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毒君觉悟写新篇
在那宽畅的水泥公路上,一辆崭新的宝马小轿车在飞速前进。驾驶座里手握方向盘的男子就是牟尖,此时此刻的他红光满面,充满自傲,洋溢着一种志在必得的自信的笑容。
本来他在公安战线上干得颇为出色,屡屡立功,也博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可是正当他在岗位上春风得意之时,却是见好就收,急流勇退。他要下海经商,扬帆商海,于是打报告辞去派出所负责人的角色,自筹资金办起一家建筑装潢公司,自任经理。凭借着改革开放政策,凭着他的头脑机智灵活,凭着他那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精神和熟悉的人缘关系,终于开出一条生财之道,得到可喜的回报。数年下来,成为一个腰缠万贯的私营企业主。此种角色的转换,曾让许多内地人不好理解,可在这沿海开放前沿地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人生难得几回搏?牟尖就是要借大亚湾这片热土施展才华,认认真真拼搏一番。拼搏商海犹如上战场,曾有胜利或失败,不美名留青史,有可能臭名扬万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这些他都觉得无所谓,反正一个人来到此世间,只要活着有口气,就要生存,就要拼搏竞争。如今他命运很好,初战告捷,心安理得,前个月才购进这台新车,置换出原来桑塔纳旧车。今天有点余闲,他便驾车出来去海边悠转一下,呼吸从海里那边徐徐吹来的新鲜空气。
数年间的商海打拼,使牟尖悟出一番生意经验。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没有什么需求缺口,因为什么商品都有人去考虑,去经营。因此你的商品要进入市场,首先必须创造需求,如果没有需求,你商品再好也只能摆在那里。而创造需求就是要创新,就是在市场商品上要善于不断推陈出新,以此去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比如眼下的人已经都能吃得饱了,那你就应该想办法动脑筋去让人吃得更好,从饱到好的方面去考虑创新;让有衣服穿的人有一套更加新颖的衣裳。此外,要实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是消费者的一员,捕捉新灵感,使出一些新招术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在价格的竞争上,通过薄利促销和价廉物美去赢得顾客的青睐。正是因为牟尖善于开动脑筋钻研,悟出了一套赚钱的生意经,故而他做的每一笔生意,大都能得到满意的收获。
在怒涛滚动的商海里遨游,牟尖自我感觉良好,命运亦很垂青于他。每想到这些,他都会油然而生一股满足感。正在他洋洋自得地驾车飞奔之际,突然有一个青年男子从公路旁边的树丛里窜出来,冲向横穿马路,眼看很快就会被小车撞个正着,幸亏牟尖反应敏捷,猛扭方向盘,一个急缓杀车,车身尾部却把这个青年男子撩倒在地上。牟尖惊叫一声,赶紧停车打开车门下去将那男子扶起来,只见他手和脚都擦伤好几处,流着鲜血,好在只是伤着外皮,是一些轻度擦伤。但牟尖仍是救人要紧,迅速把他扶进小车后座,急送他到医院包扎伤口。
就在医生为这青年男子包扎伤口之际,牟尖细心地打量着他,只见他面容消瘦,头发蓬松,穿着随意,眼神游离不定,似乎身上得了什么病,便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那受伤的青年男子却一声不吭。过了好一会,他才伸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证件卡片,交给牟尖看。
牟尖接过那卡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的名字是:安格业。牟尖又认真地看着他,似有感悟,便说:看你长得好像安格剑,大概你是他的弟弟哇。
青年男子一听,眉毛一扬,立即回答:正是,你怎么认识我哥?
牟尖说:我与你哥是初中同学。
青年男子说:啊,这么巧,真是不打不相识呀,本来我想借此事故要你赔偿一笔钱的,现在就免了,我没啥大伤。
牟尖听着觉得有些蹊跷,心想这小子是否有意去制造交通事故而向事主实施勒索钱财之目的,于是打趣地说:你撞到我的车上来,那不就白撞了吗?
