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星期天,清早气温有点寒冷,上午9点起,惠州市慈云图书馆,大人小孩三三两两结伴而来,走上四楼学术报告厅,来者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民协会员、市区几个学校的师生、慈云图书馆的读者及社会各界朋友等等。惠州市第二十九小学的同学们和家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也来了。寒风挡不住来者,可以说都是民间文化和惠州民俗的爱好者,冲着了解“上灯”风俗而来的。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意见,坚定文化自信,认知中华文化之一的惠州本土文化,认同惠州传统文化价值,光大惠州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惠州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市民协根据市文广新局的有关2017年惠州市“文化惠民大讲堂”系列公益活动的安排,协助主办方组织了这次讲座。
本期讲座由市文广新局主办、慈云图书馆承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市民协主席邹永祥、副主席林丽华等民协会员以及各界朋友、市第二十九小学师生、家长共238人参加了讲座。
本年度“文化惠民大讲堂”有两课安排市民协老师讲授民间文化知识,今天是第二课。9点40分,惠州市民间文化《惠州“上灯”风俗》讲座开始了。
主讲老师林志华,网名飞狐,广东省惠州市人。2000年开始摄影艺术创作,现为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其数十幅图片获全国、省、市摄影奖。2007年始,林老师致力于惠州市民间风俗文化调查,并开展深入持久追踪拍摄工作。曾参与组织惠州元宵灯会与第五届惠州市民间艺术博览会的“惠州灯俗摄影展”,两次讲授“惠州灯俗”专题讲座;惠州电视台、惠州日报曾先后报道。
林老师的讲课资料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几百张上灯活动过程的摄影记录,依课程章节轮流在投影幕上展示,色彩斑斓,现场很震撼、热烈。他娓娓道来,课程分两个部分三个环节讲授,与观众分享了年的含义、民间上灯含义、流行区域、上灯时间、上灯种类、上灯步骤、上灯程序、惠州地区“上灯”风俗等。讲座非常精彩,座位上,孩子们那好奇的眼睛盯着屏幕,和大人们一起静静的听课。看到精彩的图片,有的小孩忍不住小声说:哦,好漂亮的花灯啊。课间互动提问,现场有祖籍梅州、韶关两地的两个听众也介绍了他们老家的上灯风俗。
11点40分,讲座顺利结束了,但观众没有离场,气氛还是那么热烈,部分观众表示,蛮有收获,了解了上灯的风俗,浓浓的惠州民俗,灯的含义很深很深!特别是学生们,围着林老师左问右问,大人、孩子,还有林老师的粉丝们,拉着林老师一组组的合影留念。这一刻,民协会员也在舞台上互相交流,认为惠民大讲堂犹如传统文化盛宴,只要好好学习,细细品味,就能加深认知惠州本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之精髓,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民间文艺家协会人才济济,互相之间总有学不完的东西,是一座资源丰富的民间文化宝库。
(摄影:张小明、李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