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巷的杨家自两百多年前落户惠州,自今已传有十几代人,后裔主要散布在惠州、广州、香港三地。就像全国许多家族都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视作家训一样,我们杨家还把有关这两方面的许多故事流传了下来作为家史家风教育的说明与补充。下面列举几例。
一、始祖打铁奠基
我家祖上原籍兴宁长乐(现为五华县),因当地人多地少难以糊口,始祖天贵公年轻时即离乡背井前来惠州谋生。初时在别人开的店里打铁,后来自己在惠州府城水门路租店开了间打铁作坊。因功夫下得足材料用得精价格又公道态度还良好,生产出来的锄头镰刀等等铁器备受欢迎,生意蒸蒸日上。多年积累后遂在六角巷9号置办大屋一所(解放后改为11号),为杨家在惠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年少时大人就经常教导说,始祖一人漂泊在外还能开基立业,无非就是勤奋肯学厚道,这应该永远是我们杨家的榜样。
二、祖父读书立业
我的曾祖父成年时,家里各方面条件不错,应该是书读得好人长得帅一类,要不也不会得到当时惠州赫赫有名的陈屋青睐,把独女千金下嫁给他。岂料天忌英才,婚后数月即撒手西去,留下怀孕在身的曾祖母。幸亏她娘家八兄弟个个非富即贵,慷慨援手,使我祖父得以成长,再加异常刻苦努力自律甚严还能读上府立简易师范学校并与后来的惠州名人张友仁同学直至毕业。这在当时的惠州算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了,所以顺利谋得西席职位,还在张友仁任局长的惠樟公路局等单位任会计、出纳协助管理财物,后来还出任工读学校校长以及惠阳县教育会付会长。后来还为家里增添了一幢房屋。可见祖父不但支撑起一大家子的经济支柱,还为杨家历史性地开辟了一条读书就业的崭新途径。
图为民国二十六年即公历一九三七年的校友录,首页第三列即写着我的祖父的简单情况。
图为作者收集到的一本民国二十六年(公历一九三七年)的校友录封面。
值得一提的是,我祖父熟读四书五经,思维灵活,是一位公认的制谜猜谜高手,与惠州名人黄映楼联袂被称为谜仙、谜圣。2008年8月5日在西子湖畔上还看到陈甫先生写的文章《惠城两谜家介绍》作了专门介绍。本来家里还留有他制作的灯谜集一大本,可惜文革中被红卫兵抄家导致下落不明了。
三、祖父的一盘账
1929年,惠州有识之士李望山、王维舟、叶秉基等发起筹组惠阳县立第一中学,祖父积极参与其中。后来校址就设在祖父曾任校长的工读学校原校址即当时的学院衙、现在的十一小学校内。学校成立后,我祖父还是一如既往地被推举管理财务,还兼任舍监。由于他以校为家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所以我收集到的一本民国二十六年(公历一九三七年)的校友录把他列在校长和教导主任之后。甚至还有一本校友录把他列在首位,可惜我没拍下照片。但也可据此推测他在学校和学生心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日寇入侵惠州,我家慌忙逃难,当我祖父最后登上停泊在江边的渔船时,突然想起负责的学校账本还锁在家中柜子里,毅然跳上江岸向家中跑去,冒着极大风险把账本抢救回来。由于饥寒交迫加之水土不服,祖父染上恶疾。乡间缺医少药,病情日重,这情况被日军一翻译(原学校的图画老师,曾留学日本,懂日语,遂任此职)得知,专门派人来劝告我祖父返回仍被日寇占领的惠城就医。我祖父坚决拒绝并立即向更边远地区转移,最终病殁乡下。临终前祖父还嘱咐要保管好账本,日后一定要交回校长手中。
祖父是用生命来完成这盘账的。
日本侵略者欠下的血债也是永不能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