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惠州慈云图书馆内,传来了阵阵悠扬的乐器声和渔歌声,原来,这里正在举行“惠州市文化惠民大讲堂”的讲座活动,当天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唱好惠东渔歌。“惠州市文化惠民大讲堂”由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协办,一直以来都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本场讲座,由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主讲者是李福泰,张喜英助讲。现场200多观众,不少人专程从惠东县、仲恺高新区等地赶来听讲。惠州市政协常委卓秀丽、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邹永祥、惠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王少辉、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林丽华和侯粤春、惠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周锐坚等也参加听课。
惠东渔歌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惠东渔歌伴随先民从福建沿海一带传入惠东沿海地区,流传于现惠东境内的平海、港口、稔山、盐洲、巽寮等地。居于舟楫、随潮来往的渔民们几百年来以歌自娱,以歌解忧。从前渔民们在船上演唱,有独唱和齐唱,渔民群居时以“答歌”(即对歌、斗歌)为乐,均无乐器伴奏,其旋律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韵味。惠东渔歌的曲调品种繁多,语言大多采用潮语演唱,歌调有“啊啊香调”、“呵呵香调”、“贤弟调”、“罗茵调”等20多种。2008年,惠东渔歌成为全国渔歌中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福泰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东县平海渔歌艺术团团长、惠东渔歌传承人,被誉为“广东民间歌王”。李福泰是一名老渔歌手,2004年至今参加全国渔歌邀请赛荣获金奖、银奖、铜奖和省级金奖多次。2007年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世界栏目录像演出。2012年荣获惠州市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其作品《白丝丝》荣获岭南新音乐金奖、广东省第八届和惠州市第五届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李福泰还多次受邀参加大型演出——广州亚运会、香港会展中心渔歌专场演出、广州星海音乐厅渔歌演出、惠州市春节联欢晚会等。
当天的讲座中,李福泰以故事形式分享惠东渔歌往事,从惠东渔歌的历史渊源以及渔歌的分布区域讲起。李福泰认为,惠东渔歌是惠东渔民在历史条件下和长期特殊劳动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本土文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他经过实地调查和查找相关的史料,觉得惠东渔歌唱得最好的地方和发源地,应该是惠东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新村。《惠东历史大事记》记载了一首巜乾隆登基16年》的渔歌,证实清乾隆时期新村就已有渔歌。曾经,在1956年,新村的惠东渔歌歌手苏墨水、苏带心,上北京唱渔歌,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许多文艺团体到新村去釆风;新村至今还保留有渔歌队伍,每年村民去参加庙会都要唱渔歌……李福泰表示,惠东渔歌与大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听着渔歌长大;工作时从事水产工作四十多年,加上近十多年来在舞台宣传惠东渔歌,对于惠东渔歌,他是感慨万千,认为自己应该责无旁贷地宣传出去。
李福泰在讲座中讲到,当年的惠东渔民,没有文化,惠东渔歌的歌词很简单,一首歌一件事。原来都是渔民们口口相传,解放后才慢慢整理出词、曲。由于惠东渔歌“歌词老套,曲调短小”,对于惠东渔歌的表演宣传,进行二次创作非常重要,要对原生态渔歌进行“扬长避短,去粗取精”的创作改编,让观众既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渔歌曲调,又能听出与时俱进的歌词和音乐。
为了让大家能更了解原生态渔歌以及二次创作后的不同效果,李福泰与张喜英在现场演唱了原生态惠东渔歌“斗歌”,惠东县平海渔歌艺术团的多位团员们,演唱了二次创作后的“斗歌”。两种不同的演唱和表演方式,赢得了大家热烈掌声,也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这两种表演方式的精妙之处。
有着“80后渔歌歌后”之称的张喜英,是一个湘妹子。惠州歌舞剧院独唱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惠东渔歌传承人。
多年前,她与惠东渔歌的“偶遇”,令她爱上惠东渔歌。她不辞辛苦地学习当地的“学佬话”,深入渔民家里去学唱惠东渔歌。2006年李福泰和张喜英凭一曲《一对龙虾藏礁洲》惊艳四座,此后张喜英奖项不断,曾荣获全国渔歌大赛金奖、铜奖,省级金奖等;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惠州市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她还参加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演出等;受邀赴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等;出版了个人演唱专辑。当天的活动中,张喜英除了现场演唱,还把自己唱好渔歌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为了让听众们能体会到惠东渔歌的魅力,张喜英现场与听众互动,教大家唱“妹子调”。虽然只是唱了几句,听众们还是学得津津有味,体验了一把惠东渔歌的情调。惠东渔歌传承人苏方泰以及平海渔歌艺术团等人,也上台参加了表演。整个讲座120分钟,但是听众们意犹未尽。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邹永祥表示,李福泰和张喜英采用历史与现状结合、经验与理论结合、宣讲和歌唱结合、示唱和学唱结合的方法立体地解说惠东渔歌;叙述渔歌源流脉络清晰,归纳渔歌词曲特点精准,讲述渔歌故事生动,演唱渔歌音乐动听,这是一场有思想高度和艺术深度的渔歌欣赏会。作为民间文化人,他们能坚持20多年持之以恒,自发、自觉地抢救、整理、演唱、改编、创作、推广惠东渔歌,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市民协的赵兴祥、李福泰、苏方泰、张喜英、蔡景、梁锦锋、林云环等会员以及平海渔歌艺术团和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渔歌爱好者,为此洒下了许多汗水和心血。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惠州市政协常委卓秀丽表示,惠东渔歌要不断走向世界。她对惠东渔歌的创作、演出水平充满信心,下来希望能结合现代文化生活的需求,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渔歌好作品,从演唱发展到表演惠东渔歌的短剧、长剧,把惠东渔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摄影:张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