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老区焕新颜
作者:李淑婷(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20-10-02 14:59:04

 

黄花风铃的倩影沐浴着早春阳光,在乡村公路两旁摇曳生姿,仿佛是欢迎远方客人的姑娘。她们成为何家田村最初印入眼帘的风景。

一栋简约整洁的双层办公楼,让地处深山的乡村顿增时代气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交通安全劝导站”“乡贤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中国司法”“便民电话”等等宣传展板挂满墙壁,显示了它作为村公共服务站应承担的职能。

老实憨厚的村支书,拿出一本厚厚的落款为北京某研究院的彩印规划书给我们翻阅。也许,不善言辞的他更倾向用文本说话。

“滨水游憩廊道”“四季花海观光基地”“农耕文化教育基地”等等专业、系统、科学的规划理念阐述吸引着我的思维。当我们还停留在新农村概念,何家田村已贴上“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标签。

计划30亿的项目,前期已投入700万,且已初见成效。放眼望去,天高地阔,远山清黛,几片竹林合抱簇拥着村庄,一湾春水碧波荡漾,好一幅惬意自然的乡村画卷。湖边,亭廊回环,小桥流水,花红柳绿,芳草鲜美,更添几分人文气息,成为村民休闲健康娱乐的好场地。近处,三三两两的菜园子错落有致地穿插在屋旁,几个中老年村民躬身劳作,不紧不慢打理着一亩三分地。眼前,一片小树林环绕着琉璃瓦大门的小学,里面饱含多少乡村学子的情怀与励志?

此处安身是吾乡,人生至此而知足。这何尝不是梦想?

当我们迎着春风,漫步在红砖小道,终于体会到村支书的良苦用心。

村村有本难念的经,何家田也不例外。老书记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件事。

“古树美化绿化”“三清三拆整治”“浅滩渔乐,天然泳场,户外烧烤”等等,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繁重的工作与艰苦的奋斗。为了“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美丽乡村理想,整治之路,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何家田村还有一个光荣身份,那就是革命老区。红军医院(173医院)曾辗转流动于这里的山山水水。而今,老区焕新颜,环境整治项目的实施吸引着不少有志之士回乡创业。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个。

早年的李先生在外打拼,买房置业,功成名就,遇到好时机,他回乡创办了“银田生态园”。

一栋依山而建的三层酒店,一个由老屋改造的时髦酒吧,一个古老的雕花祠堂。三者与周围的山林毫不违和地融在一起。自然与人文,乡村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结合得恰到好处。

酒吧因势而起,就地取才,角角落落布置得独具匠心,以乡村的名义和国际接轨。朋克格调的废轮胎和废酒瓶,怀旧格调的农村三大件之一——风柜,文艺格调的小秋千,森林格调的老木头茶台,清新格调的紫色巴西野牡丹,无一不让人惊喜。

每逢周末,许多来自东莞、博罗等游客携妻带儿来这里度假,享受远离都市的美景风情。无需面朝大海,无需黄金路段。深山老林,照样可以霓虹升起,弦乐飞歌,更多一份野趣随性。

当我问李先生,收入尚可否,他露出谦逊的微笑。不管创业开头有多难,相信天时地利人和不会辜负游子的一片心意。

春光无限美,创业精神嘉。期待下次重逢,何家田这个老区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邂逅上良民宿

 

倘若有一个地方,可以止住流浪,可以让爱生长,可以让心飞翔,那一定是上良。

作为乡村旅游的精品,它用立体的空间,真实的质感,综合的功能,丰富的内涵,贴心的服务,成就乡村民宿的典范。

上良民宿开创了村委村民与投资管理者合作双赢,共同奋斗,共同成功的模式,谱写了一曲经典的新农村之歌,并树立了确实可效仿的榜样。

民宿是上良的硬件载体,文化是上良的软件灵魂,当民宿与文化完美结合,诞生了新上良。

人生在世,无非衣食住行。上良在这方面可谓下足功夫,精益求精,体谅游客之心,思游客之所想,供游客之所需,始终追求的是完美理念。

这里的住体现在建筑美、客房美,使居住成为一种享受,而不仅仅是功能。

27栋整齐划一的新派风格三层别墅,洋溢着朝气蓬勃的现代气息。首层用于村民自住,二三层作为民宿服务游客。户与户之间用木质空中栈道连接,体现了邻里和谐、共同发展的理念,也让村民和游客分流到各自空间。空中栈道中间搭起休闲区用于各种主题体验,包括花艺、刺绣、汉服、腊染、陶艺等等,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也使功能多样化。

