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溪美村的清代惠州西湖壁画
惠州西湖大事记(十六)
1936年
春 张友仁与惠樟路会、得生汽车公司周醒南等集资改建黄塘桥,两边桥石增高为方门,上置桥桁铺石覆土为桥面,桥下游船通行无阻。
4月 张友仁等30余人组成筑亭委员会修复的江孝子亭完工,亭中为“孤桐馆”,馆名取自江逢辰词集《孤桐集》,前丰湖书院山长吴道镕题亭额。
是年 省拨救济金3000元给惠阳县设立委员会,在西湖建救济院,并增西湖堤以便养鱼作救济常费。
是年 惠阳县林场在飞鹅岭一带荒山造林3000亩,是惠州大面积造林之始。
是年 国民党军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军长李扬敬购明月湾筑园。
是年 李扬敬在西湖举办水上运动会,并邀龙舟竞渡。此后西湖多了赛艇事。
是年 在西新园建西湖大酒店。
是年 在丰湖的广东省立第三中学改名“广东省立惠州中学”。
是年 扩大惠阳县苗圃场,在小石壁谭公爷庙一带建惠阳县总苗圃场,另在姚坑井辟第一分圃,在淡水子贤塘辟第二分圃。三圃总面积100亩,育苗13万株。
1937年
3月12日 惠阳县机关、部队、学校等单位到西湖、飞鹅岭一带以及惠樟公路等地植树13560株,纪念孙中山逝世。
5月 广东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黄公柱组织成立惠州西湖整理委员会,聘任惠阳县县长为当然委员,黄道南为主席。
6月 专员黄公柱修筑大东门(今东新桥西桥头)至大西门(今平湖门)水泥路面。
7月 改筑近秀桥,辟岸增堤,浚深通车。经费来自龙川黄强兄弟的捐款2720元,张友仁、周醒南、惠樟公路会、得生汽车公司、西湖大酒店共捐320元,不足部分西湖浚委会负责。
8月 邑人周醒南、翁式亮为使湖桥畅通舟车,改横槎石桥为混凝土新桥,桥长15米,桥面宽6米。
是年 香港商人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捐款500毫洋,在南湖畔建成“惠州医院”。
是年 惠阳县县长黎葛天拆六如亭粉墙,改为通透亭栏。
是年 李扬敬把纪邓山庄的思贤亭移建于湖中,改名仲元亭。亭前筑有游泳场,环绕集鸥渚,名曰“鸥波试浴”,以其水深景幽而取胜。
是年 张友仁与惠阳县长邓昙在泗州塔前重建熙春台(北宋知州陈称始筑),门额署“古熙春台”。抗战初作为惠州防空指挥部,抗战中期被毁。
是年 圆讯比丘尼建复栖禅寺。
1938年
2月 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取道惠州,特意雇舟游西湖,感慨惠州西湖“远方小岛仿佛武林(杭州古称)”。
10月 日本侵略军进犯惠阳,在丰湖办学的广东省立惠州中学先后迁至饶平县大柘、河源县蓝口。
10月 侵惠日军毁惠州永福寺玉皇宝殿和元妙观三清宝殿。
12月11日 上午约8~9时,日军退出惠州城时,炸毁圆通桥、横槎桥和东新桥。
是年 第十二集团军第六十二军一五一师镇守惠州,规划布防抗日,司令部设于丰山永福寺。师长莫希德为“谋僚属安全及机要庋藏起见,于(永福寺)左侧隙地筑地下室,以备不虞”。地下室由过道和两个耳室组成,高约2米,八字形顶。过道宽0.8~1.22米;两个耳室面积分别为10、11.3平方米,其中一耳室有灯台;洞内原装有电灯,有通气孔2个。莫希德撰《抗日室记》碑镶于室壁。1941年日军侵占惠州时将碑文中的“日”“敌”“莫”三字凿掉。1996年7月,庋藏室被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0年
9月14日 东江游击指挥所主任香翰屏将政训员何与成等6名指战员杀害于惠州五眼桥。何与成是东莞人,1934年任共青团上海闸北区委宣传部长。1936年初回东莞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创办力行小学并任校长,使该校成为中共东莞县工委和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的领导机关所在地。抗战期间,先后担任东莞县青年抗敌同志会主席、东莞县社会壮丁训练总队政训员,积极开展抗日活动,率队阻击侵惠日军。1939年初任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政训员。1939年4月任第四战区东江游击指挥所第四游击纵队直辖第二大队政训员,与大队长王作尧率队打击日、伪军。1940年春,率队东移海陆丰时,被国民党顽军以谈判之名扣押,9月14日在惠州被杀害。
12月 在惠州府城学院衙(今第11小学)办学的惠阳县立第一中学,因校舍被日机炸毁,迁至丰湖书院办学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迁出。
未完待续……
编撰者简介
邹永祥,历史学副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惠州市文化智库专家顾问委员、惠州市非遗评审专家组成员、惠州学院惠州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第一、三届惠州市社科专家库成员。
历任惠州市(县级)文工团二胡演奏员、惠州市(县级)博物馆副馆长、惠州市(县级)文化局副局长、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惠城区政协第二至六届文史委员会主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地方志学会理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惠州市文联主席团成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四届主席、惠州市文化顾问、“惠州民间文化网”和“惠州民间文化”微信号总编辑。
主编或参与撰写《惠州志》等地方文史著作52部,发表文章430多篇;编辑、审改文史论著155部。著作获省级以上单位和国、省级专业协(学)会的学术成果奖24项,市级学术成果奖和五个一工程奖6项。
编撰者简介
林惠聪,广东省惠州市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网”和“民间文化”微信公众号总编辑。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红豆》《嘉应文学》《小小说月刊》《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惠州日报》等报刊。《猫的故事》入选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2020安徽版)。出版散文集《遥远的梦》《如此缘分》,与邹永祥合作编写《惠州西湖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