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惠州清代和民国时期发生过的人类疫病(不含动物疫病)。
根据我多年来的民间调查和手头掌握的历史资料,惠州清代、民国时期的疫情还是挺严重的,尤其是1912年至1949年的民国时期,仅37年间就爆发疫病20次,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次。
据我统计,在清代、民国的305年间,惠州市共有33个年份35次流行疫病,其中清代15次,民国20次。发生最多的是鼠疫,13次;其次是霍乱8次、天花7次、流行性脑膜炎1次,不明疫病的6次。
在四种疫病中,致死最多的是天花,共约死亡8000多人;其次是霍乱,致死3700多人;再次是鼠疫,致死3200多人;最后是流行性脑膜炎,致死200多人。
疫病流行致死人数最多的一次是1947年龙门县龙城、王坪及平陵等地流行的天花,致死3000余人;其次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3年)归善县淡水(今属惠阳区)、平山(今属惠东县)流行的霍乱,发病8500余人,死2300余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归善县白花、平海、港口、吉隆、黄埠、稔山、铁涌、三多祝、梁化、平山等地(今属惠东县)流行的天花致死2000余人;1918年惠阳县平山(今属惠东县)流行的天花致死2000余人。
以县区为单位统计,305年间,疫病发生地多在今惠东县,其中平山、稔山、多祝、平海、铁涌、白花、港口、吉隆、黄埠、梁化、新庵、盐洲、九龙峰等地都曾发生疫情。
以镇和县城为单位,发生疫病最多次数的是平山,8次;其次是稔山和淡水,各7次;惠州城4次;龙门县城2次;博罗县城1次。
发生过疫情的还有惠阳区的良井;惠城区的矮陂;龙门县的平陵、王坪;仲恺高新区的陈江。
由于我的资料和调查是不完整的,所以以上惠州历史疫情的介绍肯定有遗漏,实际发生的疫病流行次数和死亡人数,比本文介绍的会更多,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