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红纸伞、红围巾、红灯笼、红扁担,寮仔村彻底红了!古老的村落沉浸在一片红火的海洋里。喜悦、幸福洋溢在男女老少的脸上。一群美人从巷子款款走来,婀娜多姿,顾盼生辉。远远望去,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近近端详,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她们是谁?她们就是寮仔村的出嫁女。
2019年2月24日,寮仔村出嫁女们精心策划的庆祖国70周年华诞暨回娘家念亲恩庆典活动终于上演了。
这是一个春天的故事,这是一曲孝心的赞歌。
她们穿上最美的衣裳,卓越的风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成为这个春天最美的风景。她们肩挑放着香蕉、火龙果、苹果、大桔、橙子、菠萝的盒箩,把丰收的富足挑回娘家。她们巧手持灯笼,端庄大方,把生活的美好带回娘家。
寮仔村,位于珠三角的博罗县园洲镇下园片西部。东江依村而流淌,是典型的鱼米水乡。该村始建于民国时期。据称100多年前,村民李发记到此耕种,并搭草寮居住,取名“寮仔村”。
寮仔村民向来吃苦耐劳。勤奋能干的寮仔村民在平坦、肥沃的土地上,种植了水稻、甘蔗、花生、黄豆、番薯等农作物。老一辈常披星戴月在田间劳作,不管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人民公社的年代,人均收入曾跃居全省第一,为2.5元/人。20世纪80年代,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发展蔬菜、养鱼、菜干等副业经济,还种植橙、柑、桔、龙眼、荔枝、香蕉等果树,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90年代,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值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开始崭露头角。至2016年,引入或村民经营的私企有20多家。寮仔村的收入更丰厚,人民生活更幸福了。
弯弯的东江,弯弯的龙船,是出嫁女们挥之不去的乡愁。还有故乡的老屋,故乡的月亮。曾经,她们像一朵又一朵浪花,离开家乡,离开东江,飘向远方。多年之后,故乡总是如此难忘。心中的遗憾,心中的执念 ,无时无刻萦绕游子的心间 。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这一行字,在脑海反复出现 。当一个人说出来,更多人说出来;当一个姐妹响应,更多姐妹响应;心动不如行动,那么就让回家变成现实。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众人拾柴火焰高涨。要么寂静无声,要么轰轰烈烈。最勇敢的寮仔女要做最盛大的庆典。姐妹分工合作,出谋策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为一个目标:回娘家。
回家吧,姐妹们。归来吧,出嫁女。看看小时候玩耍的地方,如今已变了模样。好多好多工厂,为村民带来收入,为寮仔奔向小康铆足力量。回家吧,姐妹们。归来吧,出嫁女。看看父老乡亲,看看弟侄兄长。八十岁的阿嬷,两鬓已染霜;细佬哥已长成英俊小伙;事业有成的大哥大嫂,吃苦耐劳开着夫妻档。还有最亲最爱的父亲母亲,准备最丰盛的美食。回家吧,姐妹们,用心中的亲情与孝道酝酿一杯最甜蜜的美酒,在最亲的地方,同最亲的人,开怀叙旧,向前展望。让岁月如歌,让亲情地久天长。
红纸伞对出嫁女有特殊意义。当年出嫁女身穿龙凤褂,头带红头纱,在好命婆撑开红纸伞的护送下,一路到夫家才羞答答下轿,然后踩着小碎步进入夫家之门,迈向全新的生活。
如今,还是那把红纸伞将出嫁女迎回娘家。不变的是那抹红,那份灿烂。一去一回,初心不变,孝心不变,亲情不变。
回娘家庆典这天,嫂嫂们一大早,就守在村委大饭堂门前,摆好铺着红伞、红围巾的摊,等待姑娘们回家。人手一把伞,挡风,挡雨,挡住困难厄苦,挡出一片艳阳天。
