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纪实文学】从天上到地面
作者:李华生(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08-30 10:19:11

也许,因为他的平凡,使我越来越浓烈地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也许,因为他平凡的人生,有着坎坷曲折、甚至离奇的经历,所以,我执着地要写他,在写着他那并不粗犷,但又确实深刻的皱纹同时,我品读着他那张与共和国同龄的面孔……

——作者题记

 

这是一个十分遥远的,美妙动人的传说,八百里洞庭湖的上空,忽地升腾起一条金光四溅的巨龙,以后,直向洞庭湖西岸的黄阳射去,最后落到一棵参天古树上,这一奇观,不仅把整个益阳搅得沸沸扬扬,而且,惊动了一位不知何时,也不知从何处现身的异人,此人鹤发童颜,咀里喃喃自语:“天降吉兆,此地将有贵人诞生,文曲星下凡”道毕,异人随风而逝。

此乃龙脉之地,“飞龙乡”便由此得来。飞龙乡的中心,赫然耸起一座金碧辉煌的圣庙。但人们始终未曾见到文曲星下凡。

忽然有一天,惊雷响起,大雨滂沱。洞庭湖水泛滥横溢,本来四面环水的飞龙乡,更是惊涛汹涌,浊浪滔天,就在这时,在水中央的一间摇摇欲坠的小茅屋里,传来一阵似要和涛声抗衡的婴儿的啼哭声。说来也怪,在这新生儿降世不久,本来满面愁容的乡亲们,竟也云消雾散的开朗起来,原来,自从这婴儿呱呱坠地后,乡亲们的运气忽地好了起来,他们竟意外地捕获到了几十担鲜鱼,于是,人们便把这天上掉下来的“鸿运”,归功于新生儿的诞生,由不得爹娘作主,虔诚的乡亲们,便将孩子取名“运生”。

这是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九年九月发生在湖南省益阳县飞龙乡的事情。

“运生”,便是本文的主人公、本来是个水里长大,后来却又飞上了天,而今已是惠州市来银集团的副总载汪永生先生。

 

汪永生的童年是苦难不堪的,他出生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新中国的曙光已然绽放,阵痛却是异常激烈,兵荒马乱,洪灾泛滥,洞庭儿女生活在天灾人祸的水深火热之中。

汪永生排行老三,上有兄姊,下有弟妹,在他的记忆里,最惨不忍睹的,便是二个妹妹因无钱治病,眼睁睁看着她们痛苦的死去。

汪永生的童年记载着新生的共和国的无奈。国民党政府被推翻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老百姓分到了房屋,有了田地,有了民主说话的权力。然而,新生的共和国政权是艰难的、水涝旱灾使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威胁。

童年的汪永生,挣扎在贫困之中,1954年,洞庭湖洪水泛滥,冲毁了田地,淹没了房屋,父母只得带着孩子们随乡亲们一起搬迁到洪水淹不到的山坡上居住。不难想象,在那种境况下,缺米断炊已属自然,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在寒冬里,也只得到县城去挑水,以每担一分钱的报酬,以此维持家中生活。接着便是流离失所,逃荒他乡,甚至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汪永生险些遭受了被遗弃的厄运,而当时的汪永生,价值就是由爹娘将他换取仅仅几十斤的盐。

生活呵,是何等的不公。当一个人的价值尚未挖掘,尚未被人认识的时候,那是怎样的穷困潦倒,怎样的一钱不值,汪永生,你仅仅就值几十斤盐么?

你没有怨天尤人,你没有抱怨爹娘,你更不会自暴自弃,童年的你,开始懂得了生活,懂得了珍惜人生,懂得了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才能彻底改变人生的价值。

你终究没有成为弃儿,舅舅陈克仁不顾一切地阻止了将令你爹娘遗恨一辈子的举动。你又因此体会到了人间真情,冷暖炎凉,这份情,又何止是“娘亲有舅”四个字解释得透彻的。

你是属牛的,只知道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你把全部的力量,演绎为替父母分忧解难上,拾猪粪,扯猪草,打鱼摸虾,只要是你能做得到的,你都去做。那次从牛背上摔下来,差点送了小命的事,你都还记得么?

