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汉洪,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专业烙画家。超大型烙画作品《清明上河图》荣获首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
吕媛,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沙画作品《竹》荣获首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银奖。
一边摆放的是烙画工具,一边摆放的是沙画铜丝。在大亚湾西区文化站工作室,苏汉洪、吕媛夫妇多年来醉心于烙画、沙画,用一把烙铁和几捧细沙,描绘出多姿多彩的客家风情,作品双双斩获首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金、银奖。
苏汉洪超大型烙画《清明上河图》长14米,从起稿到完工,整整花了1年时间。《疍家女》是苏汉洪对人物烙画的一种突破,为画活这些人物,他和妻子吕媛一起,先后4次到金门塘采风,拍回大量资料,经过反复修改创作,最后才定稿。
在近年创作的作品中,吕媛最满意的要数《渔家新娘》、《金门塘的婚事》等一系列反映客家风俗人情的沙画。吕媛的沙画与别人的比起来,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有种摸得着的感觉,透出民间工艺的粗糙与真实。
不论是烙画,还是沙画,同样面临着传承难题。如今,苏汉洪、吕媛夫妇大部分时间,都在大亚湾西区文化站带“徒弟”,免费教学员学习烙画、沙画工艺,扎丝网花,学员最多的时候有30多人。
一把烙铁,烙出万千山水几捧细沙,绘就七彩人生
一个工作台,左边摆着一把烙铁,椴木板上面呈现出来的,是罗浮山山水的铅笔底稿;右边摆着一张三合板,一堆金黄色的细铜丝,几杯颜色各异的细沙,沙画《龙跃霞涌杨包会》的粘丝工序刚刚完成一半。
这一丹青辉映、琴瑟和鸣的场景,展现在苏汉洪、吕媛位于大亚湾西区文化站的工作室。多年来,这对夫妇醉心于烙画、沙画,用一把烙铁和几捧细沙,描绘出多姿多彩的客家风情。
◎丈夫结缘烙画
烙匹《奔马》“追上”心仪对象
在苏汉洪手中,一把烙铁运用自如,勾、皴、点、染,烙铁行进处,不时冒出一股细烟。寥寥几笔,一匹追风的骏马便“奔”上棕色的葫芦,正仰首嘶鸣。
今年59岁的苏汉洪与烙画结缘,要追溯至1972年,当时他在陕西汉中一家大型国营电子仪表厂的子弟学校教英语。
“我们厂里面有个美术组,专门负责宣传工作。”苏汉洪介绍,“同宿舍一位朋友就在美术组工作,有一次,他用烙铁烙了一幅山水画,当时觉得很新鲜。”
“据民间传说记载,烙画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本身就爱好画画的苏汉洪,很快迷上了烙画,买回一堆东西,开始捣鼓。
“第一幅作品是模仿徐悲鸿的《奔马》,50厘米×70厘米。”苏汉洪说,他将第一幅作品送给了刚认识不久的吕媛。
那是1980年,同在汉中的吕媛因为单位要迁往南京,面临去与留的问题,苏汉洪的这幅烙画,让她找到了留下来的理由。
之后的30多年,忙于生计的苏汉洪,搁下了自己的烙画梦。直到2009年,他们举家搬至大亚湾区后,多彩的南国风情,再次触动了他的烙画梦。
耗时一年烙成《清明上河图》
重拾烙画梦的苏汉洪铆足了劲要画个大的,一上来就要烙一幅《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描绘了814位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9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
苏汉洪将《清明上河图》均分为7份,每张椴木板长2米,整幅作品长14米。
“我先从最难整的第三部分开始,这一部分人物多,场面宏大。”苏汉洪指着画作向记者介绍,“你看,这里面正好有只大船要过桥,船夫们用竹竿撑,用长竿钩住桥梁,用麻绳挽住船,还有几个人正忙着放下桅杆,光画这一部分就用了三四个月。”
苏汉洪烙画《清明上河图》从起稿到完工,整整花了1年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这幅作品在2012年“粤文杯”首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斩获金奖。
首战告捷的苏汉洪创作劲头更足了,他将目光盯紧惠州的山山水水。其作品《我的梦·根的记忆》,勾画的正是惠阳区良井镇霞角村的杨氏古屋。
“当时我在丰湖书院画画,这时进来一位女士,她一眼就认出来是她的老家。”苏汉洪说,那位女士给他介绍了她老家的风俗,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客家文化的理解。后来,苏汉洪将作品命名为《我的梦·根的记忆》。
