给世界。前些年,他曾计划为惠州大亚湾引进冰箱项目、化工项目、还有汽车项目。因条件所限或因可能性太小,双方仅仅是说说而已,难得美梦成真。1988年,惠州大肆宣染“康华”效应时,王先生不甘人后专程从香港赶到惠州,签了征地30平方公里的意向书,计划引进日本三洋,搞一个电子城。当然,后因条件突变,“三洋”基地没搞成。但大亚湾那得天独厚的工业投资条件却在他心中刻下了印痕。没有引来真神去开发这里,确实是天大遗憾,没想到pmc会找到他。
如果说:pmc登陆中国是志在必成,急不可待的话,那么惠州市政府则是盼望大项目落户如大旱之甘霖。
如同旱季遇透雨、干柴遇烈火。用不着更多的解释和试探,用不着漫无边际的研究和考证。双方一见面,一拍即合,直奔主题,立即进入实质性的考察谈判阶段。惠州主要领导都出面了,市委书记邓华轩、市长李近维、常务副市长林树森,还有另一位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李鸿忠。
负责pmc一行接待和谈判任务的是大亚湾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惠州市经委主任曾潭安。他悄悄地把常务副市长林树森请到一边,低声地请示道:
“市长,你看pmc的人个个都是学者和专家,我们是不是把吴长林叫过来?”
“吴长林?” 林树森一楞,连忙问道:“哪个吴长林?吴长林是个什么人?”
孔雀飞来落鹅城 放下空调梦汽车
曾潭安苦笑了一下。是啊,市长怎么会知道吴长林?他甚至有点自嘲地感到了自己的冒失。曾潭安在林树森的追问下,向市长讲起了吴长林其人其事:
吴长林,安徽人,从小生活在上海,精通德语、英语和俄文。重庆一家位居全国50强兵工厂的重型汽车车身室主任和电器室主任,地地道道的汽车研究专家。因为计划经济的原因,这家兵工厂的汽车开发资金一直没有得到落实,汽车专家始终没有把汽车搞出来。他带着遗憾到了深圳,结果没有汽车工业的深圳也没有他的用武之地。1988年3月,经朋友介绍他找到曾潭安,为了落实邓书记“办实业、打基础” 的精神,曾潭安把他安排在机械总公司。因为惠州没有像样的工业,他一直无所事事,曾潭安就要他先上空调项目。现在歪打正着,正好派上用场了。
曾潭安一口气滔滔不绝地说完了关于吴长林的故事。
“我可是花了大价钱的哟” 曾潭安挤眉弄眼地向市长讨好道:“三月份调过来的时候,兵工厂死命不放人,还说要付1000元的人才费。我咬了咬牙,硬是寄了1000元钱才把档案调过来。”
林树森眼前一亮。
“去,快把吴长林请过来。”林树森兴奋地对曾潭安说:“你那个经协办怕是庙太小喽,把吴长林调到大亚湾,让他把官先当起来。”
1988年12月,吴长林从惠州市经协办来到大亚湾,专门负责熊猫汽车项目的谈判和协调工作。
查尔斯·金一行在惠州市领导和曾潭安、吴长林的陪同下,考察了大亚湾淡澳开发区。一进入这块濒海开阔之地,他们立时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住了。从汽车专家的眼光出发,他们认为不仅建造一个汽车城的所有条件这里几乎都具备了,而且超乎于汽车城的条件这里也准备了。他们惊喜地看到:所选厂址以南仅5公里之地,有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对外通航口岸惠州港,惠州港所在的港湾哑铃湾现在是南中国海优良港湾,稍加改造,即可成为泊万吨巨轮的深水港;这里厂址周围陆城广阔,有100多平方公里的低山丘陵,而且人烟稀少,可以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海滨新城;大亚湾地理位置优越。对外,惠州港至香港中环码头仅有47海里,每天有一班来往于澳头至香港的汽垫快船,这对外籍专家的往来,解决国内一时供应不上的一些物资设备,调剂资金以及外籍员工的购物、度假提供了不少方便。对内,这里正处于广东主要城市广州、佛山、东莞、深圳、中山、韶关、梅州、汕头的中心,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纵横交错;这里利用外资的“软件”不错。惠州市虽然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边缘,但开放得当,目前已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来此投资办厂,其中不乏荷兰的菲利浦和日本的三洋这些世界上颇有影响的一批企业,而且普遍经营不错。再加上东江、西枝江流经这里,水源丰富,还向邻近的深圳供水。全国沿海城市中,没有一个有这么丰富的淡水资源。
“这可是上帝给你们留下的一块宝地啊!”王纪宽对pmc一干人马打趣一笑。
总裁查尔斯·金,深深吸了一口大亚湾畔湿润而略带腥味的空气后,一锤定音:“就是这里了!”
