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惠州桥东的白鹤峰小史
作者:刘汉新(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20-03-31 15:20:08

 

惠州桥东元代以前叫水东,明清时候叫东平,水东有一孤峰,又叫葫芦峰,隋朝南面山脚下建有归善县署。唐代在此峰建有白鹤道观,因有白鹤观,后人叫此峰为白鹤峰。白鹤观有古井,观前有娱江亭,观旁有慈云寺等古庵、古庙。

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被贬为宁远军度副使惠州安置的苏轼,买下原白鹤观旧基,建造房屋,雇人清凿白鹤观已废塞的古井。房屋建好二个月后,再贬至琼州别驾昌代军安置,元符三年(1100年)大赦,复任朝奉郎,次年北归途中卒于常州。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各地建苏文忠公祠纪念。惠州白鹤峰的东坡故居也被改为苏文忠公祠,从此白鹤峰名扬天下。

明代万历年修归善县东平城,城在白鹤峰北面山脚。清代咸丰四年广东“天地会”反清起义,归善县东平人翟火姑、三栋沙澳何亚璜起义,率军攻打归善县城和惠州府城,守城官兵不多,兵勇拼死抵抗,法师设坛作法,请各路神仙显灵助战。咸丰六年,知府将此事上奏清廷,得旨敕封各路神仙,敕封元朝惠州的谭得为“襄济”,明朝王守仁为“康济”。同年,在白鹤峰西南方向修建谭仙祠、王文成公祠等。王文成公祠牌匾由惠州桃子园人时任大鹏协副将的张玉堂书写。

白鹤峰西面,清乾隆年间建有东坡亭,有棵几百年的古木棉,古木棉边有白鹤峰山门,直下古道两边有翟夫子舍、林行婆沽酒处,沽酒处下有一古井,井边建有翟贤坊,坊前是归善县城北门,出娱江门直到东江边钓矶石。

白鹤峰南面,宋时有牙墙,红沙岩石道路直下是归善县署。入署有官舍,有二堂、正堂。正堂两边有两棵几百年的古榕(1951年建粮仓砍了一棵),榕树两边有甬道、书吏房,树前有牌坊、仪门、大门,大门两边刻有“双狮戏球”的红沙岩抱鼓石,出大门有两石狮,石狮左右两边有申明亭、旌善亭。门前有照墙,墙前是塔仔湖塘,塘对面是印山,印山出水门仔到西枝江,县署两边有围墙,左叫箭道墙,右内有厨堂、望楼、收容所。

白鹤峰东面,山下是归善县署官舍,有明代古井,井向前通向东江古码头,有明代至清代光绪年间的古城墙,到县学宫至嘉寺。

白鹤峰北面,山脚下出娱江门到钓矶石,至东江。

 

白鹤峰   刘仑绘.jpg

白鹤峰 刘仑绘

 

【东江紫砂堆彩】惠州白鹤峰〉,刘汉新制作.jpg

(东江紫砂堆彩)惠州白鹤峰,刘汉新制作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