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走访大山深处的南坑村火烧窑茶场
作者:王国光(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09-13 15:29:27

中秋前夕,我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20多名会员一起,乘坐中型客巴到惠东县宝口镇南坑村火烧窑茶场采风。

车在路上,带团的邹永祥主席是个知识渊博的地方文史、民俗专家,他不时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惠州茶文化的历史知识。我们了解到,历史上的惠州府,曾管辖的地方很阔大,连今天已经分出去的河源、海陆丰、兴宁等地都曾在它的辖区之内。

惠州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茶文化方面,1600年前,惠州已有茶出产。据东晋裴渊《广州记》记,“酉平县出皋卢,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揭示了隶属惠州的“酉平县”出产“皋卢”(苦茶)的史实。葛洪在罗浮山修炼时,在其《抱朴子》一书就有关于他的从祖葛玄垦植茶园的记载;《晋书·艺术列传》又说单道开在罗浮山修行时,“不畏寒暑,常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荼苏而已”。说明惠州惠州饮茶的历史,比唐代陆羽撰写《茶经》还要早400年。到唐代,惠州种、饮茶已相当普及。唐元和四年(809)李翱知循州,其《解惑》记,王野人居罗浮,“积十年,及构草堂,植茶成园,犁山田三十亩以供食”。唐人《封氏闻见记》说,“到处煮炊,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到了宋代,饮茶成为普遍的一种生活习俗,并上升为斗茶——一项陶治性情和展现人格修养的饮食艺术。苏轼《书卓锡泉》记,“岭外惟惠人喜斗茶”。在苏轼不久之后到惠的唐庚,则在《斗茶记》记述了他本人在李氏山园易庵以龙泉水与几位惠州人斗茶的情形,还写了因应惠州饮茶之需用,外地茶商纷纷前来做茶叶生意——“茶随东客到,药附广船归”。茶风之盛,于此可见。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乡村民野不需说了,人们共见所知的是惠州老城,沿江城段及西湖沿边连搭成带状的茶楼(寮),往来的茶客在此集聚,临风把饮,谈笑古今,其乐、其胜令人回想无穷。总的说,惠州茶饮文化之风,始见于晋,兴于唐,盛于宋,并自宋后,经元、明、清、民国入当朝,一直兴盛沿袭并融入官府、士族、百姓人家,成为惠州醇厚的重要民俗之一。

客巴进入惠东山区,上午十时许经白盆珠水库路段,看到翡翠般的湖水拥抱碧螺般的小山,以及白云在湖里的投影,梦幻仙境似的,大家欢呼了起来。尽管这到目的地的直距已不远,但弯曲的山路实距行起来还是需很多时间的。带团的领导真体贴文艺家们的心情,叫司机将车小停,让大家下车赶紧拍照,留下那美好的记忆。邹主席不忘点拨大家:茶是植物中的精灵,它对一块地方的忠诚度,实则是对一方水土生态的肯定,只有优美的生态与水土,才能孕育出好茶、泡出清绿透亮苦后回甘香醇鲜爽的茶水。有道是,好山好水出好茶。

宝口镇,位于惠东县东北部,西枝江上游,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是惠东的产茶名镇,仙人茶、兴家茶和火烧窑茶等绿茶远近闻名,香飘惠东县内外。我们此行要走访的目的地是南坑村民小组火烧窑茶场,它在乌禽嶂下、莲花山脉皱褶间,属联和村管辖。客巴进入该村地域了,开始在弯曲水泥村道蹒跚而上。至海拔近500米的半山腰,望得见山间的梯田,种着稻谷;几个山岭被当地人因地制宜,将茶场辟为梯田形式,一层又一层的茶田螺旋般往上蔓延;山谷高处,不时座落几间民屋;远处是云遮雾绕、海拔950米的双兴嶂,树木葱郁——好一幅美丽的白云深处的大山茶园图!

到了,客巴在山腰间的三座大屋前面场地停下,会员们纷纭下车,开始了参观、拍摄、采访相关的采风活动。

这三间大屋,是重修过的清代风格建筑,既是此地主人的祖屋(宗祠)及配套用房,又是茶叶的主要加工场所。我采访了一位名叫蓝文珍的老者,他是惠东宝溪口茶叶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销,外貌六十开外(实际年龄已七十八岁),神采奕奕,体格粗健,言谈声朗。他说,南坑村是蓝姓人家,是少数民族中的畲族。开基祖在清雍正年间,从当时的惠州府兴宁县迁来定居,至今近有三百年,现村人口已达五百多人。此地山清水秀,土质优良,水源优质充足,气候宜物,所种绿茶都在海拔四五百米以上,属于高山云雾茶,纯天然、无污染,深受茶客喜欢,销路广,故历代相继以种产茶叶为主要谋生方式。上世纪50年代,广东省农业厅和广东省茶叶公司派技术人员来火烧窑取样,对火烧窑茶的评价是“非常好”。然而,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 “以粮为纲”导致茶业荒废。那时虽然村上也有人种茶,但只作为副业,自产自销,有时候连自家都不够喝。

本世纪初,村人去潮州凤凰山参观蓝氏宗亲经营的茶场,对方经营有道,勾起了村民对本村茶业曾经的辉煌记忆,燃起了重振茶业的雄心。于是整修了40多亩茶地,并开始引种新的茶叶品种,并注册了绿茶品牌和成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茶业生产逐步走上正轨,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上午十一时,挎一口茶篓,戴一顶竹笠,会员们随茶农到双兴山头采摘嫩绿的茶芽。晴秋近午,在它处想必是天蓝阳灿了,然而这里地处高山,阴晴交替,依然雾气氤氲,偶尔还有一、二滴带着凉意的雨点飘洒在人的脸上。体验种茶人家的劳作,体会摘收茶叶的乐趣,观赏美丽如画的茶园山境,蛮有诗意的,直惹得文艺家们喜笑颜开,相机、手机也拍个不停。

