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世人都知道是什么,加个人,变成“莲藕人”呢?估计知道的人很少很少吧。第一次读到“莲藕人”,是在一篇女性文章里。文章是什么内容,已不太记得,唯有“莲藕人”三个字像黑夜闪电般刀刻在我脑海里,触目惊心过目难忘。
“莲藕人”,望名生义,估计是作者想赞扬某人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德。心里就有些不以为然,暗想:典型的哗众取宠,生拉硬造编新名词,就用“莲花”或“出污泥而不染”不就得了吗?然而,一行一行地看下去,才知道自己太肤浅。“莲藕人”——特指那些外表娇嫩幼滑,内心千疮百孔的人。读到这里,有一种电击的感觉从心头划过,又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酣畅淋漓的感觉充盈全身——太神了,“入木三分”?“一针见血”?不,不,那种五体投地的崇拜之情无以言语。
一连几天,“莲藕人”在脑海里飘荡浮现挥之不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在心里升腾。
总在想,“莲藕人”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词呢?
如果是贬损,当你面对一个饱经风霜,被世俗刀剑刺得遍体鳞伤几欲生死,却依然内柔外刚中眼光清澈纯净的“莲藕人”,你会热嘲冷讽嗤之以鼻吗?你难道不心生敬佩之情吗?哪怕那种感觉稍纵即逝。记得著名作家张洁说过:“有谁曾被生活狠狠地斩过一刀,却没有找一些肮脏的东西填充进来,就有一种过刀之美。”“过刀之美”,分明是一种赞许啊。
如果是褒扬,当你面对一个历经磨难,被世俗冷暖折磨得心灰意冷痛不欲生,却仍然强颜欢笑打落牙齿和血吞的“莲藕人”,你难道不油然而生一种无奈又悲怆的感觉吗?即为他人也为自己,要知道,生为凡夫俗子,有谁是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呢?读过作者刘雯的一篇文章《伊人似竹》,她把这种人比作竹子——将无法抹去的岁月痕迹和重重叠叠的心事,一环环、一节节,严严地锁在心之深处,虽伤痕累累却从不言传。难怪刘晓庆要发出如斯感叹:“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
无论是贬或是褒,能造出“莲藕人”这个惟妙惟肖又极具哲理的词,本身就非常了不起。他(她)一定尝过人间酸甜苦辣,也曾迷茫徘徊过,也曾痛苦心碎过,却不曾屈服言败,凭着自身的坚强与睿智和对美好生活的不舍不弃,终于有一天参透彻悟——世界上没有快乐的地方,只有快乐的人。从此,他就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将所有的磨难与痛苦当作让自己重生的烈火,在灰烬中,迎接更美好的重生——“莲藕人”横空问世。
有人说,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程度,一份痛苦一份收获。所以,无论你有多少不如意,更遑论你经历过多少困苦,都不要怨怼生活,更不要把愤恨悲沧刻在自己的脸上——除了岁月的足迹——学作“莲藕人”,做个快乐的“莲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