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有福建朝阳、海陆丰渔民移居到稔山船澳、范和、亚婆角等地居住,有少数由兴宁梅地区人氏移居到老坑、坝仔、竹园等地定居。生活来源靠讨海或捕鱼、捞虾、耙盐过日,圩镇则靠摆摊、卖咸菜、卖针头线脑为生,也有的靠做手工业如竹篾、木工、打铁和阉猪、阉鸡等,生意做起来有钱后才建瓦房。农村靠种植业。经长期杂居、交往,彼此相互影响、融化,至今居住习惯和风俗已大同小异。
民国前,稔山贫富悬殊,富者锦衣玉食,住高楼深院;贫者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贫苦民众只能穿着棉麻土布,有“穿着破衣服、三餐都食粥,居住茅草屋,行路靠双脚”的民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群众生活还是较为困难,虽然温饱基本可以解决,但衣服布料还是缺乏,每年布票只有一丈三尺六,群众有一句口头禅:“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90年代以后,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群众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居住
新中国成立以前,稔山圩及农村住屋大多是金字形,普遍是用泥砖瓦盖,或用茅草搭之。屋顶用桁条排列作为宽度,两条间隔为约1尺8寸,称“一桁瓦”,室内桁条有11条、13条、15条、17条不等。以单数为准,两条桷距7寸2分。屋内分前后两端,前作厨房、养猪、鸡等,后作房间,中为厅堂。
稔山人居住讲究地势,要求前低后高、座向为坐北向南,讲究左“青龙”右“白虎”,俗语曰:不怕青龙高万丈,最怕白虎回头望。大意是左边房屋不怕高于自家房,最怕右边房屋高于自家房,至于自家建屋,宁可左侧高,不可右侧高。沿海滩涂边的居民如范和、船澳等村渔民由于近海易咸,建房时都习惯在家里打上淡水井。
民国时期,稔山居民的住宅多为平房,砖(青砖或泥砖)瓦结构。款式有金字屋,明字屋和三间两廊及側正屋和直立屋等。前三款多为中上等人家,后两款多为中下人家。新中国成立前,贫困人民居住的是低矮、潮湿的泥砖瓦房子(一般是建筑为11~13桁的瓦屋,每桁为26厘米宽左右),大多是人畜同居,床前绑牛、床下养猪,居住环境十分恶劣,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5平方米。泥砖房屋顶多盖茅草,火砖建筑则以瓦盖顶。
农村住房大多以姓氏宗祠而建。如范和村由于诸姓人的迁入,让范和人芙蓉人住房发展逐渐以姓氏将房屋串联围建,显露“村中有围,围中有村”的布局。今规模较大的有罗冈围、吉塘围、尚德围、长兴围,芙蓉村的重庆围等。规模较小型的有围仔、六顺围等。以姓氏为主的有白云村的两旺街世馨堂陈氏祖祠、盐灶背的黄氏祖祠等。
新中国成立后,稔山居民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住宅仍为传统的砖木结构,瓦面平房或木棚房,墙体是火砖代替泥砖,批淌石灰、壳灰墙面。农村仍多用泥砖砌墙。居民住宅多为单家独户式。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群众生活逐渐好起,农村住房多为砖木结构,有的还有了二、三层的水泥结构房。居民逐渐建起二、三层的小型住宅,铺防潮地砖、汤玻璃胶、贴马赛克,外带小阳台,可种花草。范和村在1998年以后,大部分村民有了二三层、小部分村民五层以下的小洋楼。2000年以后,居民住宅建设装修比较讲究,钢筋水泥结构,外贴条形锦砖,内墙喷高档漆ICI、多彩等涂料。室内顶掉海绵是天花板,地面铺锦砖,高级木地板、抛光瓷片等较高级的装修。
