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习俗
晒谷
惠州水稻种植分春秋两造,春播在清明前,农历六月收割,称“六月造”,秋播在立秋前,农历十月收割,称“十月造”,亦称“割冬禾”。割完冬禾所犁之田叫“转霜”,意思是翻土转走霜冻对农事所产生的损害,以利于明年生产。晒谷时常用双脚顺直线耘动,称“耕谷”,耕谷时,只宜顺,不能横脚和倒脚,忌“不顺”。正月半过后,农家或拜神祭祖,或杀鸡杀猪,加菜,称为“食开年饭”,是农家开工仪式之一。近郊一些地方,每逢新谷登场,农家备牲祀田祖,家人宴饮为乐,称为“尝新”。收割完稻子后,又有洗地堂(晒谷场)的习惯,洗完后加菜聚餐,以欢庆丰收。近郊的客家村落,有开耕前到田头拜伯公之习,以米饭茶果香火祭祀,1970年代后较简约,用香简祭。
2.林业习俗
惠州民间称古树为“伯公树”,加以祭祀,或焚香叩拜或三牲以供。惊蛰、春分为树木种植季节,清明过后停止种植。树木在成长过程中,逐年将树干下部多余的枝卡除去,称“下卡”,为育材的一种方法,下卡过程往往与打柴草相结合,以做燃料。一般在农历七月伐竹,八月伐木,称“七竹八木”。木材砍下后,就地打枝、剥皮、截齐头尾,成木材后,送入河道,将七、八根原木编扎在一起作为“一剪”,亦称作“伐”;如将七根木编扎一起的称“剪七”,八根称“剪八”,最多为十多根。从小溪放入大江后,将这些“剪伐”拼接在一起成“排”,便是东江、西枝江传统的木材运输形式——放排。
盒箩 梁锦锋摄
过去,从东江上游运来的竹木,在惠州上岸,遂形成竹编的手工艺工场(惠州人称之竹器社),竹器也成为惠州百姓数百年来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品,竹床、竹席、竹凳、竹台、竹篮、竹箩,包括养鸡的鸡笼等等都是竹编,直至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竹器才慢慢淡出百姓生活。
3.畜业习俗
以家庭式养殖为主,主养猪、鸡、鸭、鹅、牛、猫、狗等。民间购种习俗一般不称“买”,如购猪苗,不叫“买猪仔”,而称“捉猪仔”或“捉猪苗”;数量上,不以单计而以“对”计,如“捉一对猪仔”,取一种阴阳繁衍生息的俗信。畜业购种的主要时间在每年开春即农历新年过后,这一购种时间直至70年代才开始改变。
4.渔业习俗
网络图片
疍家渔业生产多以夫妻小艇形式捕鱼,视水域情况或夜间钩钓或日间网捕。捕鱼时分工合作,一般妻在艇尾掌舵、划桨,丈夫在船头撒网、下鱼钩;捕鱼后,丈夫上街售鱼,妻在艇中织网煮饭:20世纪60、70年代后,大多是妻上街售鱼,丈夫在家休息。疍家上岸必赤脚扛摇板,以和岸上居民区分,其实是对疍家的一种歧视。平时多于船厅置神位或挂关公刀以辟邪;在船上设香炉,晨昏一炷香,或初一、十五烧香祈求:每次启航前,一般要到岸上烧香三支,或酒肉以祭,祈求平安。
网络图片
渔业生产多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大江捕捞多用撒网方式,撑着无篷小船,划桨、网捕等均由一人完成。惠州一年四李皆可捕鱼。东江、西枝江依各种鱼类旺产季节捕鱼,其中农历五月捕“三黧鱼”(鲥鱼)在惠州很风行,其时三黧鱼在东江上游产卵后正向下游洄游,居民凡有艇、网者皆下江捕捉。三黧鱼成为惠州居民时兴的季节性食物,民谣称“三黧好食骨丝多”。鱼塘捕捞,多以拉网的形式由多人合作完成,捕鱼后将塘中的水抽干,称“干塘”,干塘后晒鱼塘,杀灭杂鱼,再注入塘水,重新放养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