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的国庆节专题发表一篇特别的专题文章,苗理洁老师写于2004年的文章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心潮澎湃。邓氏家族是惠州一个古老家族,生活在香港横台山的3000惠州邓氏家族后裔一直心系祖国,新中国成立后的每个国庆日,村民都自发升国旗,唱国歌,筹办国庆活动,我们为有这样有着拳拳爱国之心的惠州人而深感自豪。
横台山的国庆晚会
苗理洁
横台山是香港新界八乡一个普通村庄的名字,这里的3000邓姓村民是三百年前惠州邓氏家族的后裔,直到今天也与惠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每年都会派出上百家族代表回来惠州祭祖。抗战期间,这里是东江纵队的根据地,这里的群众给游击队传递情报,送粮送药并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游击队伤员。在这块具有光荣传统的土地上,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他们的爱国情怀,还曾刊登上了人民日报。
金秋送爽的国庆节,我与同事随上级领导来拜访横台山,应横台山乡亲的盛情邀请,参加这里庆祝建国55周年的活动。我们从下榻的酒店乘车出发,穿越青衣隧道、丁九大桥,再穿越香港目前最长的大榄隧道,进入八乡的地界。沿途可见绿荫婆娑的村庄和艳丽的三角梅簇拥的庭院。汽车转入石冈路口,那令人肃然起敬的横台山豁然就在我们面前。
“横台山,我仰慕你已经很久了。”我在心底轻轻地呼唤。我的目光投向第一眼看见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两座竖立在村口足球场约四层高的牌楼,五光十色的花边和各种美丽的图案将牌楼装饰得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牌楼正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的银色大字赫然在目,这是国庆活动的主会场。球场左侧是主席台,右侧是230张大圆桌,2000多个座位。音响里,一曲“我的祖国”令人如痴如醉,环视四周,猎猎的彩旗,飘动的汽球,人们脸上亲切的微笑,让我们的心立即贴近了这块已经回归的土地。
我早已耳闻横台山人的刚正和热情,在村公所的议事厅,我看见惠州各级政府赠送给横台山的金匾,那是代表惠州人民对横台山人给予家乡扶贫济困,无私援助的感激;我们翻阅村庄历年庆祝国庆盛况的照片,那流逝的岁月记载一张张在国旗下合影的笑靥,是横台山人发自内心对祖国的深情。八乡邓村长告诉我们,1949年建国以来,横台山村民每年10月1日都升国旗,唱国歌,自发筹款唱大戏,吃盆菜来庆贺节日,根本不理会港英政府有什么规定。上世纪50年代初,好几个村干部因筹办国庆活动坐过英国人的牢房。邓村长还说:“现在我们回归祖国了,我们更可以理直气壮庆祝祖国的生日!我们筹备有专用的基金,有专门的筹委会,国庆活动一年比一年搞得好,参加的人一年比一年多。”顺着邓村长手指的方向,只见会场已坐满了人群。
晚上7时,主持人宣布庆祝活动开始,全场肃立,当雄壮激昂的国歌奏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夜幕中高高飘扬,一种巨大的崇敬感从我心底升起。可以想象,在这块回归了的土地,在这样一个夜晚,在这样一个村庄,在这样一片人群,来宾们谁不为这样的场景而感动?55载风雨岁月,55年坚定不移。他们只是一群农民,一群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淳朴善良、爱国爱港的农民,他们用辛勤劳动的双手,精心庆祝祖国生日的虔诚,绝对值得我们感动和敬重。
筹委会罗主席和中联办领导及各方代表先后致词和讲话,他们讴歌了祖国55年来的辉煌成就,也赞扬了横台山群众爱国爱港的热情。我看见那2000多颗心在静静地聆听。应邀前来参加活动的连南瑶族歌舞团向横台山人献出最拿手的节目,他们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和豪放欢快的歌舞将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
突然,天降下了大雨,奇怪的是,竟然没有慌乱的场面。村长率人送来一批雨具,2000多人就这样在雨中伫立,秩序井然等待雨过天晴。我明白了,这是一个文明的村庄,这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村庄!
台上歌舞在继续,漂亮的主持小姐机灵风趣地喊道:“好雨啊好雨!风调雨顺!风调雨顺!”台下人们开怀大笑。雨,丝毫没有影响人们节日的热情。只是10多分钟,大雨在人们的笑声中匆匆离去,天地又是一片光明。随着230张大圆桌端上热气腾腾的大盆菜,2000多人举起杯,已分不清杯中是酒水还是雨水,人们发出同一个声音:“祝祖国繁荣昌盛,愿江山万古长青!”
横台山,我会记住你这个美好和不寻常的夜晚,记住这个香港地图上不起眼的村庄,记住这里质朴的人们那浓浓的乡情和一颗颗炽热的中国心。
苗理洁,广东惠州人,退休公务员。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员、政协惠州市文史委员会特聘文史研究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多年来,致力于宣传民间文化,笔耕不辍,为努力书写惠州故事不遗余力深入民间,贴近生活,体察风土人情,行走古屋古村,察寻历史故旧,山川地理,写出百万真情实感文字,广获惠州读者喜爱。
出版散文集《水城故事》《逝水流痕》《水韵鹅城》,小小说集《旗袍》,并参与《惠城乡土文化》《逐梦民间》《惠州风物撷胜》《文化仲恺》等多部文集编撰工作。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色,成地方文史存档的纪实篇章,散文多次获中国散文年会奖项,其中《多彩端午》入选高考语文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