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市民协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手工艺品制作活动
作者:黄绿红,摄影(张小明)    来源:原创    日期:2021-09-20 22:13:05

9月18日,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20位民间文艺家在会员林选志公司(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船厂)举办“弘扬传统文化”迎中秋手工艺制作灯笼和剪纸活动。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下午3点,老船厂的会客厅摆满了飘香的瓜果,手工艺制作及剪纸的工具和材料。市民协副主席刘汉新、秘书长李燕汝参加了这次活动,秘书长李燕汝在活动开始前致简短欢迎词后,会员贾淑云老师教大家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不同的剪纸寓意不同,它象征的意义是通过剪纸图案反映了人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之情。在场会员有的是第一次剪纸,竟也剪得惟妙惟俏

微信图片_20210920234828.jpg

 

剪纸过后,伍翠婷、林惠聪副秘书长应邀一起述说惠州中秋节的传统过节文化,过节除了家人吃团圆饭,重点就是赏月和做花灯,饭后赏月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候,赏月前就是拜月光(祭月),拜月光有传统月饼、月光饼、柚子、菱角、板栗、芋头仔、榄角、柿子、花生、香蕉、苹果、葡萄……等等,中秋节也是秋收时节,所以把好吃好意头的水果和食材都奉上,祈求福佑、五谷丰登、越吃越有……

微信图片_20210920234732.jpg

接着,重头戏就是伍翠婷老师讲授花灯的制作,中秋游花灯也是惠州习俗之一,当夜幕降临,大人们领着小孩提着各种各样的手工花灯相约一起“串街”唱歌仔,惠州过去的街道都是比较狭小,街与户连贯在一起,邻里之间都是紧挨着,特别是老城区,这种传统文化特别浓厚。

以前的花灯以竹子(竹篾)和彩纸为主要材料,用竹篾扎成一个多边四角型,后在上面敷上彩纸,在彩纸写上喜迎中秋或画上各种好意头的花鸟等,用彩纸制作花朵加以点缀。伍翠婷除了给大家展示当年流行的扎纸花灯大家欣赏,同时也现场教会员们做新式的环保利是封灯笼。

微信图片_20210920234820.jpg

伍翠婷给大家准备各种花样的利是封、中国结、花灯杆等材料,一边讲述传统故事一边手把手教大家制作灯笼,在座的“学生”们体会了制作灯笼的乐趣,也体验了一把孩童的乐趣,提着灯笼穿街过巷,一片欢声笑语不亦乐乎。中秋前夕做灯笼的意义既是为了照明,也是幸福团圆的象征,也有添丁之意,意味着人丁兴旺。

 

微信图片_20210920234745.jpg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微信图片_20210920234756.jpg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