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闲话橄榄树
作者:林丽华(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11-09 22:47:04

闲话橄榄园

金秋十月,艳阳高照。这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随着市民协的采风队伍来到博罗。

采风是一种最放松的活动,人一放松,心情就好。罗浮山下尽秋风,我们在这里快乐地享受博罗的田园风光,享受采风的愉悦。博罗,它展现给我们的景色是那么的美丽,自然风光是那么的诱人。我们看到,博罗柏塘茶园、橄榄园、、怡情谷、博罗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博罗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旅游基地等,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那么的兴旺。不知怎的,我的脑子里竟冒出许多“话”来,也就想说些什么,也就想把自己所看、所听、所思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放肆地侃一侃。

参观了有名的博罗柏塘茶乡,我们走进了柏塘的橄榄园。哇!涌入我们眼帘的,简直是一幅宏图,橄榄树,高高的、壮壮的,一大片啊!把我们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我抬起头,眯起眼睛望着那通向云端的树梢,太阳的光辉透过密密的、翠绿的橄榄林的空隙直直地射下来,让翠绿的橄榄园添上无数条金光灿灿的“金竹竿”,绿的橄榄树、黄的日光,和民协会员的笑脸相映交辉,这是一幕多么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啊!我连忙掏出照相机,拍拍拍的就把这一幕永远留住了。

我们望着这参天的橄榄树,真是岁月悠悠,天长地久啊,它要吸进多少日夜精华,才长成这麽大啊!在这个偌大的橄榄园里,每棵橄榄树都似一个大家庭,由每颗橄榄树分出许多枝杈,似母亲生出的儿子,儿子长大了,就要开枝散叶,各自向外发展,向外散出。分出的枝杈的树茎都有海碗般粗大,一木足可以成林矣。此时,已是初冬季节,橄榄的收成已是七七八八的进入尾声了,只有个别仍在收摘。远见一棵高大、杈多的树上,站着一个“鸟人”。从我拍出来的照片看,人在橄榄园中,显得是这么的渺小,就如一只小鸟企在一棵高高的树丫上。“鸟人”手里拿着一条长长的竹篙,眼望高处的树枝,用竹篙奋力地拍打着,紫色的橄榄不时落满一地,树叶也洒满一地。至此,我才知道,我儿时经常唱的那首:“企高高打榄仔,企矮矮摘李仔”的童谣,正是出自这里。“打榄仔”的橄榄,不是摘的,而是真的站在树上用竹篙打下来的,因为榄树太高,摘比较费时,因此用竹篙来拍打。

众所周知,橄榄树结的果就是橄榄,又名青果,也有人称“天堂之果”。俗语云“桃三李四橄榄七”,说的是橄榄从栽培到挂果需七年时间。可见橄榄果历经了七年的风霜雨雪,方修成正果,于是橄榄便有了“天堂之果”的美誉,受人们青睐,人们企盼生活也像橄榄子一样,先苦后甜,苦难过后,就能拥有幸福、快乐!

 

民俗的橄榄树

橄榄,初食酸涩苦感,久嚼后味转清甜,满口生津,余味无穷。

在惠州一带,在我的印象中民间都喜欢橄榄。制成干品的橄榄多半作为小吃,用在春节的茶几上,用在喜宴的餐桌上。在办喜事如娶媳妇时,人们边喜滋滋地嚼着甘甜的橄榄晡,边说着 “恭喜!早日揽(榄)仔”的吉言;如某家有人结婚了,新郎家首先得铺床,在新婚的床上放上橄榄,或叫小男童往新床里滚一滚,或在新被子底下放上榄仔,让新娘一坐上床就摸得到橄榄,愿望是新婚夫妻结婚后要生儿子。接新娘前,男家择吉日,请夫妻齐全又多子有女的人来铺眠床,在床上放些竹柏、大吉、橄榄仔、花生、莲子等吉祥物品,边铺眠床边念(唱):“打好龙床添锦被,满堂君子笑眯眯,席是广东咸水草,被是蚕蛾肚内丝,床是山中多籽树,胜过广东郭子仪。”

今天,我还看到了我儿时见过的怪东西“榄角”的真实面目:原来榄角是紫橄榄制成的。上世纪60年代,群众生活困难,经常是番薯送粥,家里的大人偶尔买半斤榄角回来,都被当成稀罕物,拿出几个放小盘装,余下放在菜篮子吊起高高,留着慢慢吃。榄角的皮是深葛色的,肉是紫红的,味道是咸的。但我闻了感到难受,那味道怪怪的,令人作呕。可是大人硬说这是好东西,非要哄着我们这些孩子用它来送白粥不可。我宁愿吃白粥也不吃这怪味东西,弟弟妹妹见我不吃,他们也不吃。大人说,嗯,这些孩子怎么这么傻啊,这么好吃的东西都不吃。我们怎么也不明白:这个怪东西这么个怪味,有什么好吃呢?怎么能吃啊?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个“怪东西”就是橄榄做成的,而且还真是个好东西呢,它是健康食品。

据说, 橄榄树是公元前三千多年在希腊克里特岛开始种植的,流传于地中海周边国家,后来在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大面积栽培。橄榄树是古希腊的神圣之物,象征和平、勇敢、胜利。在古代奥运会或现代奥运会,赛场上的勇士们为了荣誉而拼搏,戴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环是运动员胜利者可以获得的最高荣誉。

我国大量种植橄榄树大约在何时,我确实没那么多的时间去考究,但听说是从原苏联、阿尔巴尼亚引种,并在南方各省广泛栽种,广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种有橄榄树。在惠州一带,民间都把榄树当吉祥物,橄榄树更是平安、和谐的代言。