你的勤劳,你的年小志高的豪气,还有你的那份难能可贵的孝心,深深地打动了父母的心,爹娘发誓:即便卖屋卖田,即便倾家荡产,勒紧裤腰带,也要把你送进学堂,一来他们想弥补一下对你的亏欠,更重要的是,饱经风霜的爹娘,已然从你发光的额上,看到你的聪颖和灵气,他们开始编织着“望子成龙”的全新生活。

 

这是一个迟来的喜悦,对于同龄人来说,9岁入学,已是天大的不公平,而作为有上顿没下顿,三餐难继,经济无着的家庭来说,汪永生的父母无疑是下了一个极大的赌注,是祖祖辈辈所发出的一项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年小的汪永生哪还管得上什么“迟来”,“早到”,已经到来了的,便是最大的喜悦呀,他有着一种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启老师的深意,从跨进校门的第一天起,“汪运生”从此变成了“汪永生”,黑板上遒劲有力的三个大字,开始将汪永生从一个满脑子鬼神的唯心者,逐渐铸造成为一名与命运抗争的唯物主义者。

汪永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一往无前的遨游,并朝着父母和自己定的远大目标天天向上。

纵观汪永生的童年,其品质优秀,原本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熏陶。

这是个贫穷得难以启齿的家庭,也是一个彻底革命的家庭。正直、忠厚、富有民族精神的父亲,在抗日的烽火中,曾不顾个人安危从日寇的铁蹄下,冒着生命危险救出并帮助过两名被日军追杀的中共地下党干部;兄长上进,顽强拼搏,1962年时,便是县级劳动模范;母亲的善良、贤淑、豁达、勤俭耐劳、助人为乐,几乎集所有中国女性的美德于一身。

这个家庭,本身就是一本千金难换的珍贵的教科书,读着它,汪永生幼小的心灵得到了启迪,从而培养和造就了优良的品质。同时,家庭的贫困,又更加激发了汪永生从小发奋图强的雄心壮志。刚刚上学的汪永生,就立下了“不做井底蛙”的豪言壮语。

“不做井底蛙”,短短五个字,说起来爽块,做起来艰难,对于一个乡下的放牛娃来说更是不易。但汪永生属牛——倔,他就不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昏黄的煤油灯下,他挑灯苦读;仰望着惨淡的月光,他熟读唐诗三百首;沙地里,留下他辛勤练书法的汗水;玻璃板上,刻下他刚劲的字迹;为了读书,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了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他几乎尝尽了读书之苦。乡村的夏夜,闷热得令人汗流浃背,蚊子像大兵团作战似的攻击他。他索性打来满桶凉水,将双脚浸泡在水里。一解热、二驱蚊、全然一幅天地间,只有他和一本书的神态。

然而,命运捉弄人,正当他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的陶醉时,疾病侵蚀着他的肌体——他只得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病辍学。这使得汪永生痛不欲生!

“福兮祸所伏,福兮福所倚”,在患病期间,他无意与戏班子搅得火热,演员们喜欢他的相貌,喜欢他充满着稚气,却又颇有几分大人深意的“哲理”式的言谈,更喜欢他的完全不同于其它乡下孩子,独具而难得的气质。于是,演员们教他花鼓戏,他便开始接受书文戏理的熏陶和启迪。这段时光,无疑对汪永生今天的成就奠定了极其良好的基础。他那宽阔的思路,豁达的性格,灵活自如的头脑,都不少受益于那段短暂的、痛苦的、而又具有特殊收获的时光。

但这段经历很快就宣告结束了。当校长知道他辍学的消息后,想尽千方百计使汪永生回到了校园。

现在细细品味,我不得不对这位乡村校长表示敬意,这除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外,这位校长他是否比其他人更具慧眼,更识人才,抑式有吕下向卦之先知呢?

四十分钟写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对于一个乡村小学生来说,即便称不上“神童”,但其才华已足够令人重视。汪永生考初中时,仅凭此作文,便被益阳八中破格录取,从此,他也开始了步入他的“仕”途。上初中,他当班长,1964年,鸭绿江畔的炮声,便他有幸夺得援越抗美征文魁首。同年,他怀着一颗强烈的政治上进心,以平均每科成绩名列一、二名,期期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厚礼,加入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行列。

汪永生本来有很多很美好的梦,他心驰神往地跋涉在知识的海洋里,而且少年老成,小有成就,于是,他开始编织当作家梦、当记者的花环,倘若不是文革十年,倘若不是因为那十年的教育荒废,汪永生也许该是拥有若干大作的红作家,也许是名声显赫的大记者,也许是一位功成名就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生,也许是一位高级设计师或高级工程师,然而,一切都只能是也许,平地一声炸雷,粉碎了汪永生的所有幻想美梦。

