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朋相聚,她必会沏茶相待。她相信持久的“君子之交”该有淡淡的“茶气”—未必浓烈恒远,但始终让人惦念。
时间久了,不时会听到友人说惦记她沏的茶;也有人抱怨,和她一样的茶却怎么也泡不出一样的滋味。
他们问,沏茶的“秘诀”是什么。她笑,哪有什么秘诀?借欧阳修的一句话回答:“无他,唯手熟尔。”友人委屈,“我也很熟手。”
她只好告诉友朋,手熟未必就用心了,所谓沏茶的“秘诀”终究就是“用心”二字罢了。
“用心”初看是虚,细究却实。
选择适合沏茶的水质,掌控沏茶的水温,挑选适宜的茶器,了解不同茶叶的“个性”,选用与时节合宜的茗茶,在茶叶最好的时光里将它唤醒,控制好投茶量,讲究注水的手法,并计算出汤的时间,当然还得调整沏茶时的心境,需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更急不得,也慢不得……
“烹茶,水之功居大”,但古人推崇的雪水、雨水、露水、山泉水皆是奢望,但屈从于现实的困窘之余却也不能过于“将就”,选用净水器并在候汤时半揭煮水器的盖子,借此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和余氯是沏茶该有的努力。偶尔兴致来了,也不妨到超市挑选价格不菲的山泉水,为了一口称心如意的茶汤,花点心思是值得的。
“水为茶之母”,改善水质之余,还得掌控水温。名优绿茶所需水温约是80°至85°,水温过高,容易将绿茶“烫伤”;青茶所需水温普遍要求100°,若是老黑茶老白茶等则最好煮饮……
挑选适宜的茶器也至关重要,如煮水器,银壶煮水甘甜,但绝非大众的消费水平;铁壶煮水沸点高,沏出来的茶汤有层次感,可惜过重,费神费劲;倒不如陶壶,古朴美观且能净化水质。
每片茶叶俱是这世上的独一无二,每一种茶皆秉承与生俱来的独特个性,若没有了解,如何能与之相融?譬如凤凰单枞。凤凰单枞以冲泡难度大、手法讲究而著称,沏茶的壶是当地出产的朱泥壶为最佳,投茶量需得是壶的六至七分满,冲泡的重点是要快:投茶快、注水快、出汤快,注水手法必是高冲,出汤时间定以秒计算。当然,这冲泡的过程丝毫分神不得,否则哪能得一杯“活、甘、香、韵”的好茶汤?
至于普洱茶需醒茶,白茶需陈放,绿茶需藏身冰柜以保鲜,不过就是为了确保能在最适宜的时光让茶叶尽情绽放它所能绽放的全部芬芳和美丽。
以上种种,不过就是“用心”之万一而已,茶的世界太大,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和心思去探寻其奥妙。
沏一壶茶,恰如与友朋相交,“用心”是最重要的“诀窍”,在人与茶的世界里,其地位如少林武学里至高无上的“易筋经”。
一友人目瞪口呆,继而嘲笑她:“横竖不过是些无用的小事,你倒舍得花费心力,我可没有这个闲工夫。”
她亦笑,突然想起周作人先生来,他说:“我们于日常所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 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茶,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确实,生活就需要“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否则,人生未免太干涩鲜趣。
她半认真半玩笑地对友人说:“既然你以为是无用的小事,看来这辈子你都不能沏出一壶真正的好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