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山花烂漫终有时
作者:蔡磊(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11-14 23:33:05

美上加美,奇中称奇的2014中国(广州)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三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顶级工艺美术大师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和“看家本领”,50个品种的工艺精品杰作荟萃一堂,让观赏者享受了一次大饱眼福的饕餮盛宴。

随惠州民协参观团进入展馆,不知谁说了句:“亲,先看哪件好啊?”就这么一句经典的自言自语,让一人犯傻,全场发呆。民协这群俊男靓女虽都是些见过世面的人,但也经不住这“大观园”中宝贝如山对眼球的诱惑啊。张着“O”型的嘴,惊讶、赞叹,表情相同地一致,这是大多数参观者的“标准照”。在现场的感受真应验了“眼睛不够用”的俗语,但形容词也不够用啊,“书到用时方恨少”果然是真实不虚。每个人手中的手机、相机一刻也未停,在展台前一件一件仔细地“扫描”,每件都想“收入囊中”。

在这里,开眼界可不是句玩笑话,琳琅满目,超凡无比的工艺精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见不到的。浙江某位工艺大师创造出在黄杨木雕的“莲蓬”中镶嵌入紫檀木的“莲子”,既巧夺天工又精美绝伦。重庆的三维剪纸绝技,让风雨在平面的纸上“吹动”起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过目不忘,惊叹不已。广州艺人创新表现形式,用枯叶染色拼成四幅一组的灼彩画幅,极具现代感,并富于空间变化,让观者恍若进入了浩渺绚烂的宇宙开始一段奇幻的星际旅行。再就是变普通为神奇的笋衣画,把废弃的竹笋壳变成了具有特殊效果的工艺新材料运用到创作当中。烙画也褪去了灰色的旧时装,换上了绚丽多彩的花衣裳,可比过去年轻漂亮多啦。

我们还看到,就全国而言,广东仍属工艺美术大省,“高、精、尖”的传统项目大器不凡,夺人眼球。不但较好地保留了传统的特色和优势,亦能不断创新,并引领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鉴赏标准,走在大众对审美情趣认知的前列,成为时代风尚。更难能可贵的是佛山陶瓷“石湾公仔”、潮州“金漆木雕”、肇庆端砚雕刻等广东特有的工艺美术传统品种,早已享誉海内外,但新人新作依然层出不穷,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息。展品即保留传统的基本元素,又融入时尚内涵,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深刻印象,让人由衷敬佩,点赞不已。

此行虽是走马观花,但亦是一次难得的借鉴学习机会。在深圳市民协的展位上,我看到一册由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的《深圳民间工艺》精美图册,铜版纸16开本彩色印刷,共计43页码。目录分“协会简介”、“第四届主席团”、“协会章程”、“深圳市民间工艺精品展”、“2014中国(广州)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三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参展作品”五个部分组成,详实具体,一册在手,精华尽知。尤其令人羡慕并值得提示的是册页封底标注有“(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字样。

满载着惠州民协大家庭的期望和工艺美术人“山花梦”的理想,经过近一年的摸底、动员、筹划、创作、审报等各环节的工作,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团参加“2014中国(广州)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三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如期前往广州琶洲会展中心,整体“亮相”,登上全中国工艺竞技的最高赛场。兴奋和激动过后,复杂加忐忑的心情也交织在了一起。

农民画、木雕、陶瓷、泥塑、彩瓷、玉石画、铁艺机器人等作品参展,阵容整齐,集体亮相,15件工艺品竞逐山花奖,80件工艺品参评岭南杯奖和青年精品奖。展团成员除了多次参展的毛国忠、庄敏、刘汉新、王云鹏等惠州工艺美术界的佼佼者各自带上自己的佳作外,首次参展的会员和种类的亮点还有余小伦的青花瓷、朝军的现代彩塑和铁艺机器人、张宏秋的陶艺、陈文哲的微雕像等,不乏有实力“冲击”奖项的新人新作。

惠州民协家底虽还不厚实,但不能不说,我们将一年来精心准备的作品奉献给山花奖。客观地说,这些作品跟最好的比较尚有差距,但与自己往年参展的作品比较,则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惠州民间工艺美术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就目前而言,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无论从创意还是创新,龙门农民画已成“气候”,成为惠州民间工艺美术中一张最响亮的名片。在龙门农民画的创作改良方面,近年来农民画家尝试运用油画布、麻布及乙烯颜料等新的材料,丰富农民画的表现质感。此次他们参展的作品,系列齐、内涵深、绘制精,创意创新兼有,精美精湛并存,常看常新,越看越迷,审美价值超赞,成为此次全国性大展上代表惠州夺奖呼声最高的“主打产品”。

保持地域特色、深度挖掘民间民俗题材、坚持原创、强化精品意识,是惠州市民协对民间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出发点。为此,市民协主席团做了精心布置和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安排,包括当地采风,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通过观念引导和全面深入地体验乡村民俗风情,农民画作者和毛国忠、刘汉新、庄敏、张宏秋、苏定明、邹红梅、梁力文、袁再茂等一大批工艺美术类民协成员,均尝试以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主题创作之中,创造出具有东江民间民俗特色的工艺美术奇葩,成为他们自觉的使命。

短短的五个小时不足以让我们领略完此次博览会的所有精髓,但更大的收获是看到了别人的优势就能悟出我们之间的差距。惠州工艺美术作品:深度不够、不成系列、大器少、精美少。

看到差距,等于看到希望。正如市民协主席邹永祥在观展后总结的真知卓见:“一是主题开掘要深,尤其要注意表现时代新风貌;二是工艺材料运用要广;三是表现手法要创新;四是创新不能丢掉本色和失去原材料个性。”这是“自我揭短”,也是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呵护有加”。

工艺材料的选用具有地方特色本身就是民间工艺的优势,如肇庆的端砚砚石、江门茅草笔的茅草等,无不是就地取材的“典范”。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的“短板”。

从惠州市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全局着眼,我们应该向工艺美术事业发达的兄弟市学习。健全和完善工艺美术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其中包括纳入规范管理服务,职称评定等重要内容。让惠州工艺美术事业的势头更猛,成就更大。

至此,不由地让我想起一件有趣开心的花絮。在前往广州的大巴上,民协副秘书长叶勇明一曲高吭嘹亮的客家流行歌曲《客家人就系有料》,把近50位民协参观团成员的情绪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我想,借用这首歌的歌名略加改动,它就成了《民协人就系有料》一唱,亦不为过。民协工艺美术人近年来在协会提供的人脉和资源兼得的大平台上,抱团取暖,苦练内功,挖掘特色,自我提升,频频参加大展并有不俗的表现,实在是令人开心、自豪!

群英汇聚成大器,山花烂漫终有时。我们会在市民协主席团的率领下,勇于担当,敢为争先,勤劳创业,奋发有为,为惠州民协事业谋新路开新局,为惠州工艺美术行业采新风谱新篇。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