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城西一路,南湖、西湖和鳄湖三湖环抱,围绕着湖心一座钟灵毓秀的小岛,从南湖与西湖间那条蜿蜒的小道往里走,就是历史上驰名岭南的丰湖书院原址。创建于南宋时期的丰湖书院几经起落,于2012年重新修缮完工,并保留了集书香、先贤墨宝、精神遗韵及湖色风光于一体的儒雅气质,形成了一个风景独好的文化交流与旅游中心。
2013年2月,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惠州民间工艺美术馆”进驻丰湖书院格物斋。这所工艺馆是市民协与广大市民互动的平台,目的是面向社会推广民间文化,促进大家学习与交流、提高与发展,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惠州本土工艺文化的内容和内涵。馆内展出的作品,有微雕、木雕、蛋雕、玉雕、彩瓷、刺绣、丝网花、农民画、沙画、烙画、剪纸、沙画、毛线编织等10多个种类120多件,全由民协会员所创作。工艺馆开馆后,很快得到了惠州电视台、《惠州日报》的关注与采访;安徽电视台、广州的文艺馆、旅行团、摄影家协会等单位或社团组织也纷纷闻讯而来,民间工艺美术馆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一直以来,在社会上已形成一种定性思维,认为民间艺术既土气又俗气,但在民间工艺美术馆,布置得错落有致的展馆让人眼前一亮,展出的民间工艺品不仅形式多样,做工也十分精美生动,吸引着来访的游客驻足欣赏。特别是民协会员现场制作作品的过程,更使游客对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发现,一团普通的泥巴经过手的揉捏造型,竟能变成趣味无穷的花草鱼虫;平日最不起眼的羽毛,可以粘成一幅漂亮的画;一支细如发丝的绣花针,能绣出立体感强、堪与山水画媲美的山水人物图;电烙铁能烙出西湖,一根钩针既可以勾出雨伞,也可以勾出以假乱真的牡丹花;上了颜色的沙子,铺在纸上就成了精美的沙画……这一切使市民觉得又新鲜又好奇:原来惠州有这么多能工巧匠,有这么多美丽的手工艺品!
民间工艺馆成了市民节假日流连之地。这些充满本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平日并不多见,此次展出,无异于在精品文化与商品文化潮流的裹挟中,在广大市民的视野里刮起了一阵清新的 “原始风”。展馆的作品,吸引了许多年幼的小小艺术家,他们在父母亲的陪伴下来到展馆,成为了艺术创作室的新学员,他们捏起了泥巴,拿起了画笔;年长的观众专注地观摩雕刻的刀工艺术,有的拿起烙铁玩起了烙画;他们沐浴在作品的艺术氛围中,钟情于农民画的农家风情里……前来要求报名学习制作的人越来越多,有大人,有学生,也有稚童,沙画、烙画、丝网花、泥塑等工艺班都招收了学员。面对学员们的热情,民协因地制宜,以“艺传万家”为主题,举办了多场薪火相传的民间文化传承活动,以满足更多民众对民间文化的热爱,与更多的惠州人分享这份精神的食粮。“原始风”吸引西子湖畔的网友来了,在这里展开手工义卖与交流;幼儿园的师生来了,在这里开展亲子活动;老年大学的人来了,在这里交流文化及演唱;外国的游客来了,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向民协会员饶有兴趣地问长问短。
自民间工艺美术馆成立后,参与薪火相传活动的民间人士达1000多人次,招收的各种兴趣班学员也有三、四百人。民间工艺就这样渐渐为市民所了解和热爱,民间文化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亮点,民协会员也成了民众心中的一颗“新星”。能亲眼见证这些作品制作的过程,并与创作者直面接触与交流,游客觉得既满足又高兴,纷纷举起相机,与作品及民间文艺家留影。现在,不少人对民间文化由陌生到了解,再到如数家珍;还知道了惠州的民间原来藏龙卧虎,有着许多草根高手。民间工艺在惠州市民协的强力推广下,成了一道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风景线。
2013年新春,惠州市民协100多位民间文艺家欢聚民间工艺馆,举行新春团拜会,志同道合的会员们由此增进了解,加深了印象,在艺术的领域中互相学习他人之长,以汲取创作的灵感与新思路。会上,还以惠州民间文化、丰湖书院为内容进行有奖竞猜,气氛融洽热烈,其乐融融。一年多来,民间工艺馆成为民协“艺传万家”的传承基地,也是民间文艺家们最乐于流连的文化沙龙。会员们以此为家,经常聚合一起弹弹古筝,玩玩箫、葫芦丝与扬琴,“一片湖云遮不住,水波漾起丝竹声”,丰湖增添了许多和谐、悦耳的音符。
自惠州民间工艺美术馆设立展馆一年半时间以来,民协自我管理,坚持每天开放,前来观展的人次逾10万。在无政府补助的情况下,市民协自筹资金维持展馆的运作,毛国忠、庄敏、刘汉新、张又兰、苏汉洪、吕媛、贾淑云等会员主动请缨为展馆值班、担任解说员,部分会员自费支付各项开支,甚至垫付工资请人为展馆保洁、值班,体现了会员们不计得失、共同进取以及乐于贡献的崇高精神,体现了民协一向倡导的“目光向下,贴着地面行走”的宗旨。
“试看水色天光,四面春宜风浴”,丰湖的灵韵赋予了民间工艺优雅的气息,民间工艺则给书香弥漫的丰湖平添了纯朴淡雅的本色。丰湖景区与民间文化,是灵与肉的交流;书院厚重的人文历史与扎根大众的民间工艺相得益彰,在这妙曼的水色湖光中闪现出另一种优雅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