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酒戒言
自古以来,惠城民风淳朴,提倡文明生活。例如,对饮酒这件生活中的事,便认为它可娱人也可醉人甚至伤身误事,有很大的两重性,好似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为了大家的平安幸福,惠城的父老很早以前便对酒趋利避害,通过口传,一代传一代,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些酒规、戒言等,以下便是清末流传于惠城百姓中的一些饮酒箴规,现辑录若干规定如下:
(1)客人应为主人考虑,尤其是在夏季,不能久坐不散,酒杯不离手。当见好就收,别给主人添太多的麻烦。
(2)开怀畅饮,要看场合,不能在任何场合、地点都“一醉方休”。登高望远,船中游赏,不能饮酒过多,谨防出事。
(3)饮酒行令,为一乐事,令出无人解,也是无趣。能饮之人,却无酒量相当者陪饮,也是扫兴。
(4)同席客人,总有不能饮酒的,不能强行劝人饮。对酒量小的人,如有人代饮,应当高抬贵手,使大家都能下台,不要弄得人家狼狈不堪。
(5)作客人或作主人,过于随便或过于拘泥都不好。酒筵席次,不可过于谦让,要按主人安排尽快落座,别把其他客人晾在一旁。作主人的不能只顾自个儿大嚼,使客人下筷子的地方都没有,尤其在肴馔并不丰盛时。
(6)主人自己酒量不大,可邀量大者代作主人,使酒筵热闹一些。否则,席间冷冷清清,有酒不能畅饮,酒再好菜再美,也无什么乐趣。
(7)剩菜不能放回盘中,残酒也不能返回壶中。
(8)筵席上不要拍马屁,不要光围着显贵和有钱人打转,也不要目无尊长,高谈阔论,尽显自己。
(9)筵宴的丰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仅凭一时之气,主观定得过丰或过俭,都不妥贴。
(10)作为来宾,若自己不喜饮或不能饮,也要讲究修养,应耐着性子热情地坐到散席,让陪客们能尽兴,大家皆大欢喜。
诸如上述的一些饮酒箴规与戒言,酒德酒仪,还可以举出一些,但从上列的条款也不难看出,昔日惠城人饮酒已大部分按应遵守的文明和礼仪去做,把握自己应有的变数,这不仅是难能可贵的一种朴实文明的民风,就今天看来,其中的好些教益仍是值得我们加以继承和记取的。
二、酒令
酒令,即饮酒时的猜拳行令。它在惠城源远流长,有很悠久的历史,人称其为饮酒的“精神春风”。
据传,酒令的前身是春秋时为限制饮酒过度而设立的“觞政”。
因为酒中含有酒精,它是原生质毒物,可使大脑抑制功能减弱,失去应有的自制力,会使人变得举止粗野、饶舌多嘴、步履踉跄,甚至因饮过量而导致脑麻痹死亡。至于酒抑制大脑功能,使人视觉听觉模糊,丧失辨别能力,减弱集中力、理解力……从而发生混乱的后果最为突出,而且过量饮酒谈事误国,其害更巨。据《尚书》载,尧帝时有一次发生“日食”,可主管天象的羲和因喝得大醉,未能及时预报,全国一片惊恐。为惩戒失职,尧帝下令处死羲和;此外,金代的熙宗,因纵酒过度而被人弑杀篡位……
民国时期,有一个家位于四牌楼(现中山北路)的有文化商人曾绘声绘色地描述其大舅“发酒疯”的惨状:
大舅时常发酒疯,今晚撒得特别凶。
踢翻两只糖果盒,踏扁一对银酒盅。
红面血管就将爆,胡须气得似蓬松!
