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古朴神秘的西周玉管
作者:钟雪平(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9-11-16 07:05:55

 

感言:惠州横岭山考古发掘过程是非常辛苦的,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省为配合国家基建工程进行的第一个大型考古发掘项目,也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争取并负责的第一个大型考古项目,无论是考古前、考古中或考古后,他们背后的故事,都可写成一篇篇动人的文章,那时,如果说考古人是拿工资的国家干部,是没人相信的,因为他们从工地出来,几乎与当时种地的农民没什么两样。但他们默默无闻,硬是发掘出了见证人类几千年文明的文物,这西周玉管,就是其中一件…….

2000年,惠州博罗横岭山墓地出土一件玉管,为透闪石质地,残长4厘米、直径约1厘米。玉管主体呈圆筒状,白色中空,光素无纹,两端斜削,表面有无规则分布的裂纹,玉质老熟,可见有米黄沁色,整个造型古朴神秘,简洁有力。虽风化较为严重,但目前整体保存状况较好。经广东省文物专家鉴定为西周时期玉管,距今约3000年历史,现藏惠州市博物馆。

玉乃“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古代玉管形式多样,器型以圆柱体、方柱体、多棱体、纺锤体等最为多见,它是人类最先发明的一种可穿系的玉饰品,也是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佩饰。中国玉文化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从原始质朴的“石玉”到宗教图腾的“神玉”,从有礼有制的“礼玉”,再到谦谦君子的“德玉”,到最后,玉器终于开始卸去高度神秘的面纱,走下神坛,融进民间,寄寓于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玉器是等级制的物化表现,但玉器充满神秘浪漫的同时也不失世俗的真实。由于商、周文化承袭上古、汇集南北,形成并确定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也造就了绮丽多姿的玉器。玉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美好、崇高之物,故以玉制的器物多为高雅、庄严的,目前,惠州博罗横岭山墓地共出土玉管11件。这件玉管在M194号墓葬发现,伴随出土的还有陶瓮、陶罐、陶斧等文物,但玉管只出土一件,应该是单独佩戴使用。有研究者认为,玉管的发现,它对于阐明岭南地区文明演进及其融入中华古文化的历程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新的例证。它与横岭山墓地出土的青铜、水晶等文物,充分表明惠州地区在西周时期已有一部分人拥有更多财富、社会地位及身份等级明显较高,有了社会阶级分层导致利益分化等现象。

惠州市博物馆藏的这件西周玉管,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先进中原文化对岭南地区的强大冲击,同时也证明了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岭南地区至迟在西周时期,已开始逐渐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而它的发现,对研究惠州西周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当时的随葬风俗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及文物研究、收藏展示价值。

 

(注:图片来自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横岭山考古发掘现场情景.jpg

横岭山考古发掘现场情景

 

西周玉管.jpg

西周玉管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