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广东十大茶乡、十大名茶颁奖盛典暨茶叶发展高峰论坛在惠州举行
作者:李劼    来源:    日期:2015-06-18 22:57:21

 

窗外“一片青山入座”,场内“岭南茶人云集”。16日,“广东十大茶乡”、“广东十大名茶”评选颁奖典礼暨广东茶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惠州市博罗县隆重举行。罗浮山下,广东政企代表、专家学者等数百人一起见证了这场我省茶界的盛事。

由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文联、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民协共同主办的寻找“广东十大茶乡”系列评选活动,自去年8月开锣,到今年5月揭晓,历时9个月,得到全省上下热烈响应。最终,24个茶乡参与了“广东十大茶乡”的评选,其种植面积超全省八成;参与角逐“广东十大名茶”的52个茶叶品牌也都是广东茶叶界的金字招牌,“是广东茶叶的名片”。

网络投票活动一经微信平台推送,立刻成为朋友圈热点,投票页面共录得2380万人次投票,超过以往历次我省相关评选。为保证评选公平公正和创新高效,专家考察组花了两个月时间走完参评的24个茶乡,走过广东所有海拔超过千米的茶场,行程上万公里,带来第一手翔实报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莫高义对系列评选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评选活动很好地达到挖掘岭南茶文化内涵、宣传广东茶文化品牌、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初衷。  “这是主办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的一次成功活动。”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表示,南方日报利用强势宣传平台,省文联和民协发挥文化方面影响力,华南农业大学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评选引发社会热烈关注,唤起人们对广东本土茶叶的热爱、对周围茶企的了解、对身边茶人的尊敬”。

经网络投票、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河源市和平县青州镇、梅州市大埔县、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惠州市博罗县柏塘镇、江门市开平大沙镇、阳江市阳西县东水山茶乡、清远市英德、潮州市凤凰镇获评“广东十大茶乡”。此外,潮州市饶平县获评“最具历史底蕴茶乡”,江门市鹤山双合镇获评“最具生态价值茶乡”。

猴采红牌原生态高山红茶(红茶)、枞中枞牌凤凰蜜兰香单丛茶(乌龙茶)、东水山茶(红茶)、阴那山金螺春绿茶(绿茶)、凯达牌香妃翠玉(乌龙茶)、莞香茶(特种茶)、象窝牌云大红茶(红茶)、童氏石坪顶茶(绿茶)、华煌牌红茶(红茶)、宝溪口高山有机茶(绿茶)获评“广东十大名茶”。同时,天露仙源获评“最具岭南韵味养生名茶”,积庆里英红九号获评“最具品牌价值典范名茶”。

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总编辑王更辉,编委谭仕龙,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曹利祥,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省民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李丽娜等主办方领导为获奖茶乡、茶企授牌。  

 

论坛

茶香还得勤吆喝  业界专家集思广益为广东茶业把脉  

广东虽然有好茶,但茶香也要靠吆喝。”“客家绿茶是广东茶叶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品种,但生产条件参差不齐,部分茶园管理粗放,制作工艺原始,还可大力提升生产和管理水平。”“说到广东茶叶,大家首先想到英德的‘英红九号’,这是一个成功案例,值得大家借鉴”……

在广东茶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多领域人士齐聚一堂,就广东茶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诚挚畅谈,共同为广东茶业把脉问诊。  广东的茶业优势很明显,但面临的发展瓶颈也很明显。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亚辉介绍,我们全省茶园面积约为61万亩,总产量约4.6万吨,茶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粤东西北,以生产乌龙茶、绿茶和红茶为主。北回归线穿越全省,该区域温、光资源充沛,背山面海,水资源充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本省茶叶具备高香、内含成分丰富、高产等优点。黄亚辉还特别提到,珠江水系带来丰富的茶树资源,使得广东的茶树种类不输于云南,二者均在50种以上,而全国大部分区域的该统计数据仅有20多种。

“寻找广东十大茶乡”系列评选囊括了广东的主要茶叶产区与品种,黄亚辉指出,包括客家绿茶、凤凰单枞等,但在考察这些茶叶产区时,我们却发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茶园管理粗放、缺少适宜的无性系良种、加工机械比较落后等。他指出,广东要成为茶叶生产大省,还必须着力引入科学化、规范化、机械化手段,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华南理工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段淳林介绍了企业品牌塑造的理论和知名企业塑造品牌的经验。段淳林说,如果不是参加“寻找广东十大茶乡”系列活动,还不知道广东有这么多的好茶,可见茶香也要靠吆喝。

英德市副市长何伟健介绍,英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本地的茶叶产业发展,无论在资金、人力、物力上都投入颇多。近几年来,英德市每年从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种植茶叶和创建茶叶品牌企业等给予扶持奖励,极大地调动了茶农和茶企的积极性。2013年他们举办首届英德红茶文化节,企业也在积极推广英德红茶品牌,组织参加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茶博会,英德红茶已经成为英德的靓丽名片。“英红九号”这个品牌不是属于某一家企业,也不是属于政府,它是英德茶企共同培育、共同拥有的品牌。

国家高级评茶师、华银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方明的经验分享也引起不少业者共鸣:名茶品质最基础的因素是生态环境及优质栽培技术,名茶品质香味风格特色的最基本的因素是茶树良种。广东茶叶要转型升级,要选择中叶类型具有花香的良种或持嫩性较好的良种,调整茶叶类产品花色结构;还应坚持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大力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积极推进开展有机等名优茶培育;制作工艺技术也不可忽视,要精细,加工环境清洁卫生。

 

感言

“寻找十大茶乡”系列评选活动授予我们此荣誉,自然是对乡镇前期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农民增产增收方式和发展方向的肯定与期许。一叶成魂,奋发传奇!

——乡贤、茶叶专家黄桂祥

谁说广东无好茶?珠山云水育新花。香醇味美扬天下,秀出岭南十大家。

——江门市开平市大沙镇党委书记谭意军

在此,让我们充分利用此次评选活动的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共同打响“广东十大名茶”品牌,走出广东,推向全国,销往世界各国。

——华银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方明

 

花 絮

获评“广东十大茶乡”的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乡贤、茶叶专家黄桂祥,在得知家乡获此殊荣后,有感而发,赋诗一首。

谁曾想到/一棵被寻找的古树/成就了名茶之乡/曾经的朽木枯叶/变成了岭南佳人/香古味醇/稀世韵香/打开山门飘向万方/今天/十里八方的乡亲/满怀情谊泡上一壶春色/敬献远方知遇的人!   想起怆苦闭塞的日子,多少白流的汗水…/品品山外传来喜讯/劲苦余甘充满幸福/从此/沉寂的大山拨亮了明灯/漂泊的心灵重新回来/哪怕再苦再累/再爬十岭九坡/也不会迷茫/昔日的所有憧憬/都在精行俭德中实现!   万水千山/白云人家/攀着一棵古树/扎根厚土,沐露巅崖/乘着一片树叶/伴随星辰,袅袅炊烟/长守初心/代代祥和!

 

 

(原载2015617 日《南方日报》)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