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的姑姑
听说我姑姑从小就不爱跟别人玩,总是独来独往。
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那时候,一个农村姑娘能够考上大学属凤毛麟角。我读小学的时候,她已大学毕业,分配在粤北山区当中学老师。我的小学班主任是她的小学同学,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拿我来跟她作比较,有时说:你学习没有你姑姑勤奋;有时说:你的性格比你姑姑随和。
听我奶奶说,姑姑读书的时候,每当她遇到姑姑的老师,老师总是对她大赞她女儿学习成绩优异。姑姑是当年县第一中学的尖子生,老师眼中清华北大的料子。然而高考那天生病,发挥失常,与清华北大失之交臂,最终被华南农学院录取。作为一个“陪钱货”的女孩子,父母对她的读书没什么要求,她怎么从小就懂得拒绝“无用社交”,心无旁鹜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呢?这样的心智和性格特质我自愧不如。在同一个环境和家庭出生长大的我,跟她可就不一样了。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做什么都是跟小伙伴成群结队在一起的,一起玩耍,一起“勾花”(一种手工),一起拾火烧,连晚自习也在一起,当时学校要求家离得近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晚上一起学习做作业,老师还会偷偷去监督。虽然小时候是老师口中数一数二的好学生,但这样的我,终于与学霸姑姑之间隔着一个遥远的距离,不一样的性格就是重要原因了。
我熟悉姑姑是在她中年以后,她仍是别人眼中那样一个落落寡合的人,看起来有点高冷。然而,她其实很佛系。
教师生涯使她落下了颈椎病,导致头常眩晕,严重时卧床不起。所以从发病时起至今一直请保姆料理家务。姑姑从小爱读书,读书改变了她的命运,也许这让她对读书特别重视,无论是对自己家的后辈还是对一个小保姆,她都不忘嘱咐他们要好好读书。姑姑请的第一个保姆是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姑娘,虽然来自老家,却非亲非故,姑姑劝她不要放弃学习,后来还为她争取到一个考成年大学的机会,让她边做家务边复习功课,终于考上广州某大学,迈上人生一个新台阶。后来又来了一个中专毕业的江西妹子,姑姑仍然把一个本应勤快理家的雇工当成一个失学少年,她对女孩说:你这么年轻,应该学有一技之长。然后帮她出主意,报读电脑班学电脑。于是,这个小保姆边照顾姑姑的生活边上课。顾此失彼,除了三餐不敢耽误,其他家务事做得很不到位,姑姑毫不计较。就在那个时候,有一天,我和表妹(姑的女儿)坐火车去旅游,有两个中年女人坐在我们旁边聊天,其中一个一直在絮絮叨叨地控诉她家的保姆如何懒惰差劲,她说:她竟然坐在客厅看电视,她竟然要午睡——我和表妹相视一笑,想到姑姑的保姆们,年轻的因当保姆而获得读书的机会,那些年长的已没必要读书的,她们做完家务就坐着看电视,一看大半天,主客都觉得理所当然。却原来别人家的保姆不是这样的,相比之下,我们那高冷女主人,心可不冷啊。江西妹子后来辗转深圳谋生,有一天,她打电话给姑姑,她说:“阿姨,我到深圳后,看到别人是如何当保姆的,我好惭愧啊,像我当时那样的表现,如果在别人家,早被炒鱿鱼了!”
