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皇思扬“介寿诒谋”圣旨牌坊及其构件释义
作者:钟土清(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9-02-27 22:35:40

 

约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的惠东,百姓勤劳、智慧,留下了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而位于多祝镇的皇思扬村,早在20089月就被广东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协会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被评为全省首批古村落,人文历史沉淀浑厚。其标志性的人物为萧凤来将军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介寿诒谋”圣旨牌坊是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萧凤来颇有传奇色彩。据皇思扬村委会组织编写的《皇思扬》一书记述,萧凤来降生时是一条大鲤鱼。其时,皇思扬上空锦霞满天、流金溢彩,大树上喜鹊齐唱,全村笼罩在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中。“鲤鱼化身”的传说至今在当地流传。他小时候就聪慧过人,膂力超群。16岁考中武秀才,22岁考中武举人,26岁高中武进士。此后,以守备职务分发到贵州,第二年升为清江协都司。嘉庆三年(1798年)从征四川白莲教,在广元、开县、南江、大平等地连年征战,受到朝廷嘉奖,赏戴孔雀翎,提拔为广西平乐协副将。嘉庆十四年,调任新太协副将,历署左江右江等镇总兵。嘉庆十五年,皇帝还先后颁发六道圣旨给萧凤来的父母、祖父母和曾祖父母,封他(她)们为“武功将军”和“夫人”。嘉庆二十年,萧凤来父母八十大寿且五世同堂,嘉庆皇帝赐予“介寿诒谋”匾额,与嘉庆十五年嘉奖其父母的圣旨合并,准建牌坊。一表祝寿,二表彰他们教子有方。萧凤来的长辈有了诰封,即使儿子是朝廷命官,也不用跪儿子了。

因此缘由,清嘉庆二十年,萧凤来的父母开始主持建造圣旨牌坊。据传说,从筹建到完工,足足用了十年的时间。在当时没有起重、搬运的机械设备,没有通电、通车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如何把那些巨大的石构件从开采地运送到建设地点,又准确无误地分装到位?传说工匠们采取的是杠杆的力学原理、水陆并用以及“堆土成山”的办法。只可惜,这一建筑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后,熬不过“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厄运。当时,红卫兵为了破“四旧”,铲除“封、资、修”,把炸药安放在牌坊的石柱上炸毁了这一建筑。不幸之中的万幸,该牌坊的主要构件散落在附近,使今后的复建成为可能。2008年,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文化等有关部门及当地贤达积极筹集资金,聘请华南农业大学吴运江博士设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雷铎教授堪舆、广州瑞之源雕塑艺术有限公司施工,终于在201012月份顺利完工。该牌坊依原址原样而建,总体结构上为四柱三开间,上下二层,柱为方形,明间柱脚前后各置一石狮,尽间各置抱鼓石,上部的正、背面中间龙凤板分别为竖排阴刻楷书“圣旨”、“恩荣”,中间两面均镶有御书“介寿诒谋”,正下方刻圣旨原文,背面刻奏折,龙凤板边框及额枋浮雕精美吉祥的花卉、人物图案。“圣旨”是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恩荣”则指受皇帝恩宠的荣耀。“介寿”是祝寿的意思。“诒谋”同“诒燕”,意为子孙妥善计划,使子孙安乐。这里的“介寿诒谋”意指嘉庆皇帝为萧风来父母祝寿和表彰其教子有方,为国家培养出这么好的人才。

 

image002 副本.jpg

正面(复建后)

 

image004 副本.jpg

背面(复建后)

 

牌坊作为我国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毋庸讳言,皇思扬圣旨牌坊是嘉庆皇帝下旨赐建,主要内容是表彰萧凤来父母,整个牌坊的镶嵌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图案、雕刻,寓意都是祈求国泰民安、吉祥如意、风调雨顺、财丁兴旺等,反映出当时民间以及建造者的聪明智慧和精神追求。

 

image006.jpg

圣旨牌坊炸毁前(摘自《惠东县历史文化资源》)

 

image007.jpg

圣旨牌坊复建后现状(正面)  程涛摄

 

image009.jpg

圣旨牌坊复建后现状(背面)  程涛摄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