旁人问道似何物?十足跳神老伯公。
春秋时期的“觞政”,大大地减轻甚至避免了酒的负面影响,将饮酒化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与灾难。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饮酒时难以离开的精神佐餐——酒令。
酒令,即饮酒时的猜拳行令。酒令,可使宾主联络感情,增进友谊;能调节宾主饮酒的数量,使其充分领略微醉的情趣。因而,饮酒的人大多数熟悉酒令,也都愿意掌握酒令,可惜以前的酒令研究家,往往错误地将酒令局限在文人墨客,公候将相的圈子里,这就给人造成了一个错觉,似乎只有他们才有资格享用这一文化形式。其实,酒令并没有那么神秘,广大的劳动群众很早已掌握酒令,广泛地运用酒令。例如,在惠城酒令最为兴盛的明、清时代,酒令已普及到广大民众中,甚至可以说,凡是饮酒者,皆可使用并享受酒令之乐。
惠州酒令是很受人喜欢的一项民俗活动。尤其是逢年过节或喜庆之事,席间的猜拳行令使本席及相邻各席的人尽享欢乐,往往场地门口及周围也会不自觉地围上一大圈人,男女老少皆喜欢聆听惠州酒令的精彩、谐趣,常惹得笑声骤起,满堂生辉。
惠州酒令富随意性,如行动流水;也很有地方特色,有韵味和诗意。例如清代末年,就有人以时令气节为酒令,其中的《节令我饮酒》是这样的:
正月元宵,灯辉映。
我饮酒来咧。
乜惹酒?赏灯酒。(乜惹:什么)
二月春龙节,伯公香火旺。(伯公:土地公公)
我饮酒来咧。
乜惹酒?龙眼酒。
三月清明,拜祖先。
我饮酒来咧。
乜惹酒?治魂酒。(治魂:扫墓)
四月冇节,冇就径过。(冇:没有。径过:这样过)
五月端阳,龙船比赛忙。
我饮酒来咧。
乜惹酒?解粽酒。
六月六,齐洗浴。
停一下,茶当酒,更舒服。
七月七,喜鹊渡牛郎。
我饮酒来咧。
乜惹酒?乞巧酒。(此节亦叫巧姐节,旧有对月穿针之赛灵巧习俗)
八月中秋,月光光。
我饮酒来咧。
乜惹酒?月华酒。
九月重阳,登高赏景心头畅。
我饮酒来咧。
乜惹酒?登高酒。
十月朝,牛生日。(俗传牛的生辰)
我饮酒来咧。
乜惹酒?“捏糍”来送木瓜酒。(送:佐酒)
十一月冬至,冷铁铁。
我饮酒来咧。
乜惹酒?东江糯米暖身酒。
十二月岁尾,难得除夕夜。
我敬酒来咧。
乜惹酒?
亲朋好友齐干一杯团年酒。
酒令,也可以自己身份为由制作,多数是揶揄式的(即诙谐,自嘲),例如有人在席间自我揶揄以博一笑:
出门经商做生意
如果是经纪,
贼心便起,
平贱买来贵贵卖,
为了荷包涨,
管他损人利己;
十字划个圈,
云南走四川。
江湖医生卖药佬,
抓起药单执贵药。
按脉之后随便讲,
想起死回生冇医术,
无想人死却硬医至死。
如果说,上述二酒令都是有点文化知识的人制的,那不识字的人呢?一般来说,只要他有那份酒令的兴趣,有心听别人的酒令而学习之,那他即使没有文化,也可用平常的讲笑话形式充当酒令,下面是一个一字不识的老伯公,却兴致勃勃地在席间行个急口令来充作酒令,引起众人喝采:
我系一只“火挪脚”的老叟。
(只:个;“火挪脚”:俗语:急着走的意思)
左手抓一个黄豆斗,
右手拿一个桠叉头,(桠叉:叉物用具)
向前只顾搏命走,
撞着一只白花狗,
咬住那桠叉头;
我这急手急脚的老叟,
即刻放下黄豆斗,
冲前去打白花狗,
谁知脚下一滑,
碰翻黄豆斗,
冇打倒狗,
黄豆却满地走。
由此可见,不管什么年纪,有没有文化,只要有心去学,都可以驾驭酒令。此外,酒令的天地可说是海阔天空、无所不包,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体裁皆可入酒令。
自清末至民国,惠州的酒令在全省的知名度很大,声誉也较高。记得父亲及其商场上的朋友,在省、港、澳及珠三角、韶关、肇庆等地和同行或朋友欢聚一堂时,听说是惠州来客,多报以钦敬之意——惠州人喜酒令,惠州酒令了得。现随便录二首外地人认为“意义好、有料到”的酒令,其中一首是惠州搬运工人集体劳作时常唱的。
《嗨呀哬耶,顶住上呀》
“嗨呀哬耶,顶住上呀,
哬呀嗨哟,鬼叫你穷耶?”
顶住上,肩抬手挣背脊托。
慢慢移动莫紧张,
千祈[1]莫松手,无力也要先声张!
