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角村旧时有一座青草姑婆庙,里面安放青草姑婆神像。下角群众都习惯称之为姑婆庙。解放初下角乡政府曾在此办公,1958年公社化后,姑婆庙被改为公社卫生院,经多次改建,原貌已不存。现在原址北面50米的榕树下重建。
传说很久以前,下角发大水,下角群众打捞得菩萨一个,貌似姑婆,村民就将其安放在现今卫生院处。以后菩萨面前长起青草,有一村民脚生疮,疼痛异常,随手在姑婆菩萨前采摘青草当药,不久,痛止肿消,疮疾痊愈。下角人以为菩萨有灵,遂将菩萨起名为青草姑婆,并建庙奉祀膜拜。据说姑婆曾托梦与某人,说她喜欢看戏。村民信其神灵,凑钱请了戏班演戏给青草姑婆看,自此以后遂成定制。名为“青草姑婆演戏”。
“青草姑婆演戏”活动定为每年年初二晚上开始,一般演五夜四天,直演到初七早上,演出的剧种都是粤剧,剧目都是当时流行的剧目。1951年就演过“三打节妇碑”和“断臂说文龙”两出戏。戏班大多是从广州请来,下角人按合同付给戏班一定酬金。戏班自己解决食饭,住宿则由下角人提供。“青草姑婆演戏”演出事宜由首事(也叫戏头)负责。首事由6人至16人组成。下角人都愿意当首事。首事们每人出几十块大洋。首事们负责“写戏”,也叫请戏班,安排戏班人员食宿,搭戏棚,安座位。戏棚两边吊两个大灯笼,上写“青草姑婆演戏”六字。年初二戏班准备演出,年初三早上将青草姑婆神像抬出来看戏,年初六在收场前又将青草姑婆神像抬回庙中,表示青草姑婆不看开台戏及刹台戏。
戏棚搭在庙前100米左右的地方。一般群众自带椅凳或站立看戏。每年演戏,惠州城中居民或邻近的村民都来看戏。每场观众至少也有一二千人。
每年演戏结束后,首事们各人就须寻找下届首事,此举不需事先跟选中者商议,所选者一般是新婚男丁。首事们选好接替人后,于同一天,用大红纸写上“某某年青草姑婆演戏首事”,将大红帖放入席箱,分别抬到新首事家,新首事则须烧炮仗表示接受,并将大红帖贴在自家的正厅中。
姑婆庙内原镶有石碑一块,约长80厘米,宽60厘米。碑中记录了演戏年代、沿革及捐资者的名字。据说始演年代为明末。自有“青草姑婆演戏”以来,演戏活动几乎每年都有,直到解放初才停演。据廖寿南等人回忆:其中曾有3次停演,一次是清代同治皇帝崩驾(1874年),清廷下诏停止一切娱乐。一次是抗战期间1939—1945年停演。另外一次是1947年国民党发动内战,时局很乱而停演,这次首事们把准备演戏所剩的700百多元赠送给下角小学作办学之用。
“青草姑婆演戏”活动最后一次是1951年,当年演戏活动刚结束,土改队进乡,以后再也没有举办。但下角村民还保存了演戏风俗习惯,仍于每年春节由本乡村青年组织演出队或业余剧团在姑婆庙前演出戏剧或结合中心任务的文艺节目。如此活动一直延续到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姑婆庙改为公社卫生院方告结束。庙内所立石碑也荡然无存。2009年在原址出土了原庙楹联一副:“薄采频繁供俎豆,深培菔芥当孙儿”,现镶于重建的庙前。也许此联的再现可补历史的遗憾。
下角青草姑婆庙 摄影:李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