参观完现场,一行人在澳头裕华餐馆共进午餐,同席的还有熊猫的金博士。
午餐过后,众人迅即进入实质性谈判。谈判从下午3点一直谈到7点半,吃晚饭后又在餐桌上接着谈。
谈判前,惠州市政府匆匆准备了一个合作方案,pmc认为原方案稍嫌浅层次。建议重新搞一个以此次会谈内容为主体的方案,并且提出能否把会谈结果写成备忘录译成英文?金博士担心夜长梦多,希望第二天能够看到文本。
林树森副市长急忙把眼光投向曾潭安,然后落在了吴长林的身上。
吴长林和林树森紧急召来的市政府工作人员连夜写出了备忘录,第二天,当备忘录文本展示在了众人面前时,查尔斯·金见状大惊:共产党厉害,惠州速度真快!查尔斯·金让翻译当场直译,以后请王济宽带到香港电传美国pmc总部。
协议书规定:pmc第一期投资2.5亿美元,10年内投资10亿美元,在中国惠州建一座年产30万辆轿车的企业,产品百分之百外销。仅一天一夜时间,中国对外开放十年,引进的最大独资项目就算谈成了。
1988年12月21日,查尔斯·金一行大功告成地离惠返美。
临行时,这位美国博士紧握着惠州市委书记邓华轩的手,言辞恳切地说:“请相信,我说话算数。一月后的今天,我会再来此地。”
略施小计为成事 电闪之间见彩虹
1989年1月20日,刚好一个月,pmc果然如约来到惠州。这次查尔斯·金带来了一个阵容更加强大,人员配备更全的专家班底。一行十几个人,工程师、规划师还有电脑专家、打字、翻译人员一应俱全。
隆冬的北方雪压冰封,万物萧疏,此时的岭南,却是菊黄桔红,和风拂煦。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成功来得太容易,会使人对成功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从而举措失常。广东省的有关官员,似乎此时也陷入了这么一种晕眩状况。面对这个超级项目,按惯例,广东省主要官员应该出面接见有关人员。但一件突如其来的讯息,促使生性谨慎的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临时改变初衷,在省城广州,省长叶选平委托常务副省长于飞接见了pmc一行。
叶选平采取审慎之态是有原由的。为防节外生枝,广东省对熊猫项目一直采取保密政策,但是,如此巨大的项目怎能保得住密呢?就在pmc看准惠州,返美准备的一个月时间里,设在北京的中国汽车联合会(简称中汽联)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得知了这个信息。从保护民族汽车工业的思路出发,pmc降生中国的计划不能不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一个十亿美元的汽车项目,由不是老牌汽车企业的人来投资,可能吗?美商承诺该项目是两个百分之百在外(即100%外资;100%销到海外市场),可能吗?