工夫长过命,安全最紧要。
“嗨呀哬耶,为两餐哪!”
哬呀嗨哟,为了子女上学耶。”
顶住上呀,慢慢移呀……
大船舢板摇晃晃,
我呢[2] 肚子饿得似鼓响。
吊颈[3]都要透下气,货运一段齐家休番下[4]
好,大家注意啦:
前头工友慢慢放下,
撂置检查放到稳。
再帮中间兄弟来撤离;
集中到后尾,该帮不宜迟……
货物安放好,大家饮啖[5] 水,打下牙花[6] 。
老刘最爱讲时评[7],
鼓掌欢迎其唱番[8]下:
“现时虽是秋风凉,江水无使问[9],
我呢人人却一头汗水一身酸。
嗨呀哬啰,冇办法呀,
只有咬紧牙。
辛苦也有穷快乐,大家不妨笑下;(逗得大家都笑开怀)
今世真系辛苦命, 来世千祈勿做搬运工哪。”
咦!陈叔为何独抽闷烟,不声张?
有乜忧愁不妨讲来听下。
陈叔笑着话:忧愁生来俱有,
我呢应记住梁生[10]话:胸中海岳梦中飞。
忧愁亦应时时消,山海压来不过夜。
听了老刘话,我想下想,
喜欢我仔将来做番[11]搬运工。
一石激起浪千重,齐家都把陈叔啄[12]
有冇搞错,自己凄凉仲想[13]后代悲怆?
陈叔,你个仔[14]读书好叻的呀!
千祈莫因穷就失去主张!
多谢大家关心。
我老陈无晓[15]胡饮乱撞,
人穷志不短。
前晚跟仔来倾计[16]
佢话想去考航空[17],
将来运人又载货,做隻[18]高级搬运工,
带我一班工友叹下西欧风[19]……
我凝望窗前圆月皓,一晚欢喜眼光光[20];
虽然我呢冇用,
但子女都无系虫[21]。
亚李个仔年年读书考第一,
亚黄个仔作文常被表扬;
老刘个女人靓英语更靓,
佢话自己第二冇人敢称第一;
老张个仔虽调皮点,动手能力却特强,
将来机械师位坐定无慌[22]……
喝口酒,暖心窝,顶住上。
苦多十年八载,
大家定能叹番下国外风光;
到威尼斯坐下船仔“伊伊呀”,
品尝下水城“意粉[23]”味……
让巴黎唐人街“惠州酒令”唱响我和你。
众:
系[24]人都知老陈聪明,如果无系家贫失学,
佢定系“牛津”的料[25]
心事挑明,大家欢欣。
我呢帮人虽系“牛精大学”生[26],
但系勤劳善良,
心中永存理想。
“穷无三代”,终有一日龙穿凤[27]。
刻苦、努力,就大有希望。
嗨呀哬耶,顶住上呀。
管它辛苦,钱没有;
我呢定过抬油[28]。
呷一口酒呀,够醇真好味。
想想将来,
哬呀嗨哟,安康写意乐无穷。
“顶住上”酒令很有惠州人的精神特色;生活艰辛却井然有序,散发出温馨与乐观;工作重压之下不放弃不怨天尤人,永远有希望有理想;厚文重教,在最艰苦时亦不言放弃对子女的教育。而且,该酒令谐趣,方言韵律感强,构思巧,励志向上,故深得各地百姓喜欢。
另一道酒令《家训、饮酒通[29],人生顺风》亦因其通俗易记,对饮酒,对人生处世都有较大的教益,特别是其哲理见解,有向善避害的好处,故亦为群众称好。
《家训,饮酒通,人生顺风》
事当三思,惟恐忙中有错;
酒过三巡,静想自己是否过量?
气能一忍,方知过后无忧!
