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州市文联、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发文认定首批四个“惠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以下简称“基地”)。12月27日上午,市文联副主席陈志昂、市民协主席邹永祥带领23位会员,为“惠州市惠城区嵩宝轩艺术园”、“惠州彩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惠州毛氏艺术有限公司”、“惠州市东平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四个基地授匾并现场参观交流。
四基地负责人庄敏、陈万景、毛国忠、余小伦都是惠州市民间艺术大师,他们先后发言,一致感谢市文联、市民协对其文化事业的肯定和关心、支持,下来一定不辜负希望,不忘初心,为惠州民间文化传承尽力,加油!创作再上一层楼。陈志昂副主席在授匾仪式上肯定了四位民间艺术大师带领团队为惠州民间文化传承所做的贡献,指出基地的建立,是为了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积极拓展社会各界参与民间文化建设的渠道,发挥优秀民间文化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展示、普及、推广、示范作用,培养民间文化人才,促进惠州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希望被认定的单位再接再厉,为光大优秀的民间文化多作贡献。
民协会员参观了嵩宝轩艺术园、彩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东平窑,对几个基地的创作理念、研究深度、创新精神、精湛技艺发出由衷的赞叹。
会员们参观东平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途中,在公司所在地平潭新田埔村参观了德合新祠和邱氏总祠,当地老人介绍,村里历史上出过许多秀才,人称“惠州第一秀才村”;平潭镇邹副镇长也向民协会员介绍了将新田埔村打造为旅游陶瓷文化古村的规划。
在邱氏总祠大门前,一块门匾被村民的婚联遮盖了中间的文字,只剩匾两边的落款依稀可见。邹主席认真察看后,确定此匾为清嘉庆十年十月至十三年十月任广东布政使的衡龄所书,嘉庆十三年国子监太学生邱绍纶立,是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希望村民好好保护。
三个基地的精美作品,拓宽了民协会员们的视野;文物的发现,给大家带来意外的收获。在东平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会员们用欢快的歌舞与板胡独奏表达了快乐的心情。
(摄影:李如霞、张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