每栋民宿的客房风格不一,适合不同游客的品味需求。有森林主题、湖水主题、竹子主题等等。干净的卫生间、舒适的床褥、温馨的灯光、精致的摆件、考究的用具,使整个客房充满文艺、浪漫的格调。当客人置身其中,可以得到身心的舒缓与放松,没有陌生与隔阂,仿佛是从都市的家回到乡村的家。

这里的行,体现在环境美,既有人文环境,又有自然环境。

一间飘着松木芬芳的书屋以服务中心的身份与游客不期而遇。满墙整齐的书与精致的盆景相得益彰。或是一小盆可爱的多肉植物,或是陶瓶上插着风干的狗尾草,或是鹅卵石上飘着舒展的罗汉松。

几条整洁的小巷纵横于民宿间。别出心裁的盆栽点缀在路旁的角角落落。不一定是名贵花种,或是村野常见的香草。不一定是昂贵花盆,或是乡下猪栏的石臼。也不一定是观赏性植物,还可是一小畦菜园,种着熟悉的菜心,豌豆。

与民宿比邻而居的是风光旖旎的仙鹿湖。作为村民心中难抹的乡愁,仙鹿湖神圣地记录在上良的村史里。

清晨,仙鹿湖蕴含着显岗水库的优质水源,展开一幅烟波浩淼的写意中国画。一群白鹭掠过朦胧的水面,惊起一团美妙诗意。几撮绿水草在湖中柔柔地摆动身躯。一只等待主人的木舟悠闲地浮在湖面。

夜晚,美轮美奂的霓虹闪烁在静谧的夜空,或是时光隧道,或是桃花点点,都融进水里,化成一抹梦幻的光晕。

这里的食,体现在各种健康绿色的地道农家美食。纯正花生油烹饪的炒米粉,农家大婶制作的客家艾,当地竹子做的竹筒饭,传统石磨制作的豆腐,山上新鲜采摘的小青柑,古法酿制的客家黄酒。游客不仅可以品偿美食,还可以一一体验传统手工制作过程,追寻小时候外婆家的记忆。一个圆圆的艾,承载的是永远的亲情与乡愁,拉近的是我们与故乡的距离,慰籍的是游子漂泊的心。

上良民宿文化主要体现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民宿的管理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难能可贵的是,管理者和村民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完全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村民既是业主,也是雇员。管理者与村民亲如兄弟姐妹。

上良民宿的苏总一大早就来到3栋民宿吃早餐,大婶熟悉地捧上粥、粉、蕃薯,苏总亲切地嘘寒问暖。旁边的大姐(本村雇员),向苏总反映一些问题,苏总一边划动着手机,一边交代解决方法。整个场面温馨和谐,和拉家常一样。无论是苏总,还是村民,都可以看到他们的真诚、努力、信念。

上良民宿的现代文化还体现在各种主题拓展体验。

“博罗中小学研学体验基地”、“惠州市婚纱摄影基地”、“惠州市乡村振兴农民讲堂”等等招牌,无疑是对上良民宿的肯定与褒奖。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受到许多新人的青睐,他们把这里作为婚庆的场地。求婚仪式、拍婚纱照、婚宴等等一条龙完美无缺的服务,值得终生纪念。

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上良民宿打上全新烙印。

当夜色降临,民宿小巷中的路面,被灯光投影成阙阙诗句。

“潺泻寒月,晃漾照春梅。白鹭惊起处,鱼多见底回。”才遇梅尧臣,转角又见舒。“白鹭飞飞点碧塘。雨荷风卷绿罗裳。”

当游客徜徉在诗词长河中,两千年时光在身边恍惚飘过,有一种穿越历史之感。何不“欹雨笠,著云衣。”寻找“白水塘边白鹭飞,龙湫山下鲫鱼肥。”

