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小小展示柜,凝聚了陈佩的心思和巧艺。 图2:小小布块,经过陈佩巧手缝制,成了精美艺术品。 图3:拼布图谱对布料剪裁要求很高。 图4:一针一线,都是手工缝制。 市场上商品万千,用心去淘宝,总能淘到称心如意的。但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并不满足或并不青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商品,而选择自己动手,享受手工制作的乐趣。在别人看来繁复而麻烦的手工制作,对于他们却是舒心的享受,甚至为之疯狂。80后陈佩就是这么一位手工达人,从小对手工制作痴迷,图画、橡皮章、纸袋、布艺、皮艺等手工制作全是她的爱好。在各种手工中她体验到不可言喻的乐趣,也找到了自我。最近刚从澳门的创意市集参展回来的她,接受了《惠州日报》记者采访。 A 工作室就像小小工艺店,一抬头一低头总有惊喜 陈佩的工作室就好像一间小小的工艺店,里面琳琅满目地摆着各种小玩意。一个木制的展柜上放着各式皮具:粉色的羊皮小包,橙黄、墨绿的各式钱夹,还有牛皮封面的本子,卡片包、单肩包、收纳包、手拿包……柜子的第二层,摆放着几个憨态可掬的布艺娃娃。柜子的最上方,还挂着一些皮质的钥匙扣、手机链等小东西。这些玩意儿的一针一线一扣一皱褶,都是她缝制的,甚至连皮料的颜色,也都是她染的。 工作室里,还摆放着几个大塑料箱子,里面全是陈佩的珍藏布料。“这块是我国目前顶尖工艺的晕染布,这块是夏威夷晕染布。这些是一套的小布头,有几十种花色,每块只不过是 在工作室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张盖满印章的牛皮纸。图案很是可爱,形态各异的长颈鹿、小猫、恐龙、鲸鱼等,让人童心大发。这是陈佩亲手刻的印章,是用一种专门用来刻章的橡皮制成的。用一种特殊染料便可以把图案印到皮具上,也因此有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就连一旁不太起眼的缝纫机,也是陈佩精挑细选后,特地跑到香港扛回来的,在广东可寻不到。书柜里,整齐摆放了不少国外各种手工制作杂志。在这个简单的工作室中,琳琅满目的手工制作,让人犹如置身于一个小工艺店中,一抬头一低头总能发现让人醉心的作品。 B 专门请老师来教学,花高昂学费学手艺 陈佩如今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此前她曾经在公司做过会计,但是她认为朝九晚五的生活有点浪费生命。孩子出生后,她毅然辞去工作,一来是专心带孩子,二来是想有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陈佩在校时学习的是会计专业,虽然这一度是她赖以谋生的专业,但是她并不喜欢。“当时是听了家人的意见,才去学会计的,他们认为这个专业谋碗饭吃并不难。”听话的陈佩听从家人意见,但是在她心底,却一直追求着美术理想。 她从小爱图爱画,她的课本上几乎都给她画满了各种画。出来工作后,她还找美术培训机构学习了一段时间素描。她买来画板,发挥自己想象画出构图较简单但意境独特的彩画。80后的她富有生活情趣,多年的自助游经历更开拓了她的视野,激发了她广泛的兴趣爱好。生活中、旅行中见到的有趣、好玩的东西,都让她眷恋不已。因此,当她接触到巧妙精艺的拼布时,便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门手工制作。周围没有人知道拼布,没有人交流,她就自己上网找志同道合的发烧友;没有书籍杂志可供学习,她不惜花大价钱从国外代购专业杂志书籍;没有老师教,她就请上海的老师来教学,花高昂的学费学习这个家人认为并不能当饭吃的手艺。 C 用碎布缝缝补补做出了布娃娃,从此迷上拼布 陈佩第一个手工作品是一个布娃娃。大约10年前,一向喜欢画东画西的她突发奇想,跟家里人要了些碎布来缝缝补补,一个可爱的小布娃娃就在她手下诞生了。