境内渔民居住地,从宋朝开始,他们为躲债从福建、潮州等地逃亡而迁入。《归善县志》记载:渔民“以渔钓为业,以舟为宅,语音与土人微异,其籍隶河泊所……其姓五,麦、濮、何、苏、吴,无他氏,土人不与结婚”。新中国成立以前,渔民被叫做“疍家”,他们社会地位低下,不允许上岸建房居住,世代以船为家,终年漂泊海上,“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是过去渔民形象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渔民地位,鼓励渔民上岸发展,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渔民终于得于翻身做主。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的资助下,渔民告别浮家,上岸建房居住,如范和渔民新村。1980年以后,当地政府又在溪坝海滩拨出大片土地,渔民新村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什级。2012 年,渔民新村常住人口1600人。
二、饮食
民国期间,中等以上人家一日两餐,以大米为主食。贫苦群众,以一粥一饭为多,遇上歉年和青黄不接时,多以番薯、芋仔、野菜充饥。日常佐膳以自制的豆豉、豆酱、咸鱼干、咸鱼酱及自种的蔬菜为主,只有重大节日才加菜。
1953年国家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圩镇居民(无田耕者)开始由国家定量分配,食粮、食油由国家定量供给,有时也搭配杂粮和糠油。居民一般只食两餐。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供给的粮油逐步增加,人们从吃两餐到三餐,早吃稀饭或粉面小点,午晚两餐干饭。1970年代开始,人民生活逐渐好转,一日三餐,早餐随意,中晚两餐以大米为主,佐餐有蛋品、蔬菜、鱼肉类等。1990年代开始,稔山圩镇待客从家里煮宴请客改为到茶楼、饭店设宴。早餐从在家里煮粥煮蕃薯到去茶楼、饭店饮茶等。
主食大米。将大米做成白饭(俗称尽水饭)、蒸饭、焖香饭(用豆类、肉类、青菜类等)、番薯饭等。稀饭(俗称粥),白粥、香粥(用各式配料熬粥)等。解放后,大部分农村一稀两干,农忙时三顿干饭,或间以粉面、番薯丝等。
佐餐以素菜为主,肉类、海鲜为辅。素菜除应时蔬菜外,还有腌咸蛋、腌晒萝卜(俗称菜脯)腌晒芥菜(俗称咸菜)、番薯粉丝、蚝解等。逢年过节,婚生喜庆则以酒、肉、海鲜为主,青菜为辅。酒以米酒为主,肉多是鸡、猪、鸭、牛肉。海鲜以鱼、虾、蟹、蚝、鱿鱼、海参、发菜等为主。常用烹调方法有:蒸、炒、煎、炸、焖、红烧等。通常菜谱有白切鸡、红烧猪肉、东坡扣肉、红烧鹅鸭、酿豆腐、盐水虾、蒸蟹、焖蚝等。一般口味要求咸淡适中,浓而不腻,烂而不糊。因稔山近海,人们多以海产品为主菜,煎鱼、蒸鱼、蒸蟹、蒸龙虾、蒸鱼丸、炸鱼丸、焖鱼、煎炸鱼、炒蛤、炒花甲等。旧时稔山人凡遇好事,都在家里做“九大碗”宴请,“九大碗”的菜色是:白切鸡、红烧鱼、焖猪肉、蒸鲛蟹、炒鱿鱼、冬菇、发菜、芋头扣肉、虾米肉丸、青菜等九种菜式。比较有钱的人家,则“好菜见底”,较为贫穷的人家,好菜下面还要垫青菜。
逢年过节做粄,常见的是:春节做发粄、发糕、艾粄;正月十五做汤丸;清明做艾粄;端午节包粽子;七月十四磨沙河粉;十月做糍粑;冬至做汤丸、做萝卜粄等。夏天喝绿豆水去暑,冬天煲糯米粥取暖。其它小吃有:炒熟的水糍、扭佐、糯米糍、烧米等。