出于国家民族利益的责任感,他们干预了pmc的降生,并派出一个十几人的专家队伍,赶赴惠州,考察并参加pmc同惠州方面的谈判。
都是为了国家利益,但因所处地位和考虑角度不同,势必造成目标偏差。对这批不速之客,广东方面内心是持抵触心态的。
于是,围绕着中美双方白热化的谈判签约交锋,其间又插进了中方之间的一场“猫捉老鼠”的智力游戏。
1月21日,中美正式谈判日。
广东方面为不让北京客人上谈判桌,对北京客人使出了他们“公关开路”的小花招。一辆豪华面包车开到了北京客人面前,训练有素的接待人员笑容可掬,恭请北京客人们参观惠州市容。
一池灵气、满岸秀色的惠州西湖,犹如一位天生丽质、楚楚动人的美女,撩拨过多少文人骚客的情怀。刚刚脱下臃肿棉袄的北京客人哪里见过如此醉人的阳春之景,禁不住地心旌摇动。再说按惯例,一般外出开会,游山逛景、参观赏玩本为题中之义,没有什么出格的。故而主人一邀请,客人们欣然而允,登上了参观之途。
白天参观游赏了惠州五湖、六桥、八景,客人们实在被五湖相连、碧波万顷、浮洲四起、堤桥如带、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惠州美景所陶醉。回来吃过晚饭,热心的主人马不停蹄,又把客人们引到惠州最高级的消费去处——欧洲人创办的西湖大酒楼歌舞厅。在这人影憧憧,激光闪烁的现代“迪士科”舞厅中,客人们宠辱皆忘,飘飘欲仙。
就在客人们忘情于湖光山色,陶醉于歌厅舞池之时,广东方面同pmc的秘密谈判紧张地开始了。惠州市委书记邓华轩亲自披挂上阵,任中方主帅,美方主帅则为pmc总裁查尔斯·金。谈判进行到晚饭前,双方在备忘录基础上已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沟通。
用完晚餐,双方挑灯再战。此时议题转入实质性阶段:起草用地协议问题。协议大意为:pmc先期投资2.5亿美元,征地2平方公里,经营期限为50年,按两个百分之百原则,在中国惠州建立独资企业。
晚上11点协议拟出,中英两种文字,中美双方字斟句酌,推敲修改,一直弄到午夜一点,双方同意签字,打字成稿。
午夜1点半,就在游览了一天的北京客人们已进入梦乡之时,中美双方谈判已进入尾声。按照邓华轩书记的吩咐,市政府接待处的同志在惠州宾馆西新楼三楼会议室布置签约会场。不惊动北京来的客人,不通知新闻单位,会议室四周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密不透光。在这个被完全封闭的地方,中美双方谈判代表依国际惯例,西装革履,列队、鼓掌、签字。中方签字:惠州市长李近维,美方签字:pmc总裁查尔斯·金。然后斟上威士忌,相互碰杯,庆祝。此时是1月22日凌晨2点钟了。
一桩80年代中国开放引进的最大独资项目,在中美双方的努力下,以闪电般的速度神秘地完成了谈判签约工作。
一波三折风雷起 熊猫病疾显征兆
中美双方谈判者总算松了一口气。美方首席代表查尔斯·金宽慰地说:先生们,这下我们两家都可以放心睡觉了。
中方主帅邓华轩回答说:恰恰相反,以后大家都该睡不着觉喽!
邓华轩这句话不是信口之语,而是经验之谈。谈判签约,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才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而要将协议变成现实,特别是这种大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项目变成现实,横亘在面前的困难不知有多少,中美双方需要协调解决的新课题可谓车载斗量。
果然,pmc项目刚一签约,第一个麻烦就来了。
从大局考虑,签约之初,pmc就提出一个附加条件:要求中方暂时不要把项目公开,广东方面对此也深表赞同。Pmc不愿公开,是担心过早暴露,引起国际性风潮,不利竞争;广东方面不愿公开,是怕引起北京方面警觉,横生枝节。
谁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如此重大的经济情报。
Pmc协议刚签署,惠州当地就嚷得沸沸扬扬。转瞬间,pmc即将设厂的淡澳地区地价马上飚升,一个月内,每平方米地皮涨了100元。消息一下传到隔海相望的香港,擅以捕风捉影见长的香港新闻界,马上在报上推出了不少似是而非的头条新闻:pmc实际是南朝鲜资本、后台是“同一教”,只不过是假借美国名目以达进军中国之实,此一舆论尤为引人注目。
经济沾染上政治,问题就显得复杂化了。
1989年3月7日。广东省外经委、计委根据国务院授权,发出了《关于美国熊猫汽车公司在惠州设立外资企业“中国熊猫汽车公司”申请报告的批复》的文件。正式给予pmc在中国广东惠州的降生权。
依文件,惠州方面立即给pmc发了营业执照,办理用地手续。
办完用地手续,邓华轩踏上出国访问的旅途。在香港转机时,邓华轩意外地发现,pmc的真正老板不是查尔斯·金,而是美国华盛顿时报总裁,pmc副董事长柏克。
pmc作为独立企业,3月份办完各种应办手续后,以合法身份,各项投资准备活动立即紧锣密鼓展开。4月份pmc通过其开户银行美国sovbran银行和香港汇丰银行向中国惠州市长李近维出示了该公司在这一银行分别有1.19亿和0.36亿美元存款的证明。接着,美国某大银行也提供了pmc在该行“保持有巨大存款”的证明,并申明其在该行“享有很好的信誉”。
完成了资信证明工作,pmc立即在惠州市区租借宾馆成立了办事处,然后呼风唤雨,分别在香港和惠州中行开设户头,调5000万美元到香港中行,1200万美元到惠州中行,并按期支付了第一期2平方公里计540万美元的征地费,紧接着,雇请的70多位美国、日本专家到位,汽车城总体规划和第一个装配厂的设计同时开始。
就在pmc调兵遣将,欲图大举之时,5月9日,广东省政府突然收到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转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要求立即冻结这个项目的意见。这对于大亚湾来说,无疑于当头一棒,睛天惊雷!