她乐此不疲,有时候深夜12时睡不着觉,她又爬起来做娃娃,一直到凌晨两三时才重新睡下。一个布娃娃做好没多久,总是很快就到了亲戚朋友手里。 和布料接触多了,陈佩逐渐在网络上留意到了拼布这门手艺。 拼布,简单地说,就是把几种不同的布片拼接成一件作品。早期的拼布大多使用在床品、壁挂饰品上。随着不断演变和发展,如今的拼布更多趋于小而精,它被广泛应用在小物件上,比如包包、杯垫等等,有点类似于旧时的百家布。看似简单,然而里头所花费的心思,却是旁人难以想象的繁琐。其中,图谱制作对尺寸要求很高,每一块布料的剪裁都需要精确到毫米。“有些图案的连接要求是角对角拼在一起,从画图开始就必须分毫不差。如果画图差 D 看到好看的布就忍不住买下来,她把这叫“上瘾” 以前陈佩不会网购时,常常为了寻找好看的布料到广州、深圳。学会了网购,陈佩看到好看的布料就忍不住买下来,她把自己这种行为叫“上瘾”。 为了提高技术,陈佩和10余名拼布爱好者一起请了一位国内著名的拼布老师教学。“有一样作业我到现在还没完成呢。”陈佩拿出一个箱子,里面放的全是一块块 曾经,陈佩把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埋头苦干制成的拼布作品拿到朋友店里去寄卖,如果光看经济回报,是得不偿失的。一个普通的拼布小包,花纹就像是彩虹一样,色彩缤纷。看起来简单,但里面的每个布条都是陈佩从各款布上剪下来拼制而成,中间还要塞入棉垫。这样花费一天时间做出来的作品,不懂行情的觉得50元已是“天价”,而她自己却觉得哪怕是100元也舍不得卖。 E 从布艺玩到皮艺,买皮上色裁制一手搞定 最近,让陈佩发烧的手工制作是皮艺。刚开始接触皮艺的时候,她只是想买一点皮料来搭配拼布制成包具。做成包包之后她愈发觉得好看,于是搜集了很多皮的资料,这才知道原来皮料也能做手工。她一边在书籍上、网络上学习相关知识,一边陆续买进了原料和制作工具。 买来的皮料在颜色方面达不到她的要求,她就自己用颜料来染。不懂得如何染皮,她就上网寻找教程。经过多次试验,最终成功染色。她的工作室里,皮料有橙黄、墨绿、也有朱红,这些颜色都是陈佩自己染上去的,每种颜色都需用到四五种染料和化学试剂来制作。 做皮具有时候倒没有做拼布那么繁琐。先画好纸样,然后按纸样裁下相应的皮料,之后用边线器画线,菱斩打孔,用针线缝合,再处理一下皮边就完成了。处理皮边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封腊,可以上边油,或者用皮革染料封边等。陈佩做好的皮具小包,被亲朋好友瞧见了,少不得要被讨去,陈佩也乐在其中。看她做得好,有朋友还追着她订皮包。玩皮艺玩上道了,最近,陈佩接受一名香港原创品牌的设计师邀请,设计一系列和该品牌相应的皮艺品,陈佩忙得不亦乐乎。 F 带着自己的皮艺品,到澳门参加创意市集 上个月,陈佩带着自己的皮艺品,到澳门参加一个创意市集。报名者需通过主办方审核才够格参加,入选者还能享受主办方提供的食宿以及市集展位。在那里,陈佩结识了来自内地、港澳台、马来西亚等地的手工艺人。在3天市集中,除了销售出一些自己的皮艺品外,她和别人以物换物也是收获颇丰,结识了不少和自己“同一个频道”的人。陈佩最近常用的一个背包,便是她在市集上与人交换回来的手绘布包,还有好几个手绘手机壳、蛋壳画等小玩意。说起在市集里的见闻,陈佩回味无穷,“在那里我见到了很多从没见过的新技术。” 除了澳门的创意市集,陈佩也曾到过香港、广州等地的创意市集。这些创意市集吸引了很多周边地区的艺术家、手工艺人前往参加,既是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也是一个同行互相交流的平台。陈佩很喜欢去参加这样的市集,她期待着惠州也能举办更多的创意市集,能让市民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让有共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我相信,惠州还有很多手工达人没有被挖掘出来。” (原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