熬汤:由于稔山近海,居民多喜欢用鱼熬汤。逢年过节,有鲍鱼汤、鱼剽汤、蟹汤、紫菜汤。简单人家,用鱼干仔煮汤。居住在近山靠海的客家人多以客家菜为主,如菜干、淡菜仔煲猪肉汤、猪骨头熬鸡骨草、土茯苓熬猪骨头等。
三、服饰
新中国成立前,上层人物穿的是长衫,少数富豪官绅穿绫罗绸缎、长衫套马褂。较有文化的人和读书人穿七纽布四袋的上装,有请裁缝师傅剪裁后自己用针线缝制的,亦有家庭妇女自己缝制的。男女劳动人民则穿开襟的大“襟衫”短上衣,裤子是駮裤头裤头宽阔,穿时将左右掩搭,以裤带束紧。劳动妇女穿粗麻土布衣,上衣是右,阔口大袖,衫长及膝,裤短兼大裆。男子穿开襟衫,订布钮,穿宽脚交头裤(包头裤),裤头由五寸宽的白粗布缝制。颜色以黑、蓝、灰、浅蓝等为主。人们常穿单衣单裤,甚至补丁上面加补丁。建国初时,服装款式主要是一般平民百姓穿唐装,官员、教师穿中山装,中学生穿西裤恤衫,女中学生穿白衫黑袖。20世纪50年代起,稔山墟居民男子开始穿西裤,女子穿用橡筋做裤头的“牛筋裤”。男女仍穿唐装。
40多岁以上的妇女喜好戴绣花的头花围,布料采用普通布或绒布,绣花是彩色的,上绣花草。60岁以上的妇女头额花围周边一般不绣花,高档些的选用绒布料。农村妇女冬天选择黑布裹头。儿童多戴银玲帽、绒线帽。上有“虎”形眼、耳等。渔民女人服饰多样,多为穿着蓝绿青布襟衣,镶花边,有的还穿双色衣,从肩膀到胸以下颜色各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变,服装款式逐渐多样化,有列宁装、中山装、青年装,布色多为蓝色、灰色、或浅蓝、浅灰色。妇女喜欢穿花布衫,布料初为棉布,后是的确良。1970年代渐兴化纤布。“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北京蓝和制服和草绿色军装为时尚。1980年以后,稔山人的服装款式趋向省港化,逐渐时兴西装、牛仔裤、牛仔衣,喇叭裤、短裙、西装裙、皮大衣、毛衣、蝙蝠衫、夹克衫、文化衫、褥衫、风褛、外套等,在家则穿睡衣或休闲衣,出外运动穿运动衣,出外旅游穿宽松休闲的布衣。女青年喜欢穿长裙、短裙、柔姿衫,毛线外套。这时期的穿着,款式新颖,种类繁多,布料从尼龙、晴纶、到半尼龙、半晴纶、繑其纱、纯毛纯棉。款式除保守外,还有露肩、露背、V型领、直统领等,21世纪以后,款式又转到喜穿唐装,穿有补丁的水磨牛仔衣裤。布料从过去的套穿半晴纶、半尼龙到纯棉、纯毛。有身份的男人仍穿西装打领带,年节或有意义的节日、出席宴会的男女大都喜好穿西装打领带。夏天穿衬衣、文化衫或运动衣,文化女人穿西服,或西装群。冬天穿毛外衣、外套、高档运动衣。劳动妇女喜穿牛仔裤、文化衫。
1970年代的 新婚男子没有讲究衣款,只是穿没有补丁的衣服,或较好的衣服,女子穿略带红或粉红的上衣。1980年代中期开始,新婚男子穿西装,打领带,新娘穿白婚纱、龙凤婚服,而男女喜欢戴金戒指、金项链、玉等各式首饰。
老人穿着讲究,除了穿黑色、灰色、咖啡色的衣服外,还有带花的、颜色鲜艳的、蓝色、红色、黄色,外衣、外套、百褶裙、皮褛,几千元一件的皮外衣。夏天穿绸缎、纯毛文化衫。农村人和墟街人的穿着打扮一样,各人衣着量力而行,难于分辨墟街人或农村人。
1950年代末,男女居民都打赤脚,晚上冲凉后穿木屐,上山打柴割草穿草鞋,草鞋不是用草编,而是用车轮外胎做成的鞋底,称“水陆”两用鞋。从1960年代开始穿凉鞋,春节穿布鞋。1980年代以后,鞋、袜、帽穿戴亦日趋新颖,各式皮鞋、凉鞋、高跟鞋、旅游鞋、凉帽等均流行。袜子也多式多样,有尼龙袜、纯棉袜、丝织袜等。男人戴金戒指,女人戴耳环、戒指、珍珠项链等。结婚男女交换戒指。
