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那树那鸟那传说
作者:曾速(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3-07-09 11:21:08
 

如果您要找一个静谧的去处,不需要有周庄、香格里拉那样的名气,却要有着同样缓慢的节奏,既不遥远、也不昂贵,可别急,博罗就有这样一个所在,那就是合竹洲。

由龙溪镇转南,往苏村方向八九公里,有一道笔直而绵长的大堤,大堤尽头、东江岸边,就是合竹洲。

这合竹洲的来历很有意思。它的上游苏村有户人家,女儿刚刚成年。那天,妇人带着女儿砍柴。砍好后,就和村里的后生们在江边巨石上休息,当时东江正发着大水,浪打巨石,飞花溅玉,很是凶险。妇人也是心血来潮,对着砍柴的后生说:“你们当中,谁能从这块石头上跳下去,我就把女儿许给他。”话音未落,一个姓涂的后生腾地从几丈高的巨石上跳下,然后又像浪里白条一样在滚滚江水中畅游起来。妇人既惊讶敬佩又有点后悔:不知道回家后,该如何跟老公开口。

第二天,后生仔真的来少女家提亲了。老头子这才知道,不禁勃然大怒,但终究妇人有言在先,倒也不敢过于赖账,想起这件事是以玩笑开始,何不也以玩笑了结?于是叫这后生砍下一段竹子,剖成两半,然后带着众人来到江边那巨石上,向东江投下一片竹子,过了一会儿,又投下另一片竹子,老头子发誓说:“如果两片竹子合二为一,我就把女儿嫁给你,不然的话,这事休得再提!”

但见风起浪涌,两片竹子在水中打着转儿,顺流而去,大家跟着竹子往下游走。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两片竹子漂到沙洲边,竟然合二为一,成为完整的一体。

看来,这是天意!老头子至此也眉开眼笑,不再阻栏。两片竹子、一片沙洲,成就了一桩美满的姻缘。后来,人们就给这片沙洲取名为“合竹洲”,还在那巨石上刻了一首诗:“合竹有缘洲畔合,野花无主石边开;人生匹配皆前定,何用溪中叶作媒?”

如今的苏村,满眼都是青青的翠竹,合竹洲上,涂姓人家在代代繁衍,《博罗县志》上这个浪漫的、带点乡野气息的故事,看来是真的了。

这故事对我很有吸引力,但我来合竹洲,还与文联张根老师有关。若干年前,他就告诉我:龙溪有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岛上树木葱茏,白鹭成群。据说,人们捡鸟蛋,得用筐子装……从此,我就希望有那么一天,撑一支长篙,穿过清清的东江,在这个浪漫而美丽的小岛,看合竹洲头白鹭飞。

第一次去合竹洲,却发现小岛与江岸,已连成一体。虽没看到鸟蛋遍地的盛景,但在洲外的沙滩上,一条小河的入江口,还是看到了群鹭翻飞,从小河口飘出,渐渐进入广阔的江面,融进蓝天白云的美景,在清江绿草的背景下,那真是一幅绝妙的好画。

第二次去合竹洲,是湿漉漉的春天,雾气迷蒙。站在苏村的大堤上北望,依稀看见挺拔的水杉矗立水中,水杉后面,不知名的树木郁郁葱葱,也听得见喧闹的鸟鸣;渐渐地,云消雾散了,便看到几十只,不,上百只白头翁在追逐、嬉戏,在震耳欲聋地喧闹,完全无视我的存在,好像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在合竹洲漫步,也是在鸟群中穿行,在静谧的绿海中航行。

这合竹洲并不大,东西南北,风景各异。西部多杂树,也有成片的木棉。正是春天,木棉树花红灼灼,如云霞在燃烧。成群的相思鸟在枝头跳跃、啼啭,在吮吸着木棉的花蜜,其它鸟儿也来客串、欢叫,热闹非凡。

合竹洲中部,绿树成荫,以榕树、杨桃居多,不少大树树龄上百,粗可合抱。林中多的是斑鸠、鹩哥,欢叫声声;毛鸡则在枝桠间无声地滑翔,将鲜红的身影留给赞叹的人们。林中空地上是一个土地庙,门联简单而有趣:“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将土地爷两口儿,完全人性化了。

东边,是一望无际、碧绿的香蕉林,绵延到宽阔的江岸。成群的白鹭或站在蕉树上,如绿海中片片白帆;或站在东江边,如哲学家在凝神静思,如渔翁伸长脖子在钓鱼。

没有人声,没有犬吠。打破合竹洲静谧的,往往是啁啾的鸟鸣。江风习习,绿树幽幽,如果您在这里游玩,定会觉得时间的脚步,特别轻,也特别慢,让您直想流连、再流连……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