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小金口麒麟舞与龙形拳的考察
作者:曾宁(惠州民协会员)、张燕华(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3-05-23 11:07:06

  

 

 

 

 

 

 

 

422,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邹永祥、副主席林丽华及民协会员一行31人,走进拥有“广东省麒麟文化之乡”、“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龙形拳传承基地”之称的小金口,对当地薪火相传的麒麟舞、龙形拳观摩考察,并与当地麒麟舞、龙形拳队员交流座谈,进而加深了对小金口民间文化的认识,也引发了如何传承民间文化的思考。

品读——了解麒麟文化的历史

在小金口文化站,一排图文并茂的展版为我们展示了麒麟舞的渊源与发展。麒麟的形象,于2500年前就已形成,它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早在周代以前就与龙、凤、龟并称“四灵”,且居“四灵”之首。麒麟传说发展到近几百年,已成为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武术于一体的麒麟舞,既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宝贵财产。

至迟在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惠州就有麒麟舞的文字记载。小金口街道的麒麟舞,是惠州市最普及、最具特色、最有影响的民间传统舞蹈。全街道7个行政村,村村有麒麟队,共20多支麒麟队500多名队员,参加舞麒麟活动的村民达3000多人,其中最年长的83岁,最小的13岁。

作为东江麒麟舞的代表,近年来,小金口麒麟舞走出“深闺”,登上大雅之堂,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民间艺术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2005年参加“首届泛珠三角民间艺术节”荣获银奖;2008年参加 “广东省第二届麒麟舞大赛”获金奖;2009、20102012年分别参加“广东省传统龙狮、麒麟锦标赛”均获一等奖;2010年分别参加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上海世博会和第16届亚运会圣火传递活动;20113月参加 “广东省第三届麒麟舞大赛”获创新组金奖,10月到马来西亚进行海外文化交流,11月参加国家旅游局和广东省政府主办的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2012年应邀参加中央四台沿海行《远方的家》及《客家足迹行》栏目组的拍摄活动,9月参加“2012广东省渔歌精英赛暨全国渔歌邀请赛”获得民俗文化展“金奖”和“组织奖”,11月参加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大赛获创新组金奖、传统组银奖。

小金口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东江麒麟舞协会,成功举办了五届“麒麟文化节”,使麒麟舞走向组织化、规模化而长盛不衰,真正成了一项扎根于民间土壤,活跃于底层生活,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传统活动,每逢村民婚嫁、岁时节会,一定要舞麒麟助兴添欢,以求祥瑞。

观摩——领略麒麟文化独特魅力

在小金口文化站的舞台上,民协会员们领略了麒麟舞队的精彩表演。

麒麟的造型颇有地方特色,龙头、鹿角、蛇身、马蹄、牛尾。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辅以沙仙的挑逗,把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小金口麒麟舞整合了传统民间麒麟舞的套路,同时融入了武术动作,在变化的鼓点节奏和高亢的唢呐旋律中,以诙谐幽默的表演和活泼独特的造型,演绎了一段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间故事。整个过程充满热闹喜庆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娱乐性、观赏性。

在小金口麒麟的舞动中,我们看到的是古往今来人们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和吉祥幸福的企盼。麒麟作为人们崇拜的图腾之一,代表了人们理想中的乌托邦,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凝结,使小金口麒麟舞融入了大量本土文化元素,成为客家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欣赏——见证龙形拳的刚柔相济

龙形拳,19世纪末期在惠州首创,影响遍及惠州、南海、番禺、顺德、东莞、佛山、肇庆、广州、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澳洲、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在小金口,我们实地见证了龙形拳的勇武,其拳法“动如神龙游太空,静似玉女守深闺”,刚柔并济,是一套健体、防身的好功法。

目前,小金口已成立了惠城区龙形拳协会,多次与海内外龙形拳弟子交流;2012年参加广东蔡李佛精英赛荣获一等奖。

座谈——弘扬小金口文化品牌

观摩后,市民协会员与小金口党工办宣传委员刘修标、小金口文化站、麒麟队、龙形拳队等成员主要就麒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交流座谈。