清代男子留辫,民国后才剪去。男人发式有平头、西装发、花旗装、光头等。女子未嫁梳辫,婚后梳髻。解放后已婚妇女就不兴梳髻,依然短发或梳辫。1980年后,大部分稔山女子兴留短发,电发、披肩散发、披肩直发、吹波、烫发、染发,发式多样选择自由。
四、用具
新中国成立前,稔山居民的家庭生活用具大多简陋,用具多为竹、木、铁制。睡具多为木板床,吃饭多用四方木桌(俗称八仙桌),木制长条凳。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稔山居民仍以竹、木、塑料家具为主。改革开放后,大多数的家庭趋向高档化,如弹簧床、皮沙发、藤椅、电镀或喷漆折叠台、椅,长台餐柜、组合柜、男装柜、新式高低床、衣厨,红木家具、联邦家具等。普通家庭开始有现代化电器如衣车、洗衣机、电视机、录像机、收录机、高档音响、电话、电风扇、电冰箱、微波炉、空调。21世纪以后高档数码家具,如电视、电脑、数码照相机、智能手机、DV摄像机、智能空调、液晶电视等等。
餐具,新中国成立前多用铁、铜、陶瓷、制品,如铁锅、铁煲、铜煲、瓦煲、粗瓷碗碟等,筷子多为竹或木製。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用鋁合金和不鏽剛制品,碗碟則用細瓷燒製,筷子多用塑料等仿象牙制成。
照明用具,民间照明,照明多用松油、茶油、煤油等,农村人多用蒸仔火。清代用蜡烛、植物油、煤油。直到1965起,逐渐用电灯,1966年,各乡村用上电,各村已基本消灭无电现象。
燃料,主要以柴、草为主。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代后,封山育林,从根本上杜绝千百年来烧柴草的习惯,改烧煤、液化气灶,电、太阳能,农村初时改烧化粪池,后来也改用烧煤、液化气。费用虽然大些,但干净、火旺,群众十分欢迎。
通讯工具,改革开放以前,电话尚未普及,稔山居民通讯方式是通过“搭声(派人上门)”、书信、电报、等方式进行远距离的沟通。改革开放后,随着稔山经济的发展,部分家庭开始使用电话进行沟通。1990年以后,少数富起来的家庭开始使用“大哥大”,“大哥大”被当作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但未得到普及,电话开始作为普通的生活工具进入普通家庭,稔山开通程控电话网。1995年后期,做工小巧、用途广泛、价格合理的手机进入居民家庭,与此同时,互联网作为新鲜事物迅猛发展,至21世纪初时,电话和手机全面普及,互联网发展更是日新月异。2000年,稔山程控 电话用户数(含小灵通)10000部,2011年电话用户达11500部,宽带用户达6000户,稔山进入互联网时代。
出行,稔山地处沿海、丘陵,新中国成立初时,由于交通工具落后,群众出行主要以步行为主。1960年代开始,稔山有居民开始使用自行车,当时稔山圩有七八部自行车,1970年代,平均每10人拥有5部自行车,1980年代后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1990年代以后,中小学生普遍骑自行车去上学。1990年代初,少数人有摩托车、小汽车。生活富裕的家庭有了面包车、小轿车。有句民谣:“餐餐有鱼肉、冷热新衣裳,居住有新屋,出门有两轮,闲时听歌曲、银行有存折。”至2011年,稔山群众拥有摩托车8000辆,小轿车1000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稔山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纯收入的不断增加,富裕起来的居民、农民开始走出家门,到各地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