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十年前,有一次朋友邀我到麦地一家店名叫“私房菜”的饭店吃饭。因为饭店的老板是朋友的熟人,关照熟人也是人之常情,这是我第一次在惠州听说私房菜。对于私房菜我也感到好奇,它究竟是些什么菜呢?饭店的老板是个年轻貌美的女人,为人热情大方,嘴巴能说会道。但菜的味道却不怎么样,菜式也与其他饭店毫无二致,最后留给我印象的除了风姿绰约的老板娘,就是那块别致的招牌──私房菜。
以后在惠州的大街上就常常会看到打着私房菜招牌的饭店,从门面上看,有大有小,有高档也有普通。普通的只是大排档,仅有一块塑料招牌;高档的则会在门面用木材装饰成古色古香的模样,再挂上一副木刻的古诗对联。但是,不管是高档还是普通,惠州的饭店似乎都不知道私房菜从形式到内涵究竟是什么,也许他们也并不想去知道,只是觉得私房菜这个名称,够新颖有吸引力,就用它来做招牌招徕顾客。
其实私房菜自古有之,许多经典菜肴都出自私房菜,像孔府菜、谭家菜等等,但作为一种经营形式却是近年由香港人首创。私房菜的经营方式有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它的形式,一个是它的内涵。形式就是它的私密性,一般都是开在私宅里,没有招牌,由熟人相传,一般需要电话预约;内涵则是它的独创性,经营者要有独创的私家菜肴,在其他地方是无法吃到的。可见,惠州的私房菜饭店并不是真正的私房菜。
据说,私房菜经营的首创者是香港的一个名流。他不单富有好吃,而且有一手好厨艺,经常喜欢亲自下厨招待宾客,在朋友圈里享有盛誉,许多人以吃到他做的菜肴为荣。久而久之,他干脆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经营形式───私房菜,以此广交食客。据说到他的私房菜吃饭不单价格昂贵,而且需要提前半年预定。他更以其名流身份,邀请众多社会名流到他的私房菜客串掌厨,据传有孙中山的孙女、政府高官的太太,亿万富豪、甚至天皇巨星都曾到他的私房菜客串,展示他们的私家厨艺,轰动一时。试想,当你吃上一顿由如雷贯耳的名流为你做的饭菜,它早已超越了果腹的范畴,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荣耀。
此后大家争相效仿,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经营形式。但是当传入大陆,却慢慢变了味道,有些有形式没有内涵,有些有内涵没有形式。而传到惠州,就仅仅剩下招牌上那可怜的三个字──私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