青年男子也笑起来:哎,不撞白不撞。
这时,牟尖用手机拨通安格剑的电话,并把他弟弟安格业让自己的车碰着的情况告诉他。
安格剑接到牟尖电话后,说:老同学呀,我正想找你商量一件事,不想你先来电话,真是有缘。这样吧,你把安格业送到我这里来,今朝我请客,好好同你聚会一下,有件大事需要你帮我解决,一定要来。
见老同学如此热情,牟尖满口答应着。待安格业包扎好伤口后,牟尖用车载着他,直奔东莞安格剑的住处。
牟尖见到了老同学安格剑,两人都有说不出的激动与兴奋。在他的印象里,这个老同学在1990年代初到东莞创业,从事竹木贩运生意。那时东莞在广州、深圳两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下,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整个东莞热气腾腾,成了一个建设大工地,所需的脚手架,搭棚架的苗竹量很大。当时安格剑就是瞄准这个契机,专门从粤东山区和江西等地采购大量竹木运往东莞销售,生意做得很红火,获利颇丰。三几年间安格剑就先富起来,在莞城郊区买了地皮,建起花园式的小洋楼,买了小轿车,较早地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后来,安格剑曾多次打电话给牟尖,约他来家聚会,可那时因为他在公安部门工作确实忙,分不开身,一直未能如愿,为此他深感遗憾。这次借送安格业回家,顺便拜访老同学,亦可一睹老同学的豪宅风采了。
可是,当牟尖驱车到安格剑的住地时,眼前的光景却又让他吃惊。老同学已经没有往日的豪气,住在一所非常破旧的砖瓦房里,这砖瓦房还是租住别人的,家中也没有一件像样的摆设,显得杂乱无章。最值钱的可能是桌上那台
牟尖惊奇地问:开局如此良好,何以会走到今日这地步?
安格剑叹息道:说起来见笑人,这都是弟弟安格业不争气做人造的孽呀!我这个弟弟,本来也是灵活勤快的青年,这些年他一开始就跟着我做生意,帮我开车拉货搞运输。原先我想让他锻炼几年后,给他一笔钱,帮他成个家,让他独立做生意,这样也对得起早逝的父母。谁知他后来染上了吸毒的恶习。开始是试一试玩一把,吸了几次之后,上瘾了,说整个人变得飘飘欲仙似的。这时他迷上毒品,觉得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海洛因。从此以后,他经常不回家,与一班白粉仔拉扯纠缠在一块,变成一名毒瘾君子。兄嫂的苦口婆心劝说被当成耳边风。不但花光了他个人原来的一些积蓄,还欠下十几万元的毒债。为了挽救他,我们先后4次送他进戒毒所强制戒毒,但出来之后不久又故伎重演,累得我一家人好苦呀!我根本无法安下心来去搞经济,靠吃老本过日子,这样几年下来,我们全家为了能让格业戒毒,想方设法,东奔西跑,花费不少钱,连我的积蓄和家产全贴进去,真是坐吃山空,如今落下这个局面。吸毒实在是要不得的,害己害人害社会,
安格剑端起杯子呷一口茶,又接着说:就说这一次,我好不容易同人借了一些钱,将他再次送进戒毒所强制戒毒,可他却从戒毒所里又偷偷溜出来。我说,如果你当时横下一条心,将他撞死倒干脆,也省得兄嫂一件长期牵挂之事。如今我给他害得满头雾头,真不知如何是好。老同学,今日你过来正好,我是想求助于你,看在老同学面上,帮我想想办法。真的,我现在不知如何处理这个不争气的弟弟!太令人伤心了!