有道是“祸不单行”。广东方面刚刚接到国务院要求“冻结”pmc项目的通知,由北京开始且波及全国的社会动荡,此时已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连“不管政治只管挣钱”的香港人也频频游行和罢工罢市。风波骤起,气候转阴。中国前景变得模糊不清,Pmc项目实施自然就冷了下来。
5月10日,惠州市委书记邓华轩访澳回国路经香港,查尔斯·金闻讯紧急拜会邓华轩。这位身材短小精干、握有两个美国博士学位、以气魄雄伟见长的总裁此时也吃不住劲了:邓先生,现在不仅北京乱了,连香港也动荡起来,都乱起来怎么办?
邓华轩安慰了他半天,无非是中国最终乱不起来,这个动荡是暂时的之类大道理。也难怪,邓华轩国外访问十几天,国内形势也不太明白,除了讲点大道理,他又还能讲些什么呢?
孰料,形势越来越坏,动荡最后演成震惊世界的北京“六·四”风波。接着是西方各国对中国经济制裁的纷纷出台。
面对这急转直下、前景暗淡之局,外商对华投资由热变冷,对华投资信心发生动摇。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原计划投资惠州的泰国化工城、美国鞋城、香港集装箱城等七、八个上亿元投资项目的财团,纷纷收手。Pmc不可避免亦受到这股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方励之逃进美国大使馆后,因担心中美关系从此发生逆转,pmc把存在惠州中行的1200万美元调到香港,同时放慢直至停止了征地的节奏。
雪上加霜,伤口抹盐,中国80年代开放政策催生出来的这个特大果实,有可能以喜剧形式开场,以悲剧形式告终!
惠州一时疑云笼罩,人们不知所措。
头顶乌云奠基人 新华电讯海外飞
1989年6月27日,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
震撼世界的北京“六四”风波波澜未散,西方制裁中国的措施正在步步进逼。
阴风怒号,黑云压城,不少海外商人或单方面中止合同,或大批撤出中国大陆。
在广东惠阳县境、濒临南海的大亚湾的一块荒滩上却是另一番景象: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来引进的最大一个独资项目,美国的熊猫在这里悄然奠基。
烟雨朦胧,黄土泥泞。两部豪华大巴送来了中美双方的客人。
没有通知新闻界,不能大肆渲染;没有邀请更多的海内外嘉宾,还需暂时保密。只有中美双方必不可少的当事人。
身材高挑,满头银丝的美方董事长麦克阿瑟先生主持了奠基典礼。这位年逾八旬外交官出身的老人虽同他那二战中叱咤风云、朝战中毁誉参半,曾任联合国朝战总司令的麦克瑟将军从事的职业不同,但在气质和胆略上却有和他当职业军人的叔叔极其相似的地方。这位麦克阿瑟第二,曾是美国著名外交家,从艾森豪威尔至尼克松,纵横外交界曾担任过四位总统的驻外大使。今天,顶着满天阴霾,这位古稀老人竟飞越重洋率领其集团的主要成员,穿云破雾,专程从美国飞到这里。
一铲铲红土入坑,一块大理石基石竖起:“熊猫汽车公司(中国惠州)”英文缩写PMC算是在中国大地呱呱落地。
抚摸着这深深扎入中国红土中的美国基石,美方主要投资者、“熊猫”公司总裁查尔斯·金,一位正值盛年的美籍南朝鲜博士,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两行清泪顺颊而下:“我将全部资产投到了这里,我的汽车梦也寄托到了这里。我深信,这个梦一定能变成现实!”