属牛的人有一种美德,叫做锲而不舍,汪永生在后面补上四个字,给自己推上一幅对联曰:“锲而不舍,顽强拼搏”,他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道路多么坎坷,他都矢志不移,忠心不渝。

公元1967年,他做出了人生关头的重大抉择,在中苏边境紧张,援越抗美的关键时刻,他怀着“浴血沙场,报效祖国”、壮士一去不回头雄心壮志,说服亲人,告别乡亲,穿上了军装,奔赴战场,开始了他二十四年的戎马生涯。

 

这是一份寻常而又不平凡的简历,它记录着一个军人二十四年戎马生涯的真实历史,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记载,然而,它记录着一个军人的进步,其进步速度之快,在和平环境里的军旅中,却有耐人寻味的颇不寻常。

其简历记载如下:

1968年3月—1968年10月,空军惠阳场站警卫连战士;

1968年11月—1969年5月,空军惠阳场站警卫连任班长;

1969年6月—1970年10月,空军惠阳场站警卫连班长;

1970年10月—1971年12月,空军惠阳场站警卫连排长;

1971年12月—1976年10月,空军惠阳场站政治处宣传干事;

1976年11月—1978年12月,空军惠阳场站警卫连指导员;

1978年12月—1981年3月,广空组织部干事;

1981年4月—1983年4月,广空纪检会干事;

1983年4月—1984年10月,空军惠阳场站政治处主任

1984年11月—1985年12月,空军惠阳场站副政委

1985年12月—1992年,空军惠阳场站政委

1985年,中央军委授予汪永生上校军衔

这份简历,初看平淡无奇、没有惊人之处,细品,却是给人启迪无穷。

实际上,从汪永生穿上军装时起,他仅仅只当了半年的战士,接着,又仅仅只当了半年的副班长,便提升为班长。一年过后,他又从班长越级提拔为排长;在经过了空军惠阳场站政治处的深造后,又被任命为连指导员,接着便是被提拔为场站政治主任,场站副政委,场站政委。第一次授衔便是上校。

我感受到,汪永生的简历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便是他的任职期都很短,而且每次都是往上提。这说明什么问题?是汪永生喜欢吹牛拍马,阿谀奉承,靠三寸不烂之舌哗众取宠,抑或是他每任一职都颇有见树,真格的有着真才实学,而因此受到上级的赏识?

显然,汪永生不是一个吹牛拍马的阿谀奉承之徒,他是一个靠着自己艰苦的努力,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成功的实实在在的“老黄牛”。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他攻读了广东电视大学的《写作》、《现代汉语》、《中国通史》等专业课程,并一次性取得三个单科文凭,他把自己所学习积累下来的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到日常实际工作之中,因而,收到的效果显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他都有一套完整的分项别类的管理办法。这就在工作中有的放矢,一箭中的。

1969年,汪永生当上了班长,班长这职,是个很不好当的“芝麻官”,但他当得极棒。他别出心裁,在全班战士中,来个战士轮流讲评制度,让战士自己管理,这一招出奇制胜,既满足了每个人都想登台过把“瘾”的虚荣,又增强了战士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又避免了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以上压下”而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这一年,汪永生受到了首长的肯定。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1年,汪永生调入政治处当干事,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个独幕话剧,场站宣传队到处排练演出,一时间,本来小有名气的汪永生,更是名声大了。

1976年,汪永生任空军惠阳场站警卫连指导员。坦率的说,当时的警卫连是个无人敢问津的烂滩子,十八个人住床板,粮食超支一万多斤,现金超支近万元。面对如此现状,汪永生绞尽脑汁,决定来真格的,一定要限期改变三费超支局面,于是,他身先士卒,带领全连种了十三亩水稻,采取开地、挖沟、种瓜,发展副业生产的方式,不到一年光景,这个烂滩子已是面目一新,不仅还清了债目,改善了生活,还自吃有余。于是,无人问津的警卫连成为了上级召开现场交流会的所在,司令员王海高兴地和全连官兵合影。而汪永生自己也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在35师“双代会”上,首长将一枚金光闪闪的三等功勋章挂到了他的胸前。

如果说风光,则莫过于1984年,那时,经过20余年军旅生涯,他已从一名乡村走进军营的士兵提拔为团政委。当时,汪永生才32岁,1985年,汪永生更是好戏连台,喜事不断,先是中央军委授予他上校军衔,接着,江总书记、李鹏总理亲临平潭机场,饶有兴趣地听取了汪永生的工作汇报。并高度地肯定和评价了他们所做的工作。如今,在汪永生的办公桌里,还珍藏着当年他与江总书记、李鹏总理的合影。

一张照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党和人民承认了你所做的工作,这也许就是汪永生最大的满足。

追朔汪永生的历史,再预测他的未来,年仅36岁的团政委,如果如此发展下去,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军衔又将会提升到怎样的级别?

