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东雄郡 红色惠东(规格132×90Cm ) 林国扬画
惠东是梁化旧邦、岭东雄郡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惠州市志》记载:“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在缚娄人居住地置傅罗县,隶南海郡,县治在梁化屯(今惠东县梁化镇)”“公元503年(南梁天监二年),析南海、东官两郡地置梁化郡,设治所于梁化,辖欣乐、博罗、龙川、河源、雷乡等5县。博罗县治从梁化迁至浮碇岗西麓(今罗阳东侧葫芦岭)”。表明今惠东梁化是古代缚娄人聚居的中心,并在之后成为傅罗县(后改博罗县)、梁化郡建制的治所和行政中心,历经800年的县郡历史,雄踞岭东。
惠东又是东江红都的诞生地,境内的高潭被誉为“广东的井冈山”,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惠东人民掀起农运高潮,英勇投入武装斗争,在高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诞生了全国有名的“东江红都”,创建了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惠东儿女踊跃参加东江纵队,建立了稔平半岛抗日根据地。东纵北撤后,惠东人民重建自卫武装,并在安墩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开辟了粤赣湘边区数十个县镇解放区,建立了边区各级人民政府,为支援和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彭湃、周恩来、叶剑英、徐向前、恽代英、阮啸仙、曾生、尹林平、古大存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前辈,曾到惠东点燃革命火种,领导革命斗争,在岭东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惠东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县,老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75%以上。这块红色的土地 ,在历次革命斗争中,3000余名革命仁人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留下了160余处革命史迹(含旧址遗址、纪念碑、纪念场馆及著名革命先辈故居等),分布在惠东广阔的山海之间。
最近,深圳著名画家林国扬(国际事务国务院宾礼特供艺术画家、深圳市山谷书画院名誉院长和艺术总监),在原创作了国画精品《岭东雄郡 山海惠东》基础上,再次完成国画力作《岭东雄郡 红色惠东》。画中从高潭苏区、红都中洞、到多祝、宝口、平山百丘田、梁化谢洞、白花苏峰、稔山雁湖等老区,从稔平半岛抗日根据地到安墩边纵诞生地,从县城南湖公园到港口小星山、黄埠竹篙岭等,代表众多革命史迹的标志性纪念风物,掩映在绿水青山中,让昔日的岭东名郡,在灿烂的红色光辉沐浴下更加壮丽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