听了安格剑的一番倾诉,亲身感受到他眼下这个家庭的遭遇,牟尖情不自禁地动了恻隐之心,觉得老同学的困境就像是自己的困境,感慨良多。他沉思一会,说:老同学,你这个家庭,无疑是毁于毒品的危害,非常令人同情。要挽救这个家,必须要狠心彻底让安格业戒毒,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这样,家庭才有希望重新振兴起来。如果需要经济扶助,我可以资助一部分,但我觉得,最大的帮助恐怕还是要使格业把吸毒戒掉。
安格剑说:老同学说到点子上了。我如今就是要你在这个问题帮助想想办法,这才是抓住根本。
牟尖说:为什么格业接二连三都戒不掉毒品呢,因为这里有他的一个生活圈,有一班不好的朋友纠缠住他,这是一个外部环境影响,吸毒没有种,最怕有人怂恿。为了能让格业戒掉毒品,我认为你们应该变换一下生活环境,暂时让格业离开这里,以摆脱他原来的生活圈,别让那些白粉仔再天天纠缠他。是的,找个偏僻地方住下来,切断毒品来源,切断他与熟人联系,让他有个封闭式安静的戒毒环境,下死决心让他在两三年内真真正正把毒品戒掉。为此,我现在给你出个主意,把你弟弟格业送到大亚湾那边去,那里的环境我熟悉,帮你找个地方,将格业安顿下来,进行封闭式强制戒毒。所需费用我帮助解决一些。
安格剑听后,觉得老同学出的主意很好,当即点头表示赞同:这就有劳老同学费心了。
回到大亚湾后,牟尖就抓紧时间帮助安格剑落实有关戒毒场所。凭着他在这里的人际关系和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很快就让他找到一个躲在大山沟里的花木苗圃养鸡场。他与这儿的承包老板认识,同老板廉价租用3间砖瓦房,作为安格业的戒毒场所。又自己花钱到戒毒管理部门购买一批戒毒药品,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迅速打电话叫安格剑举家迁来这里落居。在他的精心安排下,数天以后安格剑一家人权且在养鸡场安下家来,同时也开始对安格业实施强制戒毒的攻坚战。
由于牟尖曾在公安部门工作过,对吸毒者所实施的戒毒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对此次给安格业戒毒是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为达此目的,他与安格剑交换意见,详细地谈了一些看法。
他对安格剑说:把你弟弟弄到这里来,首先一条是堵死毒源,让他真正意义上的远离毒品,见不到毒品就不会去想它。为什么会望梅止渴,就是因为见到杨梅就有条件反射,口水就流出来。毒品海洛因也是一个道理,要真正让他见不到摸不着,想吃也是空想。为此,把偏西角的那个房间安排给格业住,夜间房门要上锁。你们夫妻两人和侄子日夜轮流值班,发现什么情况要及时处理。其次,吸毒病人也是有感情的,我们不能忽略这点,因此要亲近他,关爱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反复复地过细做思想教育工作,逐步让他真正从思想灵魂上认识毒品的极大危害性,及时进行启发和诱导,让他真正理解兄嫂为他戒毒的良苦用心,教育他明白珍惜生命,拒绝毒品,配合亲人朋友的帮助,树立信心,不断增强战胜毒品的决心。再者,一定要强制他坚持吃药、打针,不能疏忽。特别是在戒毒过程中出现毒瘾发作的时候。病人会特别难受,会拳打脚踢不停,口水鼻涕齐流,像垂死挣扎一般。这时千万不能心慈手软,不能迁就病人,该用硬的就用硬的制服他,甚至要用绳索将其牢牢绑住,千万别让他溜走,一旦溜走,他到外头又吸上毒品,那又故态复萌,前功尽弃,切记切记呀!
安格剑听后,非常激动地说:老同学对戒毒做法有一套丰富经验,令我信服,下来就只有照着办。
牟尖说:据我所知,家庭戒毒被越来越多有吸毒者的家人所运用。在长期戒毒治疗中,专家发现吸毒者若能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得到家人的关怀爱护,得到家庭的温暖,将有助于他从心理上摆脱毒品。这家庭戒毒是行之有效的。好的,统一了认识,就按这个办法先做下去,有什么问题出现,就及时打电话与我联系。
后来在安格业的戒毒过程中,的确出现过多次反复,而每次反复,安格剑遵嘱都打电话把牟尖请过来,齐心协力制服病人。有一次,就在他们全家搬进那里不到10天,安格业的毒瘾又发作起来,这时的他如万箭穿心,浑身肌肉发酸,骨头发痒,骨子里像有无数只蚂蚁在叮咬,一直痛到心脏里去,全身无处不痛,脸孔被痛苦折磨得狰狞恐怖,整个人真像大难临头崩溃死亡,进入最后垂死挣扎一样。在毒瘾的折磨之下,他万般痛苦地哀求着:请救救我吧,快拿点海洛因,一点点就够,就只吃这一次,以后就不再吃了。请可怜可怜一下我呀,哥哥嫂嫂……不然,我只有割脉自杀,我顶不下去了……
他嫂嫂听到呼叫声,真的心慈手软起来,直冲着丈夫说:这怎么办好,这怎么办好,还是到外面去找点海洛因来,让他吃这最后一次。
安格剑果决地说:再找海洛因来,让他死的更快。万万不能让他再吃了。过去多次反复,就是我们没有铁手腕,对这毒君子,只能以硬拼硬,毫不留情,否则,只有我们的苦和泪。这苦头难道吃的还不够吗?