《疍家女》是苏汉洪对人物烙画的一种突破。“你看,这是在大亚湾金门塘,一户人家娶媳妇。11位妇女围坐一起,每个人服装都不一样,有的是平绒面料,有的是条纹的。”苏汉洪说,为画活这些人物,他先后和妻子吕媛4次到金门塘采风,拍回大量资料,经过反复修改创造,最后才定稿。
◎妻子结缘沙画
路边招工小广告促成学沙画
吕媛正在创作的沙画作品是《龙跃霞涌杨包会》,长2米,宽1.5米,远景中两条腾空而起的巨龙,正昂起头来,极富动感。龙身上每一块鳞片,都由细铜丝一圈一圈连缀而成。近处是围观的客家妇女,凉帽上的吊坠,也由铜丝一环一环刻画出来。
杨包庙会是大亚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三月廿七雷打不动的杨包庙会,村民们非要热闹7天过足瘾才罢休。
为完成好这幅作品,吕媛通过现场采风、走访非遗传承人,了解杨包庙会背后的故事,不断加深对这一风俗的了解,并融汇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之中。
“这幅作品起稿用了一个多星期,完成整幅作品要半年多时间。”吕媛希望能赶上今年11月举行的全国沙画比赛。
说起吕媛与沙画的结缘,充满戏剧性。
2007年,吕媛夫妇俩在深圳做服装生意,但生意不太景气。有一次闲逛,看到一则小广告,是一家做景泰蓝画的工厂招工,每个月1800元。夫妇俩想着自己有点绘画基础,两人一合计,都觉得是个不错的赚钱门路。
到了工厂,吕媛把整个工艺看了一遍,感觉并不算复杂,心里一盘算,干脆自己干,作品做好后卖给工厂,兴许赚得还多一点。
第二天,吕媛就到市场买来原材料,第一幅作品选择画牡丹。但由于没掌握封胶工艺,好几年了,画面始终干不了。以沙画赚钱的想法就搁浅了。
画面轮廓摸得着有“骨感”
“我的第一幅成功的作品是《竹》。”吕媛介绍,当时刚在大亚湾买了房子,装修时就想用沙画做一个背景墙。
吕媛说,景泰蓝画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沙画则是在景泰蓝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普通的景泰蓝画有所不同,它需用细铜丝做成图案的模样后,填上彩色的沙子,然后用胶水封好,一幅美丽的沙画就算“画”成了。
“起稿、掐丝、粘丝、填沙、封面几个环节中,粘丝环节比较费时费力,巴掌大点地方就花了一个多星期,一连做了6个多月,丝才粘了一大半。”吕媛说,一阵“瞎折腾”,实在没有耐心做下去,干脆放下了。
“这个半拉子工程一放就是一年多,后来一个朋友看见了,提醒我大亚湾区纪委正在组织开展廉政主题的书画展,认为我这幅《竹》符合参展要求。”吕媛说,就这样,她继续画下去,这幅画才得以真正诞生。
吕媛所说的“瞎折腾”,居然“折腾”出了不小的名堂:该作品在2012年“粤文杯”首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斩获银奖。
吕媛随后又创作了《美女与鹿》,作品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画面上,一位美丽的少女与一只鹿似乎在喁喁低语,盛开的鲜花和小鸟,似乎也在聆听她们的倾诉。
在近年创作的作品中,吕媛最满意的要数《渔家新娘》、《金门塘的婚事》等一系列反映客家风俗人情的沙画。
《渔家新娘》中,她画的只是新娘的背影,遥望着蔚蓝的海水,期盼丈夫早日满载而归。画面中,渔家新娘戴着美丽的头饰,一串串珍珠晶莹剔透,在海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
吕媛的沙画与别人的比起来,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摸得着,有“骨感”。
“一般人做沙画,会将丝与沙抹得很平,一经封面,画面像镜子一样光滑,但我的作品可以摸到丝。”吕媛特意拿过一幅作品让记者摸着感受一下,果然如她所言,画面掐丝轮廓可以一一感知,透出民间工艺的质朴与真实。
烙画和沙画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
沙画:在景泰蓝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金属丝为线条,沙为颜料,镶嵌成各种精美的图案。
○记者手记
免费带“徒弟”传承工艺
不论是烙画,还是沙画,同样面临着传承难题。
学习烙画、沙画,非一日之功,需要恒心和毅力。加之烙画、沙画艺术自身的局限性,比如传统艺人少,制作程序复杂,市场需求不旺,使得年轻人敬而远之。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苏汉洪、吕媛夫妇身上体味出对于艺术的执着。如今,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大亚湾西区文化站带“徒弟”,免费教学员学习烙画、沙画工艺,扎丝网花,学员最多的时候有30多人。
(原载2014年9月10 日《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