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是轻松自在的时光,总要到外面散散步。有了一份闲适的心情,看什么都顺眼,因而发现了和谐景象原来无处不在啊。小区里那家卖包点的小店生意好极了,它的位置是那么恰到好处,加之物美价廉,傍晚和早晨顾客总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只消花三两元钱就可以吃得有营养又饱腹,茶叶蛋、粽子、豆浆、玉米、红暑、各种馅料不同的包子、还有香喷喷的油炸类食物……生意太好,店里那个女人,手脚不停,满脸汗珠缀在她饱满鼓胀而白晰的脸上,生意很好,心情也就很好,她总是满脸笑意,觉得她是多么像一个包子啊——掀开蒸笼,热气腾腾中,包子湿漉漉地,笑裂了嘴!这么胖胖的喜兴的女人站在那里,不就是一个活广告吗?引得人们非尝一口不可似地向她围拢过去。我认为,凡是搭配和谐的事物,就是相生相旺的。这个女人,她跟这间贴着白色瓷砖的小店,跟这些美味的有白有红有黄的食物在一起,是那么相宜,让我觉得,她就是一个最标准的卖包点的女人的样子。如果换上一个黑瘦女人,总觉得这种红火场面会随这个包子般的女人一起离去。我很满意小区里有这么一家包点店,很满意店里站着这么一个女人卖包子,看上去真和谐。我更满意小区里还有许许多多像她一样的豆腐女人、青菜女人、水果女人……如果没有他们酿造的这份浓浓人间烟火气,再漂亮的居住区也不过像个缺乏温度的冰美人,缺乏人间温暖和谐的味道。
只要出去散步,我都会走进那家旗袍店,因为我喜欢旗袍,那位熟悉的店员总是微笑着迎上来,给我介绍新到的款式。跟面包女人异曲同工,这位店员与她的卖品也是那么相适相宜,她身材纤秀,皮肤白晰,面宠姣好,气质文雅,言谈举止温文尔雅,那份雅致端庄与那些古典美的服装是那么气味相投,她的不俗气质使她这一间店与其他时装店无形中有了分别,使顾客们不由怀着一份欣赏和庄重走向这些别有韵味的服饰。如果换了一个粗俗的店员,顾客的感觉一定大为不同了,许多脚步会改变方向,我也欣赏不到那个喜剧画面了:一个牛高马大的大姐,死命把自己肥硕的身躯往那精巧的旗袍里套,好不容易把衣服套上了,非常失望地发现不好看,又懊丧地费九牛二虎之力脱了下来,她那个穿上脱下的艰难过程让我这个旁观者看得浑身冒汗。都是因为这位店员身上所着的本店货品效果太好才诱使这位大姐不顾一切地尝试。店员跟她的货品也真是太和谐相配了。 稍一留心,就会发现,我们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和谐,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罢了。发现了这两个跟她们的职业形象极为和谐相配的
女子后,我再看看从事其他行当的人,发现其实许多人都是形象与职业颇为相符的。人们面对一个陌生人,猜测对方的职业总有几成准确。是不是上帝把人派到人间,早就安排好他们的任务呢?
而如果一个人适合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那我们就生活在一个理想的和谐世界了。心向往之。
最后,想起我的表妹们中最为聪慧的那一个,很小的时候,就说过我:怎么你这个人看起来什么也不像呢?不像工人,不像农民,不像服务员,不像老师……哈,现在想起来,表妹真是独具慧眼,也许因为在人生中我总是习惯于做一个旁观者,也许在人生的
舞台上我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我的角色,所以怎么看都“不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