可是,安格业受毒瘾折磨着难以忍受,仍在那里呼喊打闹,不停地用手脚拼命敲打床板,又将桌子上的茶杯、热水瓶、收音机全摔落在地上,砸个稀巴烂,弄得满屋叮吵作响,一片狼籍。这时,恰巧牟尖闻讯赶过来帮忙,几个人一齐冲进屋里,迅速用绳子将安格业来个五花大绑,才慢慢地将他制服下来。
就是这样反复进行多次较量,不管安格业闹得如何凶猛,就是坚决不让他出走,坚决不让他再沾毒品,坚决不让外人探望他可怜他,再加上坚持打针吃药。这样坚持大半年后,毒瘾发作渐渐减少,病人的心态也逐渐好转起来。
当安格业的心态表现得较为稳定时,牟尖就会抽空过来走进房间去探访他,买来好吃的营养补品送给他,让他见了舒心开怀。待他脸上展露出愉快的笑容时,牟尖又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一番耐心教育。
牟尖语重心长地说: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吸毒。吸毒让人倾家荡产,众叛亲离。格业呀,你再不戒掉毒品,就对不起哥哥嫂嫂待你的一片诚心,也对不起周围的亲属朋友。所以要珍惜生命,尊重他人,远离毒品,切莫再迷恋下去了,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总之,这番教诲之言牟尖已在他面前反反复复说过多次。有几次安格业听着听着,可能是触动了灵魂深处,良心上受到谴责,热泪滚滚而下,痛哭流涕地说:我真该后悔,我对不起哥哥嫂嫂!我要重新做人,别再让毒品坑害我一生。
这段时间安格剑夫妇因全身心投入对安格业戒毒的繁琐事务之中,生意没法做,加上每天打针吃药又得花掉不少钱,致使他们家庭生活越来越拮据。人间自有真情在。牟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经济上给予扶持,帮助他们一家人度过难关。
安格业在兄嫂的精心护理之下,病情明显好转,人也变得精神振作起来。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在兄嫂的带动下,走出户外,在门前屋后帮助兄嫂开垦了几块荒地,种上各种瓜类和青菜,每天都去松土施肥淋水。一段时间过去,当他看到自己在门前亲手种下的葫芦瓜结满累累的果实时,十分高兴会心地大笑起来:我的戒毒终于成功了,我要重返劳动岗位。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安格业将毒瘾彻底戒掉,恢复到一个正常人的心态。
在牟尖的无私关怀帮助下,安格剑一家人爱上大亚湾这片美丽的土地,并决定在这里落户安居下来。不久安格业被牟尖安排在他的公司开车,月薪有2千多元。今年春节前夕安格业又终于喜结良缘成了家,女的也在这家公司当电脑打字员。从毒瘾的深渊里解脱出来,又走了上了正常人的轨道,安格业对人活着的体会感慨良多。人生是什么,是一个过程,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部痛苦历史。有人以为命运有好有歹,有的人是幸福的,有的人是痛苦的,其实,即使是那些幸福的人,也有其痛苦之处。给个皇帝你当不愁吃不愁穿,又有至高无上权力,你幸福了吧!而皇帝有当皇帝的苦衷。那怎么才不痛苦呢,很简单,知足就不痛苦。而欲望是痛苦的根源,能去除欲望人才知足,知足则常乐也。
众人见了安格业都异口同声地赞美着他:真是浪子回头,黄金难换。
周末的一天上午,白果找到曲立早,对数年前向他许愿过的婚事交换意见。出乎白果意料的是,如今曲立早的思想感情又起了变化,这原因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白果私下瞒着他当人体模特,内心总觉得不是滋味,认为她像做了一件出卖隐私的事,女人人格遭受贬损,令他一时接受不了这种前卫观念。作为朋友往来尚且可以,作为终身恋人似乎有失男人自尊,他怕自己也连累上传媒的非议。二是他同施思联系上后,发觉她至今仍是独身一人,且有回来创业的念头,过去与她那股已经熄灭的情火终于又点燃起来。
至此,白果觉得既然曲立早思想起了变化,自己应该当机立断,将与他长期维系着的这根情弦一刀两断,一门心思干好自己的事情。
两人因此僵持着,沉默了一会,白果觉得再无余话可说,真是人心难测水难量啊!她站起来告辞曲立早,闷闷不乐地走在大街上。
她漫不经心地走了一段路,来到十字路口。欲从斑马线横穿马路时,一辆停在路边的小车车门打开,探出一个人头来,朝她打个招呼:白果表姐,你往哪儿去?
