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散文】阿Q典型性格试评
作者:周汉光(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2-06-06 11:31:11

鲁迅笔下的阿Q是辛亥革命时代一个贫苦而未觉醒的落后雇农的典型。他是一个连自己的姓名和籍贯都渺茫的农民,他“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阿Q同其他贫苦农民一样,质朴,勤劳,而且“真能做”。但是阿Q在未庄,遭受了封建统治阶级经济上的残酷剥削和政治上的重重压迫,是一个备受剥削和欺凌的农村无产者。因此,阿Q的阶级地位、生活遭遇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养成了阿Q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性格。

“精神胜利法”——这是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阿Q身处当时黑暗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不正视现实,不直接反抗,总是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把耻辱当光荣,把失败当胜利,以此逃避各个方面的凌辱。他一方面夸耀过去,一方面又幻想将来,总是要瞪着眼睛对别人说:“我的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难过,可他却说:“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其实他连老婆也没有。阿Q的头上长了几个癞疮疤,自己也感到不好看,所以就忌讳,但当无法对付未庄闲人们的嘲弄时,却又得意地说:“你还不配!”似乎癞疮疤不是什么毛病,而是高尚光荣的标志。别人打了他,反抗不得,他就使用精神胜利的方法,说什么“儿子打老子”,这样一来他便成了别人的父亲,于是胜利了。他的这些自尊自大还表现为他对其他人的“瞧不起”。阿Q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到处流荡,被迫做过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并不佩服赵太爷、钱太爷,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还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很可笑,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没有见过“杀头”。他既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然而,阿Q既自尊自负,又自轻自贱。当他被别人打了,又被别人逼着他承认是“人打畜牲”时,他就自轻自贱地承认:“打虫豸,好不好?”,而且还以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而骄傲。尽管阿Q受尽欺凌,但他有时也去欺侮一些孱弱而无地位的人,譬如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后,就去摸小尼姑的头皮,以此作为自己的一桩“勋业”,飘飘然陶醉在旁人的赏识和哄笑中,他的这种欺软怕硬的做法,也是他的精神胜利法的一个表现。同时,阿Q又是一个健忘麻木的人,他被假洋鬼子毒打了一顿,但一转眼便忘记了。甚而至于他快要被押上刑场了,还唯恐画押“圈而不圆”被人笑话,麻木不仁竟至于如此的地步。他就这样“不幸”也“不争”,糊里糊涂地过了一生,落了个“大团圆”的结局。

但是必须看到,阿Q另一方面的性格倾向。他终究是贫苦雇农,与地主阶级有着尖锐的矛盾。因此,他虽然落后,但仍有革命的需求。他不但“神往”革命,而且还要求参加革命,希望革命党能来叫他“同去”革命。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阿Q对革命斗争中阶级关系的理解,看到他已有了朦胧的阶级意识,也反映了阿Q迫切要求革命的心情和摆脱被压迫被奴役地位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阿Q的形象,是非常生动而深刻的。通过阿Q这样一个典型,我们可以认识到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压迫农民、经济上剥削农民、精神上残害农民的罪恶,认识到首先必须摧毁封建的社会制度,才能彻底清除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思想意识对农民的毒害。因此,从这一点上说,阿Q的典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