260多个出嫁女,陆续从海内外四面八方赶来。姐妹相见,分外开心、激动。无论相隔多远,无论离开几年,只要回到娘家,就是好姐妹。有太多往事回忆,有太多心里话倾诉。一天时间太短,如果可以,给她们几天几夜,将甜酸苦辣都分享给大家。
好姐妹,为了回娘家,把自己打扮得美美。你说提前一个星期减肥,我说提前三天敷面膜,她说专门去发廊做个时尚的发型。为了多年前不敢老去的誓言;为了相见时,归来仍是美少女。
看啊!村委会领导列队迎接出嫁女了。看啊!上南醒狮来了!威武!霸气!如此重大的庆典,有大上南阿叔坐镇,醒狮必定舞出风采,舞出精神,舞出一幅美好生活的壮丽图景。
牛皮大鼓、铜锣、铜镲,一字摆开 。红衫、金裤、绿腰带,武装到牙齿。师傅师叔,齐齐上阵,师兄师姐,拿起架撑。正所谓英俊出少年,后生仔舞起醒狮,一个字“帅”。
看哪!鲜花、红地毯、霓虹闪闪!那是出嫁女的庆典舞台。我的舞台我作主!绣花旗袍、印花长裙、镶边大衣。来吧,姐妹们,摆个优雅好看的姿势,美过香港小姐。不管七老八十,她们是今天的主角,她们是东江滩的名媛,她们是寮仔村的乖乖女。
游村了!扛起红旗,举好牌匾,排好队伍,担好盒锣,打足十二分精神。绕着村庄走一圈,把丰收的喜悦带给村庄与村民。
醒狮开路,一、二、三,出发!排头阵的阿姐们精神抖擞,举着“姐妹情深,共聚一堂” 、“出嫁女不忘养育恩”、 “常回家看看”的牌匾。紧接着是担着红扁担与盒箩的姐妹们,她们笑靥如花,难抑激动、兴奋的心情。排在最后的是红灯笼。大红灯笼把姐妹们映衬得更加妩媚动人。红红的、长长的队伍如巨大的游龙,蔚为壮观!
小盒箩有大乾坤。盒箩是个八宝箱,装着女儿的梦想,有针线、金银、花果。针钱绣出丰衣足食 ,金银带出荣华富贵,花果彰显福慧双修。盒箩就是女儿的本钱与嫁妆。盒箩自有天地日月,自有春夏秋冬;盒箩自有黄金屋,自有如意郎,自有好人生。盒箩装着好多好多故事,说不尽,道不完,是一首绵长的岁月之歌。
绕完村庄一周,姐妹们回到红舞台,正式开始庆典,上演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有歌舞、舞台剧、戏剧等等,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尤其是舞台剧《大地恩情》,非常感人肺腑。“河水弯又弯,冷然说忧患……”当音乐响起,眼泪染湿眼眶。父辈的苦难,父辈的不屈,触动我们的心灵,思绪瞬间回到半个世纪前。是贫穷激励了父辈的斗志,无论多么艰辛,绝不放弃,绝不抛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无论天灾人祸,都勒紧腰带,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正是父辈的巨大付出与牺牲,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嫁的女儿理应以孝道立身。
哑剧《乞食歌》,以悲剧的形式展现旧时的苦难,再现了港澳同胞、海外华侨的血泪史,直击人生的痛点。是的,当我们拥有尊严、地位和财富,不要忘记历史走过的艰辛之路。
为庆贺共和国70周年华诞,致敬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一群怀旧的中老年出嫁女精心表演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万岁毛主席》等红歌红舞。高昂的斗志,雄壮的歌声,把我们带回激情燃烧的年代。一颗爱国爱党的赤子之心永不褪色。
寮仔村出嫁女,以优雅大方的姿态,健康饱满的精神,敬老爱幼的情怀,带着对故乡真挚的感情,将满腔的爱心与孝道融入这次盛大的回娘家庆典,展现了新时代新女性积极进取向上的新风貌。
追忆逝去的苦难岁月,告慰无数祖先不屈的灵魂。在这片水乡栖息繁衍的劳动人民,正是你们的勤劳,创造了社会主义财富。正是你们的守护,留住了传统与乡土,让我们感受到滚烫火热的亲情,感受到脉搏铿锵有力的跳动。
有诗为证:
硕人于归万不舍,满载手信话当年。
共叙爱国正吉日,兄弟姐妹情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