白果转过头,朝小车上那人望了一眼,见是一个青年男子,似曾相识,又一下子叫不出名字。青年男子开口说:我是安格业,认不出来啦!
白果听到名字才想起来,这安格业是她姑姑的二儿子,多年不见,难怪认不出来。白果惊叫着:哎哟,是格业表弟,还在东莞生活吗?
安格业说:前年举家迁来大亚湾,如今我在一家公司开车。今天这么巧,能碰上表姐,来,上车,我送你回去。
白果见是自己表弟,也不客气,打开车门钻了进去。
安格业一边开车,一边与白果表姐谈了这些年因吸毒造成家庭经济崩溃,走入死胡同;又谈到在山穷水尽之时牟尖怎样伸出友谊之手帮助自己强制戒毒,使全家人在绝望之时走出困境,如今一家人都十分感激牟尖的无私援助。
白果听后,对这个助人为乐的牟尖油然而生一股崇敬之情。她说:牟尖这个人,我听说他以前在派出所工作过,破案很出色,后来又突然下海经商,同样干得不错,这可是一个能人呀,干什么都成功。我就敬佩这种男子汉。表弟如今能在他手下做工,真是幸运。
安格业说:是呀,这几年要不是牟经理的无私援助,我们这个家庭能够走到今天,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和哥哥一家人都把他当作大恩人哩!表姐,快到吃饭时间,今天借此机会,我们一齐到酒楼去坐坐,我请客。
白果说:也好,很久未同你聊过,一齐去酒楼吃顿便饭,至于买单,我会搞掂。
于是,两人开车来到天盛酒家,找了一个小房间坐下来。服务小组随即端来茶果小吃,两人边喝茶边谈着。安格业突然灵机一动,说:借此难得机会,我想把牟经理叫过来,大家相识一下,好吗?
白果说:表弟这个主意出得好。对于牟尖经理,我早闻其名,就是未见其庐山真面目,今日若能相见了,我也高兴。他这么好的一个人,救了你们一个家,早就应该认识他,只可惜没有这机缘。今天有此机会,我要替表弟一家人当面感谢他。
见到表姐也十分想见牟经理,安格业马上拨通他的手机,那头牟经理听说安格业是请表姐吃饭,也很愉快地答应过来与她见见面。这时,服务员拿着菜牌过来点菜,安格业看了一遍菜单后,点了几样东江名菜,并交带抓紧时间安排好。服务小姐应声迅速办理去。
大约过去十分钟,门吱的一声响,牟尖经理风尘仆仆地走进来。白果与牟尖一见面,两人居然面面相觑,不觉都惊奇起来。白果首先发话:哟,你是德助哥。
牟尖回答:对呀!如果我没看错,你就是白果妹。
白果说:我是白果。怎么你如今改了名?
牟尖说:过去那个名是父母给的,我不满意,出来工作后我就改成牟尖,尖者,从小到大也,如今我是大人啦,哈哈哈!
坐在一旁的安格业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住,莫名其妙地说:牟经理,你与我表姐原来早就认识,我可蒙在鼓里呢?
牟尖笑了笑说:何止认识这么简单,同你表姐差点结成鸳鸯,也就是你未成姐夫。
安格业说:那你们为什么不早走在一块呢?
牟尖打趣地说:你表姐人长得高,我攀不上呀!
白果有点羞怯地说:这陈年旧事别去提了,都怪我当初思想单纯幼稚,头脑简单,错失良机。
牟尖说:也不能这么看。当初我的起点太低。那时大家都在农村,农村生活艰苦,生存条件差,人人都想往城里钻,这是可以理解的。若当初你真的跟了我,说不定两人至今仍拴在那几亩田地上,为父母为儿女,就绝对没有再出来闯世界的念头了。今天,你不是活得很好,而我也过得去,这就好啦!
