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着金猴的脚步,市民协开展新年首次大型采风活动——龙门古村行。1月10日上午7点半,50名民协会员准时来到市政府门口集合,怀着踊跃的心情参与猴年采风首场秀。这是一支由新老会员组成的队伍,他们将在采风中进一步认识与了解龙门古村文化,将更加贴地气地参与民间文化建设。市民协林丽华、钟土清、黄新团等三位副主席参加采风,龙门县文联主席、市民协副主席钟福源作为东道主,热情地带领众会员启开了此次活力龙门之旅。
采风的首站是龙华镇绳武围。在绳武围古村,龙门县民协主席苏广林、民协会员龙门县博物馆副馆长钟超宏、龙华镇文化站沙站长等为大家热情导游。钟福源副主席向大家娓娓地介绍了绳武围的历史。建于清代的绳武围,外围有一汪碧绿的风水池,里面禾坪宽阔,占地面积约15717平方米,祠堂与民居鳞次栉比,组成一幢幢结构讲究、规模宏大且防御性能十分强的围屋。宽阔的禾坪尽显大气,围村设有六个角楼,每个角楼足足两层高;墙体有暸望口,内墙设有跑马道,人在其中行走,不由得感到自身多么的渺小—抬头往上打量,只见高耸的墙体指向蓝天,威武的镬耳在蓝天下居高望远,在岁月中站成一道不灭的风景。特别是檐角的龙狮,凸睁的双目精气逼人;檐下有持着笏的人物砖雕,像征着对围村人的吉祥庇佑。古民居如今基本完好地保持了原貌,是龙门县具有较高文物研究价值的传统建筑之一。2013年,绳武围列入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2015年,列入第六批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采风的第二站是香溪堡。流淌在功武村边上的香溪河,两岸翠竹青青,河水清澈幽静,像一条玉带缭绕着古堡;是浮游在香溪河上的几条竹排,让民协会员们雀跃了,因为要坐竹排漂3公里才能到达对岸的功武村,大家怀着兴奋的心情分乘3个竹排,顺着河水飘流时,香溪河很快就歌声荡漾了:会员们的对歌一声比一声嘹亮,有的会员忍不住在排头跳起交谊舞、大玩肚皮舞,一番“妹立船头歌声飘,阿哥寻妹对歌来”的民间风情蔓延了整条香溪河。魏金发宝刀未老,一把“抢走”了撑排师傅的竹竿撑竹排,师傅成了乘客,说说笑笑中不觉转眼间就到了功武村。
这是一群明末清初的古老建筑,建村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2015年已成功申报成为广东省古村落,是龙门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功武村主人廖氏来自江西,其中四世祖廖金凤于南宋开庆元年(1195年)考上进士,初为增城县令,后从戎,官至太尉。因廖氏曾连续三代功在于武,故村名“功武”。功武村不仅有保存完好的五宅第、古码头、正街、廖氏宗祠,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古民居的十余座院落里,房屋很多,雕饰独特,时代气息浓郁,具有文物研究价值,已获得“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东人文历史类最美的乡村示范景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等誉称。
采风第三站,是精美的现代建筑隔海围。隔海围是龙门民间人士筹建的一处依山傍水的山庄,主人热情地告诉我们兴起这个景点的初衷,原来他深深地眷恋着中国古朴的文明与优秀的文化传统,他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缩影在方寸之间:例如在园内1000米的小路上铺下5000颗鹅卵石,每颗鹅卵石代表一个年轮;每两块石头的间距20厘米,是指人在自然站立时两脚跨两年,寓意中华文明延续不断代代相承,立意新颖,富有意义。会员们从中感受到了书香的氲氤,悄声议论说此处别开生面,是一处读书休闲的好地方。
来到采风的第四站是永汉镇王屋村,深谙当地文化的市民协会员、永汉镇文化站长何富声陪同一众会员作了细致的讲解,在2015年,文祐王公祠已成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他告诉我们,永汉镇的人口划分为“客家人”和“本地人”,永汉的古建筑很多,可以分为以“本地人”居住为主的广府建筑和以“客家人”居住为主的围龙屋两种风格。村委王主任也向我们介绍了文佑王公祠、凌云阁等标志性建筑,这条同样修建于明末清初的王屋古村,是王氏子孙耗费了十八年光阴所建并逐渐形成的颇有规模的村落。看着这建筑气势宏伟、装饰精美的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画,会员们感叹说它的做工实在精细,为古人所拥有的高超艺术工艺叹为观止。王屋村的凌云阁,有着惠州地区古建群中凤毛麟角的独特之处,怪不得它的民俗文化这样丰富,大概与王氏祖上的显赫身份不可分割。
永汉镇鹤湖村的鹤湖围是采风第五站,到达鹤湖围时,天空已飘起了蒙蒙小雨,会员们踩着泥泞的路踏进了围屋大门。村委王主任说,王氏祖先从梅县迁到龙门县永汉下莲塘,执医为业,先在下莲塘建新屋村,后建鹤湖围(树槐堂),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竣工。鹤湖民风淳朴,各种时令节日,村民均相当重视,悉心准备,特别是元宵节,当地人起灯,是日村民在堂屋和堂屋前的禾坪摆酒席,全围人共同贺喜,场面隆重。鹤湖围也是惠州市唯一的一座前有大面积池塘连结两侧壕沟、三面环水,围后山地的城堡式客家围楼。2009年,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2010年被列为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会员们边听讲解边做笔记,还抓拍精彩瞬间。此时围屋中堂天井沿着屋沿飘下的雨丝煞是好看,有几个女会员伸出双手接水,村长打趣说:水是财哦!话语刚落,有的会员再也按捺不住,走下天井撩起丝巾欢快地舞动起来。宁静的古屋与动感十足的现代舞交融,舞者悦观者乐,逗得摄影家的快门“咔嚓咔嚓”地闪个不停,能歌善舞的民间文艺家在古屋展示了艺术才情,营造了一片艺术小天地。
古村怡情香溪美,民间文艺才情多。一天的光阴很快过去,采风却把我们的记忆装载得满满的。依依惜别龙门,回程车上,窗外雨丝绵绵,大家意犹未尽,新老会员互道采风的感觉,分享采风的收获和乐趣。大巴车内,会员一个接一个,一组接一组,经典歌曲联唱不完,一路欢歌,其乐融融。
(摄影:陈文、吕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