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花篮并非鲜花篮,而是潮汕人独有的一种艺术品,它的来由可谓源远流长。
这种花篮手工编织而成,用的是长而细的竹篾条。编织工艺不算繁杂,可也需一定工夫,制作者心要够细,够静,手要够灵活。
我“出花园”(成人礼)时,舅舅左手提一只大公鸡,右手拎着花篮来到家里,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花篮。花篮分三层,呈圆筒形,外表漆成油亮的黄色,绘有石榴花图案。舅舅笑着说,拎过花篮,出过“花园”,就是大人了。
花篮盖第一层装着对鸡蛋和一封利市;第二层有一块刻着观音菩萨像的碧玉;第三层是些干果,桂圆杏仁什么的。后来我才知道,花篮里的东西都有美好寓意,仿佛装满了祝福。花篮在潮汕人的婚嫁、送礼、拜神等活动中充当着重要角色。第二次见到花篮是在一个婚礼上,同样的花篮,装着不一样的东西,却是同样的祝福。
听爸妈说以前他们上私塾是拎着花篮去的,把花篮当书包用。
如今做花篮的人愈发少了,机器制作亦逐渐取代了手工编织。即使这样,花篮仍旧与潮汕人的生活分不开。小小的花篮满满盛装着亲朋好友的祝福与期盼,诉说着最平和的爱与深情。
花篮,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我们永远不向花篮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