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娅不止一次动员我加入民协,理由是民协有个特别好的氛围。
民协是干啥的?我一头雾水。小娅说:是民间文艺家协会。
我实在想象不出我这样一个理性多于感性、与民间艺术无甚往来的人怎么能跟民间艺术家发生什么联系。我的印象中,这应该是属于那些剪纸竹编或者是地方戏曲艺人的组织。
小娅说:民间艺术包含的门类是很广泛的。其中就有作家团队啊。民间文艺家协会是很重视民间文化写作的,经常组织作家到古村落、古宗祠以及各类民间活动去采风,很多濒临灭绝的民间传统艺术,都因此而被抢救。
小娅会在某一个时间段的朋友圈里连篇累牍地转发关于“同乐会”的图片和消息。我问啥叫同乐会?小娅说:就是每年三月的民协会员大会,协会内部各个门类的文化艺术大汇演,那水平,上得了大舞台,直逼春晚。
一个协会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主席。文联下属有十大协会,民协是最活跃的,究其重要原因,就是有一位好主席。小娅夸起主席来滔滔不绝,我们这位主席啊,多才多艺,十足全才,又全力以赴,率先为范,且为人正直,管理得法。在五百多人的民协,大家都讲奉献,都想着能够为民协做点什么,这样在一起很开心。
我也曾经创办管理过一些机构和组织,感觉事无巨细都得自己操心亲力亲为不说,有时候还要受些莫名的闲气,想想不值当,就一个一个结束掉了。我不是一个很爱热闹的人,总觉得自己一个人有好多事情忙不过来。但偶尔也不拒绝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切磋。
说来也是,几年前在惠州买房的时候,一个人都不认识。后来结识了一些邻居和朋友,总体来说惠州于我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城市。
小娅说:你在写作、插花、模特、色彩等方面的造诣,都可以作为加入民协的理由啊。关键的关键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这个群体不错。
于是,小娅作为推荐人,向主席团介绍了我的基本情况,填表,交作品,一项项审查,通过,批复,下文,发证。一点都不比入党容易。
然后加入了民协会员群,每天看到群里海量信息,不明就里,眼花缭乱。
我不懂自己为什么在去年退出80多个各种群删除500多好友一心想静静后怎么容忍自己又加入一个这么热闹的群体?
群里每天晚上都有主席发出的本协会网站作品链接以及协会公众号的文章,还有不少工作通知,看得出主席的工作量很大,真的大部分事务都是他亲力亲为。
这肯定不是个赚钱的社团。我不知道主席多大年龄,每天都这样乐此不疲的动力何在?显然,我被他不计报酬的工作精神打动。
我看到群里有关于百场文艺宣讲的通知和安排。刚开始不知道什么叫做文艺宣讲?后来看了几场报道才知道是一个主题为“到人民中去”的文化下乡活动,题材丰富,不仅是文艺演出,也有写好规范字等很基础的文化元素。
母亲节的前三天,只在入会审核时有过微信交流的主席突然语音给我,说母亲节准备搞个茶艺活动,问能不能在这个活动上给大家讲讲插花?
这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个小ks,时间上好像也没有太多问题,就一口答应了。
谁知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后课题内容改成了色彩。
比较而言,色彩比插花更理性一些,不管怎么说,插花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点基础,大家对插花的认识远远多于色彩,而色彩搭配,在这个城市还是一个比较冷门和高端的话题。
主席行动迅速,立即组建了一个名叫“母亲节快乐”的群,把御苑茶楼的孙静,庄敏画室的庄敏拉进了群,大家在群里讨论母亲节的活动安排。
我初来乍到,只能听从安排。
母亲节的前一天晚上,我身体不适,复发几次已经好转的过敏再次大作,以前是脖子一片红,这次是整个右边脸还有眼睛全面红肿。一大早去汝湖医院想开点强的松控制一下病情,没想到不仅镇医院没有这种药,车还跟人家贴了一下。报保险又忙乎了一阵,好在被不依不饶的保安用电话从梦中叫醒的院长非常大度,说我那个皮卡都是铁皮,碰一下没事的,你把自己车修好就可以了。转道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竟然说没号了!这才早上七点半啊?难道过敏这么流行?
找医生加了号一看四十多号,知道完了,这一上午就交代给医院了。医生说如果打针人会觉得很累,我说那就不打了,本来过敏人就觉得很辛苦,开点强的松激素控制一下就算了。屋漏偏逢连夜雨,昨晚电脑突然系统崩溃,备的课全部都泡汤了……
该来的会来,该做的还是要做。下午3点,穿过拥堵的东江大桥来到御苑茶馆的时候,看到二楼雅间已经花红柳绿的到了很多妈妈。
扫一眼过去,看起来素质都还不错。由于之前没法确定受众的文化层次和审美高度,很难准确把握课程的疏密高低,甚至语言的专业程度都难以拿捏。这回,只能是凭感觉了。
还不错,看起来五十多位听众不论年龄职业以及阶层审美倾向各方面跨度都很大,我只能在通俗和专业、系统和碎片、理论和实用之间来回跳跃着讲,尽量让大家都各有所得,课堂气氛还算活跃,课堂秩序还算井然。
这是我第一次与民协的群体融入。孙静干练细心,茶楼的女孩子个个坐起来背都挺得笔直,一看就知道是受过训练的。庄敏豪爽大气,告诉我她有六家画室,几百个学员。翠婷活泼能干,像个幼儿园老师。文端娴静沉稳,收放有度。白雪严谨端庄,举止典雅。小娅是大名人就更不用说了,装束甜美知性,几乎众星捧月。我带去的非会员嘉宾思思和秀萍也是优雅大方,衣着得体。最意外的是在这里邂逅了王蔚,邻居陈局多次说要介绍给我认识的女诗人,竟然就住在我家楼上!还有恬静的小老乡闻香识玉……
突然有点明白:民协,就是有一帮把原本黑白的日子过成彩色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