我不敢妄加评估,因为汪永生的发展步子太快了,快得令人妒嫉,我不敢作那样的预测,再则,对于汪永生来说已无必要,他不在乎官职,他在乎发展,在乎闯出一条他自己走出来的,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无愧于已、无愧于心的具有价值的道路。于是,他脱掉穿了24年心爱的军装,打点着简单的行李,将自己融入到改革开放的苍茫商海之中,开始了他那探索市场经济旅程的崭新路子。

没有人怀疑他会成功。

“锲而不舍,顽强拼搏”,凭这八个字,汪永生自己充满了自信。

 

很想写写汪永生的商海经历,但汪永生秘而不宣。弄得笔者一筹莫展。忽然,我脑袋灵光一闪,为什么不见汪永生的妻子?一个由军人的妻子忽地变成总裁夫人的女人?

汪永生的妻子刘丽辉,一九五一年生,属兔,一个气质高雅,修养极佳的洞庭女子。

我很奇怪的是:他们的组合之和谐,与星相卦书中所记载的结论有悖。

汪永生属牛,刘丽辉属兔。

书载:“不是佳偶良缘。”

然而,他们确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这是一对青梅竹马的好伴侣,早在中学时代就相互倾慕,一见倾情。当时,汪永生是班长,写得一篇好文章,词藻华丽,文笔潇洒,那一手遒劲的钢笔字,在班上,乃至全校,被称为绝活,颇得同学们赏识。刘丽辉天生丽质,聪敏过人,又是学习委员。班长汪永生自然心里有个“林妹妹”。于是乎,两人虽然没有谈什么恩呀爱的,在心里却是早已打下了小九九,一个是非他莫嫁,一个是非她不娶,直到花开花落几载春秋,汪永生终于在1976年,娶了个无可挑剔的刘丽辉。第二年,刘丽辉便生下了儿子汪澜。

当汪永生还只是个排长的时候,刘丽辉已是员溪区团委书记,1975年,便是羊角乡党委书记。明摆着,一个小股长丈夫娶了个科长级夫人。

汪永生军旅二十四载,可谓一心为党,无暇顾家,这就苦了刘丽辉!1976年生江澜,她是里里外外一把手,1984年,儿子出麻疹,汪永生一无所知,儿子中暑,高烧四十度以上,命都差点没了,汪永生同样一无所知,刘丽辉硬是苦撑着虚弱的身子,在儿子病床旁整整三天三夜。

而她的肩上,同时肩负着羊角乡几万万乡亲的生老病死的重大责任。这是何等强干的女人。

不仅仅如此,娘家的事也好,婆家的事也罢,都是她刘丽辉的事,从油盐柴米到化肥种子,大事小事都离不了她——因为只有她能干,也只有她愿干,这个在千人万众面前威风凛凛的女强人,在婆婆面前,硬是孝顺得像水一样。

刘丽辉得到了什么?人说:“军人的妻子守活寡”。刘丽辉从结婚那天起,硬是孤灯相伴十五年,直到汪永生即将结束戎马生涯的1991年,他们才真格地生活在一起,才有了一个冷暖相知的温馨家庭。

但刘丽辉乐意,冲着汪永生胸前的那两枚金光闪闪的军功章,墙上贴的13张嘉奖证。她似乎感到了无限的充实和极大的乐趣。

我仔细品味书中的那句话,“牛兔结合不是佳偶良缘”,何以汪永生和刘丽辉的结合又是那么的美满?我沿着书中文字,一字一字地读下去,方才恍然大悟。

“只要能忍耐并迁就丈夫,生活在一起是美满的。”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结论,但对于汪永生和刘丽辉的家庭组合来就,无疑再精辟不过了。

而汪永生则是惭愧难当:“我可是苦了她。”

对于汪永生的商海经历的报道,我只能说声:非常抱歉,汪总既不愿说,笔者也不能胡编乱造,但愿他和他的来银集团能抗得住经济低潮的压力,以他的智慧,他的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勇气和毅力,我相信,他会再创奇迹,再一次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大有可为的全新路子。我们相信他,同时,深深地为他祝福。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