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香是香粉搅拌融合后固定成棒状的香,如线般细长因此被称作线香。线香历史悠久,早在宋明时期就已经出现。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就已经有了所谓的“百刻香印”印香熏点,用以计时。《周氏香乘》中有“熙宁癸丑岁,大旱,夏秋愆雨,井泉枯竭,民用艰,饮食待次,梅溪始做百刻香印,以准昏晓”。这种香时计应该是线香的发端。线香的使用在古代极其普遍,特别受到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喜爱,是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必备的日常用品。时至今日,线香主要用于供神祭祀。
龙门县虽然建县时间不长,但有关线香材料制作的历史却相当久远。据咸丰元年《龙门县志》卷三物产篇记载:香粉,在山涧中设水车水碓,取草木之有香者,纳诸臼中,激水转车使碓自舂。香粉即制作线香的主要材料。根据史料推算,龙门县制作香粉的历史超过180年。2016年3月,在永汉镇莲塘村上莲塘村民小组发现的香粉作坊遗址更是证实了这一段历史。在香粉作坊遗址处,现仍能发现当时用于制作香粉的石碓和石基座。根据当地村民的回忆,抗日战争时期,时局动荡,经济凋敝,香粉没有了销量,香粉作坊逐渐被弃置。到了新中国公社化时期,香粉作坊重新被启用。当时村里山上长得野生的石槁树、山稔子树和其他杂树都被就地取材,拿来制香。但好景不长,几年之后,作坊停工,从此无人问津。
新中国成立之后,古法制香日渐衰落,现代工业制香蓬勃发展。早在上世纪60年代,凭借自身丰富的林木资源和制香的历史渊源,龙门县城就已经有了专业制作线香的化工厂。线香可以分为有木芯和没木芯两种。龙门县县内制作的线香主要为有木芯类型。木芯线香主要材料包括竹签、粘接料、香粉和色素等。
每一款线香,都是严格按照制香标准选材,精选木材,油线清晰,脂感丰富,确保香木原天然。制作线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1、通过机械,将精选出来的香木打磨成香粉;2、为了保证香粉粉末的细腻,用细密的筛子细心过滤,筛选出细腻的香粉;3、将竹签制作成粗细合适、长度适中的木芯备用;4、按照配方将粘接料、香粉和色素等调配;5、利用机器将配料附于木芯之上;6、将制作完成后的线香进行晾晒。
上世纪80年代,龙门县龙城镇化工厂出产的线香产品颇具声誉,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美国、东南亚、香港、澳门等地。时至今日,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县城内各生产线香的企业均已倒闭。现仅剩寥寥几个小型私人作坊在坚持生产。为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其所用的材料均向外采购,只进行简单的代工。自此,龙门县生产的线香产品名气已大不如前。
1983年《龙门风物》上的龙门线香广告
民间作坊晾晒中的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