姑姑的佛系还表现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前几年,姑丈刚去世时,他的侄女告诉姑姑,某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借了姑丈三万元,至今未还,问姑姑要不要去跟他要,姑姑想了想说,算了。姑家原有一栋四层的楼房,每层大约一百平方米,入住新房后,这栋楼就出租了。因嫌收租麻烦,在那2000年代初期,楼价尚未升涨时,以30多万的低格出售。待到熟人知悉,尤其是不久之后,楼价大幅上升,无不扼腕叹息,姑姑却反应平淡,她说卖了就卖了,有什么好说的。也许你会以为她钱多的是,不在乎这点小钱,其实过的她也不过是小康生活而已。
姑姑刚退休时,似乎变合群了。在一次专为老年人组织的旅游活动中,认识了本市的几个退休老人,从那后这个小群体就经常一起活动,他们远到峨眉山,近至红花湖,一起游山玩水,不亦乐乎,我为姑姑的变化而高兴,然而,姑姑终究还是那个姑姑,一段时间后,姑姑就退出了这个小江湖,归隐她的清静小山林了。可能群中那几个爱打麻将、爱穿得花花绿绿拍照、跟她兴趣点不同的阿姨跟她风格不搭,让她感觉不适,或者她天生就不喜欢群体生活,总之姑姑说不玩就不玩了,不勉强自己,不迎合别人,怎么自在随心怎么过。
到我一脚踏入中年门坎,一事无成,痛心疾首,回望来时路,深知自己为何所误,正是那太随和的、不够自律的、容易被别人影响的性格使自己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曾经那些太热闹的日子让我虚度了光阴,我决定改变自己,找回失落的自己。从此常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写字,但又有人觉得这样的我不好了,单位里对我最好的那个老同志批评我: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不与大家打成一片。已经觉醒了的我一笑置之。颇有几分姑姑之风。
对于交友,姑姑秉持宁缺勿滥的原则,而我几乎不知道交友需要选择,谁接近我我就视之为友。姑长着一对不大的眼睛,却很有穿透力。而迷糊的我就像鲁迅笔下的柔石——“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姑知我弱点,有时会提醒我不要跟某个人走的太近,然而我的心智跟不上她的睿智,还心太软,重感情,仍是糊里糊涂将塑料当宝玉,岁月终于让我明白友情的世界里有错付与不值。而对于她认为可以是我益友的人,她就十分热情相待,最近分别见到两个多年不见的老友,她们不约而同地问起我姑姑好不好,并说了同样的话:“你姑姑对我很好的。”此两友为人靠谱,各方面也表现优秀。
姑姑从不人云亦云,什么时候都是我以我心我眼看一切。某人表现比较骄傲,有人很看不惯,姑姑没有跟着讨伐,她说的是:有点本事的人往往有傲气,这个没什么。有个人愤愤然向她倾诉在单位受到不公平对待,她静静地听完,说:你觉得自己就没有错?有人来说某桃色传言,满脸鄙夷不屑,显得她自己特别冰清玉洁,姑说:“又没有钻到人家床底下,怎么知道是真的?别乱说。”——这样的姑姑,是不是有一点人间清醒的味道?
不合群的姑姑的世界里,没有身处群体、圈子所脱不了的身心侵扰、内耗,离开人群是她自愿选择的生活方式,她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每天在家看书看报看电视养兰花,也没有拒绝外面的世界。我到她家,总会有美味享口福,来自下角小巷里的红豆包啦,桥东的阿菊粽子啦,后所街的糍粑啦,那是她寻味而去的斩获。每当我踏入她家门,她会告诉我又去了哪里哪里了,我家对面新开张的隆生广场她去过了,植物园她去过了,金山湖畔新植的芙蓉蓓蕾初绽,她也知道了——而我当时都还没见识过呢。
有人说:能够享受独处的人,是一个内心富足的人,是一个觉悟高的人,是源于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似乎站在了更高的维度,在俯视着这个世界,他是看穿和驾驭人性的高手。我想我姑姑即使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也离这个境界不是很远的吧。
姑姑不是美女,但她身材修长,皮肤白皙,自带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清冷淡远,在那没有逢人称老师的年代,陌生人在不知道她职业的情况下,会歪打正着地叫她老师,那年代的老师就像一个老师,而她的性格使她具有更浓的老师气质,这样的她,也是女人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啊!
陈文端,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小小说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采集香味》,有多篇文章入选本市各种文集,多次参加各类征文比赛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