牟尖这么一说,刚才那点拘紧的气氛一下子宽松起来,彼此的脸上都因此洋溢着笑意。
这时,服务小姐已端来饭菜,摆上满满一桌。三个人边吃边谈,气氛显得异常轻松活跃。牟尖和白果两人自在农村分手后,已多年未谋面,彼此真的已淡忘过去,如今邂逅,自然又会勾起那前尘往事。席间,两人各自问起个人的事来.牟尖问:白果,你的小孩有多大年纪?
白果一听,毫不隐瞒地说:其实至今我仍没有正式结婚,只是在曲立早劝说下与仇尼有过一段不愉快的同居经历,后来仇尼不辞而别,令我伤心极了.从此我对婚姻问题看得很淡,至今仍未找有男朋友。那你呢?
牟尖说:不瞒你,至今我也还是独身呢!
白果不解地问:你事业这么成功,为什么婚姻倒如此未果呢?
牟尖沉思一会,说:这就一言难尽。要知晓个中原委,我另外抽时间与你细谈。
白果听着,心里已觉察出几分蹊跷,因为此刻表弟在这里,作为他的上司牟经理,自然不便把所有隐私给一个下属知道,这样会有失一个作为领导的尊严。他在公安部门工作过,向来讲究自己个人威严。于是,白果乘机附和说:下来还有大把时间,今天我们还是轻轻松松地吃顿饭,别提那不愉快的事儿。
安格业见状也说:今天能有这个机缘相聚,大家还是高高兴兴一场。说着,他为了进一步活跃气氛,便端起一杯啤酒,先与牟尖碰杯。又与白果碰杯,之后三个人都仰起头,将杯中啤酒一饮而尽,然后是各取所需地夹菜吃,席间充盈着和谐欢乐的气氛……
在老同学牟尖的帮助扶持下,安格剑兄弟又振作起来重新创业,找到一条靠栽种鲜花盆景销售致富的路子。他与弟弟安格业一道,在郊外农村租赁30多亩山地,办起一个花木苗圃场。
初冬季节,山坡上的树木和野草开始由绿转黄,好些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随着秋冬来临已渐渐枯老死去。可此时在安格剑兄弟的花木园里,却是一派生机勃勃苍翠青绿的喜人景象。那一畦畦长势茂盛的菊花,正饱含着圆鼓鼓的蓓蕾;那盆栽金桔都结满累累的果实,开始由青转黄,还有好雁来红、鸡冠花、芍药花、山茶花,每株都是含苞欲放,姹紫嫣红,花朵烂漫。
安格剑手提花洒桶,弯着腰正在为花苗浇水。这时,有一个人缓缓地朝花圃这边走过来。他抬头望去,见是龚村长,便扬声说:村长,快过来这儿指教指教。你瞧,上次你跟我说的那种虫害病防治方法,我照你的方法及时喷洒农药,这花苗很快就回青转嫩,长势很好,如今的花蕾已挂满枝头。说着,他伸手往走过来的龚村长肩膀一拍,又说:要不是你及时提醒引起注意,这批花苗定会损失大半。搞花圃苗木,没有一点农业科学知识可不行。怪不得人们都这么说,科技就是生产力呀!
龚村长听了这番话乐呵呵的,附和着说:对,科技兴农嘛!不过,你们的花苗能有这么好的长势,除了相信科学、依靠科技指导外,一个很主要的因素还是你们勤劳、认真,苦干加巧干,功夫不负有心人。以往我曾动员过其他村民栽种花木盆景,他们就是怕吃苦,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这样怎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呢!这回你老安兄弟在我们村里带起一个好头,很有启发教育意义。原来有的村民只知道外出进厂打工才能赚钱致富,其实搞农业生产一样可以赚钱,关键是人们头脑要开窍。如今城里人生活好了,讲究住所环境,许多家庭都购置新房,注重家庭美化绿化,对各种花卉需求增加,栽花确实是条农村致富门路。
受到龚村长的赞扬,安格剑心里甜丝丝的。他又重新提起花洒桶,继续浇灌花苗。龚村长见他忙着活儿,就说了一声:春节快到,你把这批花木管理好,在春节花市里争取卖个好价钱,祝你花开富贵!
