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烈摄
.
惠州西湖大事记(二十七)
2000年
1月12日 市政府召开整治西湖工程动员大会。
2月 市政府投资1460万元的西湖截污引清综合治理工程开工,6月完工。工程完工后,引红花湖清水485万立方米入西湖,西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达到国家景观娱乐用水A类。
5月27日 惠州市首家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集游乐、观赏、健身于一体的大型水上综合游乐园,在红花湖开业。
6月1日 市旅游局推出“惠州一日游”首条线路,即西湖——汤泉——罗浮山,市内各酒店(宾馆)设立报名点,由市内各旅行社轮流经营。
6月7日 西湖引清排污工程启动仪式在西湖举行,副省长许德立出席仪式。
6月8~11日 惠州市旅游局组织西湖、罗浮山等景区的旅游产品,参加在香港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旅游交易会。
6月 惠城区第十三届龙舟赛在平湖举行。
7月8日 “刘仑画阁”迁至丰湖书院内的市博物馆,易名为“刘仑美术馆”。
9月6日 香港慈云阁有限公司捐资修建的慈云路(西湖宾馆门前路段)正式开工。
9月12日 惠州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点工程——“夜西湖”,于中秋之夜正式亮灯。
10月29日 中海壳牌石化项目惠州地方合同正式签署,国家投资额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落户惠州。市委、市政府为此在西湖举行大型烟花晚会。
12月12~15日 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二次会议,其中一项是审议《惠州西湖综合整治规划(草案)》。
12月14日 惠州市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组,把收缴的573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放生红花湖。
是年 市区1500多人在红花湖山头义务植树1.6万株,成活率95%以上。
是年 改造红花湖二号区林相260亩,种植阔叶林2.9万株。新辟红花湖苗圃基地5公顷,植乔木6000株,存苗10万株。
是年 按照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要求,在西湖新建高级公厕2座,改建7座,修葺落霞榭、孤山长廊等景点及基础设施。香港慈云阁有限公司捐资200万元改造西湖北入口,建设慈云路、庭园路灯、人行道花池绿化、入口牌楼及湖边景亭。景区“创优”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是年 西湖夜景灯光工程分两期实施,总投资395万元,共在平湖和丰湖主要景点、湖边绿地安装霓虹灯标志牌1套,各类灯具901套,镁耐管9500米,灯光效果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普遍好评。
是年 西湖截污引清工程投入资金1200万元,共铺设环湖截污管道2040米,截污箱涵610米,清疏旧管道1350米。铺设红花湖至鳄湖管径1.2米的引清管道2000米,红花湖至圆通桥管径0.4米的涵管2700米,排入西湖污水口基本堵截,从根本上治理了西湖污染。
是年 西湖和红花湖景区游客66万人次。
2001年
1月10日 应市政府邀请,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规划学会常务理事邹时萌等规划专家一行到惠,评审《惠州西湖综合整治规划》。规划专家一致认为西湖整治要突出一个“雅”字。
1月24日 市政府在西湖景区举行焰火晚会,与市民共同庆祝新世纪第一个春节。
1月30日 惠州市第四届画眉竞技大赛在西湖百花洲举行,共有75笼画眉参加竞技。
2月10日 惠州市西湖管理局为改善西湖水质,开始排放丰湖、南湖、平湖水共150万立方米,以便清除湖底淤泥。
2月15日 原由娱乐服务公司管理的飞鹅岭公园移交西湖景区管理处管理。
2月24日 利用放干西湖湖水的有利时机,维修西湖崩破堤岸,完成石方997.8立方米,同时修葺了九曲桥柱等。
2月 《惠州西湖综合整治规划》获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审批同意实施。
3月1~4日 惠州军警民4.9万人参加西湖清淤大行动,重点清理平、丰、南湖,湖岸线长11000米,共清淤5万立方米,平均挖深湖底60厘米。4日下午开始引红花湖清水入西湖,使水质达到景观娱乐用水国家A类执行标准。
3月20日 西湖东门入口广场整治工程动工,投资50万元,主要完成广场铺装、绿化。
3月24日 西湖恢复正常水位。
3月 对红花湖环湖路副坝至主坝5公里长的路段两侧可视面山体林相进行改造,绿化路两侧10米以内空地。9月完工。
4月3日 拆除西湖原东门入口景门,22日重建西湖东门新牌楼,6月29日竣工,投资110万元。
5月15日 香港亚洲电视台拍摄惠州西湖风光片。
7月1日 由德赛集团资助建设的西湖灯光工程(第二期)举行亮灯仪式。
7月 惠城区第十四届龙舟赛在平湖举行。
8月8~9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一行32人参观西湖孤山景点,赋诗一首:“碧绿西湖水,柔和学士风。惠州勤奋发,科技贯长虹。”
8月17日 市园林局在红花湖种下万株台湾相思。
8月 孤山的业余体校迁走,改建成园林绿地。
9月20日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授予惠州市西湖景区管理处为“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
是年 拆除西湖灯光喷泉。
是年 西湖和红花湖景区游客81万人次。
未完待续……
编撰者简介
邹永祥,历史学副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惠州市文化智库专家顾问委员、惠州市非遗评审专家组成员、惠州学院惠州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第一、三届惠州市社科专家库成员。
历任惠州市(县级)文工团二胡演奏员、惠州市(县级)博物馆副馆长、惠州市(县级)文化局副局长、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惠城区政协第二至六届文史委员会主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地方志学会理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惠州市文联主席团成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四届主席、惠州市文化顾问、“惠州民间文化网”和“惠州民间文化”微信号总编辑。
主编或参与撰写《惠州志》等地方文史著作52部,发表文章430多篇;编辑、审改文史论著155部。著作获省级以上单位和国、省级专业协(学)会的学术成果奖24项,市级学术成果奖和五个一工程奖6项。
编撰者简介
林惠聪,广东省惠州市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网”和“民间文化”微信公众号总编辑。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红豆》《嘉应文学》《小小说月刊》《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惠州日报》等报刊。《猫的故事》入选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2020安徽版)。出版散文集《遥远的梦》《如此缘分》,与邹永祥合作编写《惠州西湖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