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明 摄
惠州西湖大事记(二十四)
1988年
1月 文化部部长王蒙视察西湖,参观东坡纪念馆,并题词:“明丽唯西湖,潇洒属东坡。富贵如梦露,文章耀江河。”
4月 飞鹅岭公园(一期)竣工开放。
7月10日 惠城区政府在西湖举办第一届龙舟赛——“宝丽杯”龙舟赛。起点设在西湖平湖拱北桥侧,终点设在平湖门租艇处。9支龙舟队参加比赛。
8月 市文联、市文化局和西湖风景区管理局合编的《玉塔诗情》印行。书中收录1984年在惠州召开的苏轼研究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中36位作者的77首诗词。
11月 西湖被评为“广东省旅游好世界”。
12月26日 惠州市人民政府在点翠洲留丹亭设“咢生书屋”,长期展出中国著名书法家、印学艺术家、惠州人秦咢生捐赠给家乡的90多幅书法作品。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为书屋题匾,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廖辅叔书门联:“一角芳洲明点翠,半椽书屋挹留丹。”秦咢生是广东文史馆副馆长、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秦派书法创始人。
是年 惠州大桥建成通车,拆漱玉滩三眼桥闸改建扩大为公路交通大桥,与同时扩大的下角东路直线贯通。
是年 西湖景区接待游客95.31万人次。
1989年
1月3日 国务委员陈俊生视察西湖,参观东坡纪念馆,并题词:“东坡馆内忆东坡,东坡一生尽波折。古人今人一个样,人生道路多坎坷。”
5月24日 惠州西湖入选广东省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名录。
6月 惠城区政府主办的第二届龙舟赛在平湖举行。
9月 续建飞鹅岭公园(第二期),1991年12月竣工。
11月14日至16日 广东省风景名胜区协会成立大会在西湖召开。
12月 在明月湾南端设“鸟市”。
是年 维修、翻新泗州塔。塔为楼阁式7层砖塔,高36.6米,平面八边形。底层占地62.57平方米,每边长3.56米,壁厚2.78米。
是年 西湖景区接待游客115.78万人次。
1990年
1月18日 惠州市人民政府颁发《惠州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办法》。
2月9日~11日 李鹏总理视察惠州时,对惠州的环境保护问题作指示:“惠州的自然风光很优美,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要珍惜这个条件,不要使它遭到破坏,失去惠州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特色。”还为惠州题词:“山川秀邃,五湖环城,浮州四起,景色宜人。”
5月 投资136万元兴筑丰湖环湖南路和截流排污渠道,从惠阳师专路口沿丰湖西岸经黄塘至圆通桥头,全长1000米。次年9月竣工。
是月 惠城区政府主办的第三届龙舟赛在平湖举行。
6月21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惠州,驻足浮碧洲。
7月 西湖的元妙观、拱北桥、陈炯明墓、丰湖书院匾联石刻、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0月 投资1.5万元,重建荔浦风清的荔浦亭。
下半年 拆丰湖旧湖心亭,按原样用半框架结构重建。
是年 西湖景区接待游客106.54万人次。
1991年
1月6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视察惠州,参观西湖。
1月31日 国家主席杨尚昆视察惠州,并考察西湖,参观东坡纪念馆。
3月 开始整治恢复鳄湖,1992年12月竣工,共投资350万元。
4月29日 惠州市红花湖景区建设指挥部成立。
6月 惠城区政府主办的第四届龙舟赛在平湖举行。
夏 惠州市规划局请珠海市城市壁画雕塑工作室为明月湾景点创作“平湖秋月”和鳄湖景区的“鳄鱼”雕塑。“鳄鱼”雕塑1994年6月完工。
8月21日 惠城区法院受理的首例行政诉讼案件判决执行,位于西湖景区内的惠阳师范专科学校违章水塔被爆破拆除。
8月23日 成立红花湖开发公司。
8月 市西湖管理局与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共同开展《惠州西湖风景区名胜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时规划开拓红花湖景区。次年3月完成。
9月21日 恢复菱湖整治工程举行开工典礼。菱湖原约11万平方米,将扩大为26.8万平方米。实施方针是“以地复湖,以政策复湖”。主要工程有:环湖排污道、环湖挡土墙、湖中岛两个、湖边草地绿化、公园美化、环湖路(12米宽水泥路)、挖湖46万土方(标高水深1.8米)。菱湖建成后可通过净宽4.4米、净高3.6米方形暗涵横穿环市西路与平湖相通。整治工程需征用下角管理区农民使用的鱼塘、菜地、山边土地和平房(多数为违章建筑)约15.80万平方米,补偿达1200万元,安置“农转非”600人。工程由下角街道办事处负责,于次年12月竣工后交西湖管理局管理。其中规划安排10万平方米土地(含菱湖边角地5万多平方米)由下角办事处征用并定向开发,所得收入用于菱湖整治恢复。税务部门以减、免、缓办法予以支持。
11月22日 市规划建设局定向爆破拆除位于明月湾景区有碍西湖景观的惠州大厦。随后拆除未竣工的明月湾酒店,恢复明月湾景点,共投资600万元。
是年 按原样重建湖心亭。亭净高5.2米,面积44.27平方米,六柱攒尖顶,正面设门,其余五面为靠椅栏杆。
是年 西湖景区接待游客108.10万人次。
未完待续……
编撰者简介
邹永祥,历史学副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惠州市文化智库专家顾问委员、惠州市非遗评审专家组成员、惠州学院惠州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第一、三届惠州市社科专家库成员。
历任惠州市(县级)文工团二胡演奏员、惠州市(县级)博物馆副馆长、惠州市(县级)文化局副局长、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惠城区政协第二至六届文史委员会主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地方志学会理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惠州市文联主席团成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四届主席、惠州市文化顾问、“惠州民间文化网”和“惠州民间文化”微信号总编辑。
主编或参与撰写《惠州志》等地方文史著作52部,发表文章430多篇;编辑、审改文史论著155部。著作获省级以上单位和国、省级专业协(学)会的学术成果奖24项,市级学术成果奖和五个一工程奖6项。
编撰者简介
林惠聪,广东省惠州市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网”和“民间文化”微信公众号总编辑。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红豆》《嘉应文学》《小小说月刊》《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惠州日报》等报刊。《猫的故事》入选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2020安徽版)。出版散文集《遥远的梦》《如此缘分》,与邹永祥合作编写《惠州西湖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