安格剑说:谢谢村长关照。
转眼农历除夕就到。春节前夕的街市,变得格外热闹繁忙,大街上,形形色色的大小车辆像海潮一样奔腾着,行人煕煕攘攘,脚步匆匆。各大商场、门店处处人声鼎沸,人头济济。学校里的学生们都已放寒假,不用上学,他们忘情地玩耍,在公园、街边小巷互相追逐、嬉戏,有的玩纸炮、放气球。杂货市场和农贸市场各种华源充足,琳琅满目,五光十色,
今年的花市较以往更显得热闹非凡,引人入胜。千姿百态的鲜花盆景苗木摆放在指定作为花市展销的步行街里,一行行一列列,形成一个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鲜花海洋,吸引成千上万的顾客和观众光临。在花市入口处,靠近彩楼门口的一个显眼摊位,那展销花枝茁壮繁茂,花朵鲜艳夺目,花色品种繁多。有年桔、玫瑰、芍药、梅花、山茶花、桃花、李花、松柏……等等,有六七十个品种,格外引人注止。这就是安格剑、安格业兄弟摆放展销的花档。
只见他们兄弟两人面露笑容,在花档间走来走去,手脚忙个不停,招呼四方顾客,为顾客介绍花色品种,选购各类鲜花,一手交货,一手收钱,你来我往,忙而不乱地应酬着一笔又一笔的生意。有一位穿军装的军官,在花档面前端详许久,终于买下那盆结果最多的年桔,喜气洋洋的扛着年桔上车离去。一位穿着花旗袍的年轻姑娘,买了一束梅花,又买了一束桃花和几枝富贵竹,同她的恋人有说有笑地离开。
这时,有一辆外型美观的轿车在花市旁边停下来,车门打开,走出一对由香港过来的中年夫妇。他们操着粤语高谈阔论着,男的四十七八岁,秃顶,戴一付金丝眼镜,大腹便便,却有儒商派头。女的也四十开外,烫短发,戴茶色蛤蟆镜,穿露胸的紧身无袖短襟,高跟皮鞋,手携一个高级鳄鱼皮包和一架数码相机,彰显出高雅华贵气派。这两位港客都被眼前的花海人流热闹非凡景象所吸引。他们慢慢来到安格剑兄弟的花档面前,男的低下头去认真观赏着一盆硕大年桔代代果,女的则开启数码相机,对准镜头一连拍下了好几张照片。
男港客兴趣盎然,伸手理了理那屈指可数的头发,问道:大佬,请问一下,这里摆卖的花卉盆景,是从外地采购过来的,还是你们自己栽培的?
安格业马上接口说:全是自己花场栽种的。
女港客赞美道:栽培得不错,看来你们的经营管理到位,能够多种一些吗?
安格剑说:当然可以。但是,我们也考虑过销路问题,这些季节性很强的鲜花年桔,一定要有供销渠道。不然,季节一过,花朵凋谢,那只能当垃圾处理。
男港客说:大佬说的是实话。看来你们会念生意经,懂得按经济规律生产,真有头脑。说着,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递给安格剑,继续说:我俩是香港九龙益民花木公司的,此行到大亚湾来,是想同内地签订一批花卉出口合同订单,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我们都有联系客户,若达成协议,我方可先预付五成资金,解决优质种苗问题,怎么样?
女港客补充说:如需要车辆机械设施,如人工降雨机等,我方还可以按海关有关规定,提供进口物资方便。
安格业听了,高兴地说:只要有销路,我们就可以大量种植花卉。村里也有这个打算,村长说要鼓励村民利用现有土地,提高经济效益,多种花卉出品创汇。
男港客说:那彼此真是不谋而合。我们此行就是想找个合作伙伴,办个花卉生产基地。如果村里真有这个想法,你们今天回去告诉村长,我们明天上午驱车到你们村里,具体商谈花卉生产出口事宜。
安格剑说:欢迎欢迎,欢迎你们到村里来投资发展花卉生产。接着,他也向港客递上名片和交代联系方式。
港商夫妇见安格剑兄弟热情好客,信心足了,也拱起手来连声道谢。
不久,在村长的大力支持下,安格剑兄弟与港商达成花卉生产出口协议。这么下来,他们兄弟可有用武之地了。
浪子回头,闯出新路。安格剑兄弟靠花卉找到一条致富途径,很快便引起媒体的关注,迅速将他们的致富经验公诸于众,让更多的人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