年过六旬的茶农蓝强边采茶边告诉大家,这山头种茶有300年历史了,山腰种的是新茶林,这里都是老茶树,茶品档次数它最高了。这里种茶用的都是农家肥,从不使用化肥、激素。按他的指引,同行们还特地观看存放在山上的一些农家肥料,并找到上百年的老茶树——它们的主干大都因年长枯死而被砍掉,旁侧逸长着新枝,似乎向人们证明它的历史,显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和神秘的魅力。

回到老屋,茶农蓝强和族人依序向民协会员们演示了茶叶加工的主要流程:萎凋(将采摘的原鲜茶叶放在竹窝兰内,在日光下将附叶面的水雾晒干,即收放屋厅内凉热)——杀青(将萎凋后的茶叶倒入铁锅中翻炒,直至茶叶色彩变暗和变灰白。)——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用手反复揉搓、捻捏,使叶片变轻、成条、体积变小及茶香溢于叶表)——炒青(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锅炉内热炒,凉炒三遍,即炒二青、三青,消除苦涩味,使茶叶变香醇)——成品包装。

茶农还介绍说,这里加工茶叶过去一直都是人工炒制,现在为节省劳力,减轻茶农的辛苦,在一些环节,适当采用部分机器,但必以不影响茶品质量为前提。整个炒制过程仍是以人工为主。因为相比机器炒茶,人工炒制的茶叶一般都较完整、鲜亮,口感比较清纯,品质较有保证。

我们还在老屋一边品茗茶制工场刚出的成品,一边听茶农介绍有关村中饮茶的习俗和传说,可谓口齿品留新茶的甘冽、清芳,耳增妙趣奇闻,身心两悦。

这里的每一个优级的茶种,都有它美好的传说和故事。比如仙人茶,传说是一千五百多年前葛洪仙师所亲手栽种。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天,有一农家的牛得了怪病,肚腹肿胀,牛眼神呆,行走无力,气息奄奄。牛是农家宝,眼看牛不行了,这农家老少上下,个个唉声叹气,忧心如焚。就在这时,有一位穿着麻衣的老人走来对农家的掌牛仔(放年娃)说,在山南坡地石缝处长有一种茶树,你去把它的叶子摘来,泡水让牛饮,或许这头牛啊,就无事了。掌牛仔起初不以为然,但他转而回想一下,他平时放牛时,常到那寻摘捻果、酸梅之类野果充饥解渴的,确也见这些小树,只是不知它名什么和有什么作用的。不是有“死马当活马医”的说法吗,我就信他一回,来个“死牛当活牛医”了!掌牛仔遵从麻衣老人说的做了。真神奇,这病牛一喝人们灌入的茶水,粪尿齐通,肚腹肿胀症状消失了,牛眼有神了,气力也慢慢恢复了!那家子们的欣喜啊,就不须细说了。

过了不久,人们才知道,那个麻衣老人就是葛洪仙人,他种的那些茶不但能治人畜之病,常饮还能生津解渴、消滞,调节机理、怡神健体、延年益寿,好处还多着呢!于是,人们从那以后,广种茶树,兴茶饮,代代相沿,并特地将这种称名为“仙人茶”,以表对葛洪仙人的记念和崇敬。

南坑村的蓝家族人在庙宇祭拜的神位就有葛洪仙人,尊葛洪为茶仙。家家都有饮茶的习俗,既以茶饮招待客人,其自家人也将茶饮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环节。比如在抚养小儿方面,婴儿三朝(出生第三天),喂以茶水,可帮助婴儿消除对初到人世的惊恐,是为定惊;十二朝,喂以茶水,可化解从娘胎带来一些病毒,是为解胎毒。还有更多的特异的习俗,有待我们去了解采集呢。

据蓝文珍总经销介绍,目前,火烧窑茶场有茶田面积三百多亩,品种多样,有金萱、八仙、蜜兰香、黄金贵、白叶单松、水仙、客家小叶种、乌龙、仙人茶等,茶叶年产达1750公斤。茶的价格卖得不错,好的茶品可以卖到800至1000元一市斤,普通品种的绿茶平均卖到200至400元一市斤。由于盛名在外,近几年复苏的火烧窑茶一直成为抢手货,很多外地有名气的茶庄也不辞山高路遥,纷纷前来拿货。

另外,蓝家族人也向我们通报了最新的消息,他们宝溪口火烧窑高山云雾茶在上月举行的惠州地区茶业行业的“斗茶”竞赛中,已获惠州金奖。目前,正向有关部门申报“广东省十大名茶”。我们既为他们茶业兴隆而高兴,也为惠州悠久的茶文化能在今天经济发展大潮中传承发展而欣慰。

结束采访,离开南坑村火烧窑茶场已是下午二时多。坐在车上,望着渐而远去的美丽茶山,再细细看看手中蓝总留给我的一张名片,里面的题字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正面—— “三百年老字号、惠东县稀有特产‘火烧窑高山云雾茶’。

背面——“高山云雾出好茶、山青水秀好茶味、无污无染纯天然、覆盖东江一品茶”。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