橄榄树全身是宝,橄榄树是以“高产、优质、高效益”为特征的世界名贵优质木本油料树种,它耐旱,耐寒,是生长能力很强的长寿树种。橄榄枝叶茂密,可作庭荫树、行道树或观果树。橄榄花小呈黄白色,略有香气,橄榄果食用、药用皆宜,可提炼橄榄油,可制作罐头和蜜饯等食品。橄榄树根,可以通气健骨,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肩周炎、腰椎间盆突出有不错的效果。记得上世纪60年代,在惠东平山老街,有一位头戴榄角帽的老头,我们一帮孩子老爱逗弄他,称他为“榄角先生”。“榄角先生”一来摆地摊,我们就凑上去,用白话学着他的口气说:“罗浮山橄榄枝,有根有尾,治骨质增生、腰椎间盘增生……“榄角先生”望着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真是感到非常后悔,因为那时我们还不懂他的难处,我们就知道好玩。

橄榄油不但是健康的食用油,还是很好的护肤品,之前有人说过,但我不太相信。去年我到上海探儿子,在菜市场买菜,有一位美丽的老太太吸引了我,让我不得不认真观察起她来。表面看她虽然有很多白发,但脸色是光鲜的,嫩白的,没有皱纹的。我忍不住与她交流起来,还问她有没有60岁。她说她已经78岁了。我“啊”地惊叫起来。便问她吃什么啊怎么这么好看啊?她说也没吃什么啊,倒是长期用橄榄油擦脸。我惊叹不已,回来后,我立即停掉了用了三十几年的护肤品oyly“玉兰油”,改用橄榄油。

 

酸涩的橄榄树

大家兴高采烈地无拘无束地在橄榄树下唱歌、嬉戏、合影,然后各自找地方小休,主要是照顾那些挂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

我在一棵橄榄树底下坐下来,自顾地拿出手机,放了几首下载音乐愉悦自己。我特意搜索那首《橄榄树》,在橄榄园听《橄榄树》,别有一番感受。演唱者的歌声淡淡的,悠悠的,像挂在橄榄细枝上的纸鹞,飘啊飘啊,摇曳出千般风情。我好像看到在沙漠中流浪的作家三毛,她的凄迷、怅惘、憧憬和向往,都融在歌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三毛写的歌词遥远深邃,沧桑空灵,是离愁别意,是苍凉无奈,是遥远天边一个孤单的影子?我的思绪随着歌声慢慢飘来一朵淡淡的愁云,云在风中伤透了心,云也为三毛而哭泣:“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这首曾风靡一时的《橄榄树》,我不知听过多少遍了,也KALA了无数次,了解三毛以后的今天,听后似乎更加觉得三毛的凄凉和无助,她梦中的橄榄树为何枯萎凋零?假如,三毛退一步,或找个人来倾诉一下,悲剧或许不会发生。俗语说“好死不如赖活”, 她父母赐她宝贵的生命,不好好地享受人生,反而弃生命而去。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每个人的活法也不同。

其实,我认为,三毛的《橄榄树》“流浪”,全部包含了三毛的爱,三毛的命运,三毛的凄凉。三毛为什么好好的大学老师不当而情愿辞职去流浪?三毛一生,情路坎坷。1970年,她从西班牙留学回到台湾,在台湾某大学任教,找到心上人正准备结婚,后因未婚夫猝逝而婚没结成,她在哀痛之余又回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西班牙后生荷西重逢。在喜结连理之后,刚刚品尝到爱情橄榄的甜蜜,又迎来乐极生悲的悲剧,1979年,她和荷西在一次打鱼潜水中,荷西溺水死亡,使三毛再度失去真爱,从此梦中的橄榄树,枯萎凋零。后来想再重新寻找真爱又不如愿。接踵的打击,年到50的三毛,身边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她觉得在这个人间,有什么值得留恋呢?因此,她辞去大学讲师,又在外国流浪了两年,直到1981年才回到台湾,之后一直未婚。她一度无从把握爱的橄榄枝,凡夫俗子又难以入眼。据说,她后来爱上西部歌王王洛宾,还是没被他接受。像三毛这样的才女,还有什么让她牵挂的呢?

也有传说,三毛的人生也不是为了爱情而放弃生命,传说早在她39岁时就曾因为自己健康原因而辞去台湾文化大学教师职务,只以写作与演讲为生活重心。至于得了什么病,各种媒体一直讳莫如深。但根据后来医生所述,应当为子宫肌瘤。三毛不愿意死在医院里,或者躺在病床上等到骨瘦如柴再死,留下欠美的形象,于是,她选择了上吊,用她穿着流浪的丝袜结束了她那依然丰腴的生命,她曾穿着它们走遍万里,如今让它们来完成最后的“送终”使命,她认为这是一个幸福的归宿。三毛最终像梁山伯祝英台一样化成蝴蝶飞走了,真是生也浪漫,死也浪漫。按三毛的意思,自己走了,原本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自己,现在自己走了,世上又像原来那样,也没有自己了,回归自然了,就一了百了了。但是,纵然自己无儿无女,难道忍心让生她养她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麽?或许,再去医院检查吧,她的病不致于死,哎!当时三毛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三毛走了,留下了这首带有伤感和沧桑味道的《橄榄树》在橄榄园久久地回荡。

何尝一个三毛,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们、“罗密欧和朱丽叶”们一样,为了情,他们宁愿化作蝴蝶。这些痴男怨女,为了那“心中的橄榄树”,多少人选择了苦涩、悲痛,他们一心只为那个“情”字,他们选择回不去的故乡,选择到不了的远方。不知他们尝到橄榄的甜没有,我感到他们心中的橄榄树,依然还是那样的酸涩。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