刘委员和文化站负责同志说,目前,小金口打算把麒麟文化推向市场,让麒麟的形象全面走进社会每个角落。一是近年来小金口结合招商引资举办麒麟文化节;二是结合旅游项目开发,变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源,开发麒麟系列纪念品;三是结合街道文化建设,以麒麟形象为原型,创作卡通麒麟、麒麟漫画、麒麟年画、麒麟音乐等多种麒麟文化产品;四是寻求企业合作,通过企业支持来加大对麒麟文化建设的投入。下一步,小金口计划打造麒麟文化城,兴建麒麟文化广场和麒麟传统文化产业街。目前急需要做的是充分挖掘麒麟的文化内涵。

民协会员们认为,把小金口两大文化遗产——麒麟文化、龙形拳作为基层文化一个重要品牌来建设和推广,有利于推动惠州整体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惠州整体文化水平;有利于树立小金口乃至惠州鲜明的、与众不同的区域文化形象,增强区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强地区文化的综合竞争力。

就麒麟文化与龙形拳的传承、发展等问题,与会的民间文艺家各抒己见,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

有会员提出,小金口麒麟文化的包装、推广要有一个整体的策划,要有一支专门的策划班子,从更高的角度、更广的视野、更深的层次,全面、系统、规范地对麒麟文化综合打造,以凸显小金口特有的麒麟文化属性和特质。

还有会员指出,舞麒麟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我们除了要保持它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外,还要提升它的艺术价值,提高舞麒麟的艺术性。在普及麒麟舞的过程中,把表演性和参与性结合起来;按不同的场合和观众,设计不同的表演形式,区分舞台表演、广场表演和上门入户表演。舞台表演要注重艺术意境,动作的优美和规范,舞台的效果和美感。应该突出当地麒麟舞故事性强、憨厚滑稽的特点,并在舞动中适当增加画外音。在某些场合,可参照广场舞的形式,让群众和游客都能上场扮演“沙仙”角色,一起参与逗麒麟、驯麒麟,以吸引更多的人舞麒麟,增强表演的互动性。

也有部分会员建议,应加大力度扶持与推广麒麟文化,让其形象与文化价值渗透到民众生活中。可举办惠州市麒麟舞大赛,交流并整合本市麒麟文化资源。设计并制作吉祥物、便携式礼品如面具、匙扣、手袋或饰品等等。在各类活动、在旅游景区邀请麒麟队参与表演,提升它的知名度;若在婚庆场合,麒麟可作为祈福的象征,围绕新人绕行一周并在新房行礼送福,舞毕从嘴里吐一张“百年好合”或“白头偕老”“麒麟送子”的条幅;在贺寿的场合,由席上年长者请出麒麒以示庄重,麒麟临离席时吐出柏枝赠以做寿者等等。

在传统节日里,人们习惯舞狮贺喜,其实外来的狮子作为勇武的象征,其内涵远不及本土麒麟的寓意丰富。麒麟集龙头(威严)、鱼鳞(雍容)、牛尾(勤垦)、马蹄(善行)于一身;传说它性善,聚财(只吃不拉),自古以来,作为吉祥、益寿、驱邪、佑平安的正面形像已深入人心。但一些宣传资料介绍麒麟来历时称“山上有一麒麟无恶不作,为祸人间”,这是极不妥当的提法,与麒麟祥瑞的形象完全相悖。

有些会员认为,麒麟舞的改编不能丢掉本源,尤其是麒麟头的设计,要保持原有基本形像,也不宜太大,前几年在省运会开幕式表演用的麒麟头完全脱离传统,已经不是小金口的麒麟,应弃用,以免损害形象。

对龙形拳后继乏人的情况,会员认为,面临各类体育运动如火如荼的形势,龙形拳作为本地久负盛名的拳法,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但要提高知名度并多方推广,促使大众参与其中。可在市区长期设立免费授学点,并制作完整套路的光盘辅助教学,也可在民协的“惠州民间文化网”发布视频广为告之。无竞争无对比,对拳法的参悟与掌握就无说服力,龙形拳可自拟等级,不定期地组织市内外龙形拳爱好者参与比赛,这对激发学拳者的兴趣、层层探究武学精髓不无好处。还可整理、发行书面教材,规范教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远比口口相授更能确保其准确性和严肃性,也更具规范性和说服力。

许多会员表示,愿意为麒麟文化和龙形拳创作相关的文学、音乐、工艺美术作品。通过本次采风活动,会员们普遍认为,小金口民间艺术珍品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大力弘扬这些红红火火的民间艺术,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适应不同层面人群的文化需求,提高市民尤其是农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养,给惠州的文明建设增添内涵。这正是惠州建设文化大市、提升城市品位的魅力所在。

(摄影:李运花、朱建明)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