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现在,正月二十惠州人都要过补天穿节。这天家庭主妇都会打祭铺粄。是日,人们在大门两旁挂起蒜苗,然后打祭铺粄,祭拜苍天后,家人聚而食之。
祭铺粄做法。最好以糯米粉九成加一成粘米粉,或八成糯米粉加二成粘米粉(俗称一破九或二破八)混合加水,掺白糖(做好俗称甜皮咸馅)搓制,在镬中倒入花生油,然后捏一小团(如儿童一拳头大),放在镬头用手压扁,边以文火煎,边以圆饭勺从粉饼的中间往外扑打,使其均匀增大,期间多次翻转,以免煎燶,待煎至直径约30厘米,厚约2—3毫米时即可起镬。
在此之前要先做好粄馅。馅有咸的,甜的。咸馅以萝卜丝、甜腐竹皮、虾谷、咸肉粒、腊肉腊肠粒、五香粉、蒜苗、葱等制成,此馅咸香可口。将煮好的萝卜丝馅料倒入盆中,中间应放一个大碗以沥净馅水,这样做出来的祭铺粄才不至于水淋水濑。
甜馅以炒熟芝麻、炒熟花生舂碎加白糖做成。
将煎好的粄平铺在大的浅盘中,然后将萝卜丝馅均匀铺在粄上,其厚度约5毫米,再将铺馅的粄卷起来,即成为祭铺粄(因其形状似过去睡觉的卷席,故有人又称为睡铺粄)。甜的做法一样,不过馅的厚度略薄一些。人们多数将粄切成长约3厘米一段来食,少见整条来食。
补天穿食祭铺粄习俗应源于陕西。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俗辞典》一书说:“补天补地节,亦称‘女皇节’、‘娲婆节’。旧时汉族民间纪念女娲的节日,流行于陕西地区。相传远古时期天缺地南,地陷西北,女娲曾在骊山炼五色石补天地。由于她补好了天地,才使幸存的人们得以生殖繁衍。为了追念这位女神,骊山周围的百姓,于每年夏历正月二十(或二十一、二十二日,相传是女娲的生日),家家户户吃‘补天饼’……总的要求是圆而薄。饭前举行简单仪式,由家庭主妇撕饼抛向房顶,象征‘补天’;然后扔向井中或搁于地上,象征‘补地’”。
惠州得以继承陕西地方此俗,是因为隋唐之时惠州城是一个具有军事政治性质的总管府所在地,小小的城中驻有大量陕西籍军兵、官吏阶层,受其影响,惠州人保留了此俗。演变至今,已没有了将饼(粄)抛向屋顶扔入井中习俗。但惠州人也创造了新的说法,据老惠州人说:正月二十约在雨水节索,其时正是阴雨绵绵,有时甚至大雨滂沱。人们为求干爽、天晴,借补天以求遂顺,穷其意突出自女娲补天之说。惠州人还引申有辟邪至胜之意。故这一天人们都会说“曾(正)穷二十补天穿、补地裂、补口舌”。
祭铺粄不失为一味极具地方特色的小食。笔者每年正月二十都会亲自下厨打祭铺粄以食。有的同事朋友食过后回味无穷,总是询问是否可再做,但因其费工费时,只好婉言拒绝。如能有人在腍食街出售,肯定食客会纷纷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