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惠州人习惯叫八月十五。“过八月十五啰!”记忆中这是儿时非常向往的日子:可吃可喝可玩可乐,欢乐情景不亚于春节。而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物资大多凭票供应,百姓人家过个节不容易,孩子们乘节日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怎不心向往之呢。
时隔几十年,我仍能想起我的父母和老屋里的叔伯婶娘们在灯下自己做饼应节的情景:将炒香的米磨成粉,炒香花生用瓶子研碎,又炒香芝麻,再将糖熬成浆,之后将炒好的材料搅拌均匀,趁糖浆合适的黏度压上模子敲出来即可。待饼子干了之后,就是人们称之的“炒米饼”。困难年月,炒米饼当月饼。这种饼用的是粘米粉,比较硬,但有芝麻花生做馅料,故而很香,细嚼慢咽颇有滋味。
困难的日子也有美的陪伴,那做饼的模子花样甚是精美:有带花边圆月型的,有寿桃型的,有莲花型的,还有鲤鱼型的等等,但在八月十五,一律用圆形的模子打出圆形饼,喻为阖家团圆好兆意。
月饼模子 吕继全 摄
我那老屋,一屋子都是教书先生,教书先生们八月十五都来做饼,想想也是一件趣事。
在民风淳朴、人情味浓的惠州城,中秋还是亲朋好友互赠月饼、联结亲情的日子。家境稍微宽裕点的人家,就设法去饭店订上一两盒月饼送人。那时惠州的“东兴”“兄弟”“金星”“太白”等饭店,都是闻名粤东的老字号,月饼做功和口感均属上乘。亲朋互赠月饼实为互送祝福,这是千年惠州代代传承的民间俗礼。
传统月饼之一豆沙月 吕继全 摄
有的饭店会出售一种比较廉价的白饼,称之月光饼,这种月光饼加有糯米和白糖制做,比较软糯,但没有馅料,只一味的甜。饼面印有花纹图案可吸引人,大多数人家买来祭月。
万民期待的中秋之夜终于到来,明晃晃的月亮恰似一个大银盆悬挂空中。老街小巷人们蠢蠢欲动了,人们将八仙桌抬至天井旁,摆上各色祭品,燃上香烛开始祭月。习惯拜神的人家会由家中长辈念念有词领头祈祷。人们尊称月亮为月神娘娘,感恩她的庇佑令天地阴阳平衡,日清月丽,风调雨顺;人们也感恩人间的至爱亲情,祈望阖家团圆诸事顺畅,人月两团圆。
应节果品 吕继全 摄
毋庸说,八月十五的祭品是月饼唱主角,其余还有甘榄(取榄的谐音,惠州话“榄仔”就是“抱仔”,喻家庭要添丁)、柿子(喻事事如意)、花生(喻活色生香)、板栗(喻力大无穷)、禄柚(即柚子,喻福禄齐全)等等,这些祭品也都是惠州地方特产和特色。
祭月祭品 吕继全 摄
祭品有一样是城里和乡村都相同的东西,那就是芋仔。芋仔,惠州话叫“富仔”,富,好兆意,人们辛辛苦苦的劳作,为的就是祈望生活富足,孩子健康成长。
至于到哪都要嬉闹玩耍的孩子们是不管这许多的,大人们祭月祈福时,孩子们只顾点着灯笼满屋跑,跑了上厅跑下厅,跑了下厅跑天井,跑完屋内跑屋外大街去了。还边提灯笼边唱儿歌:“萤火虫,点灯笼,点到西来点到东。呵呵呵……”再困难的年月,也无法泯灭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心,此刻,提着灯笼的他们,幻想自己就是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惠州是古城,民间传统工艺多姿多彩。“笆(惠州话粘的意思)灯笼”就是传统手工艺之一。当年,“笆灯笼”的手艺非常普遍,男孩子大多会“笆灯笼”,这项活计在中秋前就早早做准备了。老屋里,我大哥和堂哥们先用竹骨扎出灯体框架,内装上固定蜡烛的灯座,然后裁好纸,在纸上画上花鸟虫儿。说来容易做来难,实际很费功夫。记得那时兄长们才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而利用课余时间画的画,做的灯笼已经像模像样了。
还有那独一无二的“菱角车”,同样是孩子们迎中秋的心爱之物。过去,西湖水面有许多野生的菱角,至今方志还记载一处叫“菱溪”的雅名。兄长们采来菱角做手工,从菱角蒂和菱角尾挖出一条通道,中部也挖出一个小洞,再小心翼翼掏空里面的肉,然后从头到尾串上一根小木棍,再在小木棍上方安放两片雪条棒,做成风车翼。万事俱备,小棍子缠上棉线,从中间的小洞拉一拉,小小风车翼就神气活现飞了出去。不能不赞叹当年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都是自己动手、相互切磋后独立完成的。
祭月完毕的人们坐在天井旁,赏着明月升至中天,叹着茶水嚼着自家的炒米饼,聊着家长里短,鸡零狗碎,任由时光在秋风中爽爽地飘过。看着一旁的孩子们提着灯笼乐呵呵满屋转,老长辈就会对年轻一辈的媳妇说:“睇住(看紧)盖(那)斗(窝)竽仔哦,喊其(叫他们)快滴(快点)过来吃月饼啦。”竽仔”,惠州话读“富仔”,指的是小孩子。中秋时节田野新挖的竽仔圆溜溜,肥墩墩。老辈用这土得掉渣的词,戏称那无忧无虑的孩儿为“富仔”,正是掩饰不住的舐犊情深。
中秋,到了这个点上,才真正进入高潮——千家万户,万千灯笼映鹅城;阖家欢聚,共享明月乐融融。
此时,月华如水,天地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