低调不逞强,少饮兼酒令便乐而无忧。
道理服人,哪怕英雄似虎。
讲清原委,众人举杯不会灌倒你。
律条不犯,说甚官法如炉。
按戒言行事,化解逼饮气焰万丈。
此刚柔中正,持家之良方也。
劝酒饮酒皆因人而易,酒场憇战你亦顺风。
无数的经验表明,酒进入人体,能引起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而使大脑兴奋,疲劳感消散、忧愁忘却。但是并非所有人饮酒都能达到这种程度的。相反,酒喝得越多,郁结就会越大,忧愁更高,“举杯消愁愁更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如果这时注入风趣的酒令,却马上能使举杯消愁者愁云驱散。据说清代末年有几个青年人相约在元妙观后花园——桃园饮酒,其中一人因事闷闷不乐,于是有人便以“一字化为三字”的酒令为由,活跃了桃花溪(流经桃园内的小水溪)
沉闷的饮酒气氛,一笑而散:
大字加一点,
你讲太字我话尖。
大字加一横,
你成天字我写夫。
王字加一点,
移下玉字,
摆上我作主,
王字加个口,
上呈中田随你斗。(斗:摆布字形之意)
我这日字更加奇,
加上一笔变意思。
田字只因加中间,
出头“由”字伸脚“甲”。
头伸脚伸便成申,
真是离奇又好记。
以文字游戏而成酒令,出人意料,当然会引得众人开心了。又如猜字谜的酒令:
目字加二点,不作贝字猜,(繁体贝为貝)
贝字少二点,不作目字猜,
老兄请你来猜一猜。
此字只可难倒三岁童,
猜字我是天马行空,
中时敬酒叫我老太公:
加二点,贺贺贺。(繁体为賀)
贺你健康、平安、家庭幸福;
少二点,资资资。(繁体为資)
资金足够你,买田又起屋。
更有以惠城街巷为名作酒令的:
小巷明朝卖杏花,
惠州古时十八巷,
巷巷有名堂,
玉芒、茉莉香,
石榴亮堂堂,
色香趣味浓;
巷巷都是邻和里,
巷巷更有情和趣;
白珩巷对象岭巷;
都市巷近马屋巷,
石板弯弯称杨牙(巷)
脚下琴声是叮咚(巷)
……
酒令还是精神体操,就像锻炼身体可改善血液循环一样,行酒令可以训练人的思维,日趋灵活。这一见解是准确的。比如,酒喝过量必有害,若说道理,人不易记住,但如果用酒令来讲则琅琅上口,就能记得既牢固又清楚。
《节饮》酒令
老夫性与命,全靠水边酉。
情愿不吃饭,怎可不饮酒。
今幸听你言,节饮定紧守。
平常饮十遍,今次只饮半。
平日饮三杯,现时减二杯。
以往一气香,今番分两口。
过去床上饮,如今地下走。
以前醉三更,这次二更够。
这些大众酒令的智慧,语令机锋,诙谐并作,既活跃了气氛,又使人精神愉悦。惠城人可以将故事、地名、笑话、传说、俗语、谜语、歌词、嘲弄等,举凡各类文化样式都包容到酒令中,使酒令帮人摆脱忧愁、发泄牢骚、传递信息、增长见闻,它可以化愤懑为平和,以戏谑而娱乐……甚至酒令还可替代某些事或政治舞台上斗争的辞语,变成外交内结的纽带。某些酒令融娱乐与教育于一体,使宴会氛围更加和谐。它又能调剂宾客的心情与爱好,使传统的饮酒成为一种高尚、典雅的活动,难怪惠城人以往饮酒多行酒令,此中妙处是不言自明。
自清末以来,酒令因时局的纷争而减弱,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已悄然消失。
注释:
[1]千祈:千万。
[2]我呢:我们。
[3]吊颈:上吊。
[4]齐家休番下:大家休息一下。
[5]饮啖水:喝点水。
[6]打下牙花:讲闲话。
[7]时评:当时的事评论。
[8]唱番下:唱几下。
[9]江水无使问:江水之冷是不用问的。
[10]梁生话:梁启超的话。梁送冰心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11]做番:做回。
[12]啄:集中攻击。
[13]仲想:还想。
[14]你个仔:你的儿子。
[15]无晓:不会。
[16]倾计:谈心。
[17]航空:航空大学。
[18]只:个。
[19]叹下西欧风:享受西欧的风光。
[20]眼光光:睡不着觉。
[21]无系虫:不是懒虫,而是人才。
[22]坐定无慌:必属无疑。
[23]水城意粉:意大利水城 “意大利粉”。
[24]系人:是人。
[25]“牛津”的料:名牌 “牛津大学”学生。
[26]“牛精大学”生:文化低,较粗鲁的人——一些百姓的自嘲。
[27]龙穿凤:龙飞凤舞的好日子。
[28]定过抬油:心情安定,不慌乱。
[29]通: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