红衣使者解玄机 总理拍板定乾坤
时光荏苒一年余。
1990年,又是岭南荔红季节。
广东沿海各地一年一度的荔枝节招商活动亦拉开了惟幕。但今年的荔枝节不同往年,因“六四”余波犹在,西方制裁紧逼,昔日喜尝鲜荔洽投资,万商云集荔枝园的兴旺景象消失了。
广东外向型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受挫,惠州后来居上、异军突起的势头受挫,pmc进军中国,构筑汽车王国的梦想亦受挫……惠州外向型经济能否启动,广东进一步改革开放能否持续的关键,都成为了中国能否治逾创伤,继续吸引外资,开放国门的标志和试金石。
7月18日,受国务院总理李鹏之托,一个肩负特殊使命的代表团悄然飞到广东。
代表团一行七人,由从事汽车行业几十年的中国高级技术顾问和法律专家组成。领头人陈祖涛,中汽联理事长、中汽公司总经理,30年代留苏,返国后一直从事汽车工业的研究,是中国汽车工业建设泰斗级的权威。
原来,出于对民族汽车工业顺利发展的极大责任心和坚定不移继续执行对外开放国策的决心,李鹏总理亲自过问了处于搁浅状况的“熊猫”项目,并决定派出由中国第一流的汽车法律专家组成的权威班子赶赴惠州调查论证,以解决pmc搁浅的问题。
常言道:同行多结毒。陈祖涛等一干人马均为中国民族汽车业的中坚,当初反对pmc进入中国者就来自他们所在的中汽联。而今,由他们任“钦差”,结果将如何?
广东和pmc都捏了一把汗。
考察团一行来到惠州后,下车伊始,先对pmc定点处大亚湾进行了实地考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现场一瞥,这些汽车专家们不由拍案叫绝:“如果由我投资,也会选中此地”。
陈祖涛发出以上浩叹之余,不得不佩服美国商人眼光的犀利和独到。参观完现场,考察团以行家的眼光和科学家的严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逐项论证,特别是对熊猫从事汽车生产的能力和两个百分之百——即不同中国汽车行业火拼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证调查。
几天调查论证下来,陈祖涛一行疑云尽散,纷纷倒戈,“从铁杆反对派变为铁杆支持派”。
“pmc的资金是落实的,资信是好的”。陈祖涛一行通过调查论证后认为:按国际惯例,该公司筹措年产30万辆轿车厂的资金是可能的。在给李鹏总理的报告中,陈祖涛代表专家团,特别提到了pmc在中国动乱前后的不俗表现:pmc领导人对中国态度友好,在首都发生动乱和暴乱期间,因担心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pmc曾经一度把在惠州中行的1200万美元调到香港,后经大量做工作,又把这笔钱调回惠州。在外商纷纷撤离之际,该公司人员仍坚持在华开展业务。
汇报完资信和态度,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两个100%的问题了。第一个100%,即100%独资的问题,涉及中国政府是否要担当风险;第二个100%,即是否100%外销的问题,涉及是否冲击中国汽车市场,影响中国民族汽车业发展。
专家团对两个100%的问题给予了乐观的回答。
他们在调查中注意了解有无国外的中国资本混入问题,查尔斯·金明确向专家组表示现在不存在其它方参股问题,纯属独资。他们还看到省市在审批时也严格审核把关,明确该公司属外方独资企业。
根据上述分析,专家组的法律权威断言:没有中资参与,我国就不必分担投资风险。
于是,第一个100%的问题解决了。
关于产品全部外销问题。专家组经过反复论证,得出了如下共识:根据所签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已明确从产品选型、市场调查、自办销售网的计划看,熊猫公司的态度是认真的。厂址的选定也是着眼于外销,初始阶段可能不赚钱,但他们有思想准备,亦有实力。陈祖涛说金先生针对他的疑虑曾告诉他:“请你相信,如果没有出口能力,我们是不会拿出十几亿美元投资建厂的”陈祖涛深信查尔斯·金这番话有道理。
又于是,第二个100%的问题也算解决了!
报告呈报到国务院,放置李鹏总理的案头。面对着两个百分之百的承诺,总理凝思良久,终于拿起了签字笔。
批复下来,“熊猫”解冻。
由此,云收雾散,天空转睛。阴沉了多日的大亚湾露出了万缕阳光,积郁在当事人胸中多日的忧虑亦随之散尽。中国开放10年引进的最大独资项目——“美国熊猫”算是在中国惠州取得了出生权……
(此文系《大亚湾传奇》节选,作者和原惠州市委副秘书长刘学森、大亚湾两委办主任王向荣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