农耕文化是上良民宿文化中的一大亮点。村中一座“文化礼堂”以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了上良的村史、民俗活动、农具家具等等,生动再现了上良的过去和现在。

一面直径达1米,长度达2米的牛皮大鼓,那洪亮浑厚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上良村民的雄起,为奔小康努力拼搏的力量。几个竹制斗笠、箩筐、凉帽、鱼笼,再现了村民勤劳朴素的美好品格。锈迹斑斑的铁钯、铁犁更是让人感受到村民在过去岁月的艰苦奋斗。

装满鲜花与诗意的上良村,在山水环抱中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共存,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万物之间建立起一份毫无缝隙的默契与信任,成为当之无愧的善良之乡。

倘若我的心湖浮着一叶扁舟, 那一定承载着我对上良的祝福与问候。

 

水文化,大事业

 

“水中贵族——百岁山”这是一条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当中的百岁山就位于横河镇郭前村。

上善若水,郭前村走的正是一条水文化,大事业的道路。

许多年前,作为显岗水库移民的郭前村,地少、人穷,在横河镇排名倒数。发展、脱贫成为困挠村干部赖书记的首要难题。当其他前沿乡镇,经济发展得热火朝天,人民生活水平突飞猛进之时,赖书记婉拒了许多项目。不是不想发展,而是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作为闻名遐迩的长寿之乡,村民已在这个罗浮山腹地栖息繁衍了六百多年。在祖祖辈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古老理念下,村民过得与世无争,人寿年丰。

驱车行驶在弯弯的小路上,常见到,绿林密布的山脚下,村落人家若隐若现。头发花白的老人坐着小木凳,在门口悠然自得地晒太阳,拉家常。看到陌生人,也只是善意地凝望,像显岗水库一样波澜不惊。外界繁华也好,喧嚣也好,只眷恋这方水土。

年轻人可不这么想,要过灯红酒绿的好日子,而不仅仅是青山绿水,还要小车洋楼,物质丰厚。他们许多人选择外出谋生。

留不住新生力量,也找不到合适项目,哪怕暂时得不到发展,赖书记也要守住祖先的绿水青山。他绝不让一丝污染,侵袭郭前的山山水水。这是底线,也是原则,毫不改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转机发生在2002年。

在招商引资大会上,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的郭前村受到深圳某水企的青睐。在各项苛刻的标准评估下,郭前村脱颖而出。某水企在祖国大地苦苦寻访多年后,最终确定郭前百岁山为水资源生产基地。

郭前村南面与显岗水库这个巨大的湿地相连,北面为罗浮山向东缓伸山脉。那里林海馨波,古木苍天,四季葱茏,百里无烟。其腹地有一处秀丽绝伦的山峰,方圆几里之内居住的村民大多年岁过百并依然精神矍铄,因此当地人称此峰为百岁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人正是由于长期饮用该地的清水,因此心情舒畅、耳聪目明过百岁依然神采奕奕。百岁山水源地出自山间谷地涧屿,且该地带是人迹罕至、鸟兽绝经的处女地,因此水质纯净、甘冽。由于人人长寿,精神和美,生活幸福,因此在当地形成了一种“长寿文化”。这种由水文化衍生的长寿文化,完全契合了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与养生理念。

项目落户后,征地、拆迁、安置、楼房改造等等问题接踵而来,考验着赖书记的耐心和智慧。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赖书记知难而上,在政府深度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带领村委班子和广大村民,走上了一条筚路蓝缕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从此,市面多了一款优质天然矿泉水品牌。郭前的长寿之水,长寿文化,造就了“水中贵族——百岁山”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为郭前村民的幸福指数带来质的飞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今,昔日的穷山沟已蜕变成美丽的生态农村。村民住上了新房子,妇女跳起了广场舞,老人们在小公园摆弄着健身器材。年轻人再也不用离乡别井外出谋生,就在家门口的水企上班,每月有四千元的工资收入。一家三代,男女老少,其乐融融。

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在言谈之中,赖书记发自内心地感激老党员。是老党员艰苦奋斗的作风,严谨服从的党性原则,在新农村建设中起了不可替代的表率作用。活在当下的我们,理应感激有品质,有担当的基层干部,理应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407689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