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去象头山爬山,一起去吧?”
惠州市第五届艺博会摄影筹备组成员、民协会员张卫中约我去爬象头山,我在心里纳闷,大忙人怎会有这个闲情逸致?听说他最近很忙,作为民协新会员,又逢民协主办艺博会,既想为民协出一份力,也想在摄影界崭露头角,于是自告奋勇要去拍红色革命基地。他工作地在龙川,只有周末才回惠州。每次回来都是忙忙碌碌,难得一见。我常调侃他:“出名要趁早,反正您这已不年轻了,也不急在这一时!”
第二日,天气预报是暴雨。我正犹豫要不要去,他电话就打进来了,已经在超霸路口等我,同行的还有摄影发烧友老潘。伴随着小雨唰唰,不容商量就出发了。一路上,天空阴沉,一看就是马上要大雨倾盆。坐在车上我还嘀咕“今天发什么欢喜心,这天气非得叫我们去爬山?”看他一脸淡定自若,心想,反正下大雨爬不了山,他自会打转。
半个小时后,到达象头山门口。平日很少见设卡的汽车栏杆居然横在路中间,旁边还停着两辆汽车,看来也是被拦住的车辆。他把车停在路旁,下车去保安室问究竟。保安告诉他,因连日暴雨,开闸泄洪,一是怕山体崩塌,二是河里滩险水深危险,为了安全起见,上级通知一律不准游人进入山中。他走出保安室,看了一眼正在掉头离去的几辆车,不甘心就此打转,在后尾箱的包里悉悉索索翻了一阵子,拿了东西又走进保安室,大概交涉了五分钟,他回来启动汽车,我以为是掉头,结果栏杆徐徐上升,保安居然放行了!
不待车走出几米,我看了一眼心情大好的他,好奇地问:“您使了什么妖法,让保安自动放行?”老潘也好奇地看他。他笑而不答,很潇洒自如地左右转动方向盘,车子一路盘山而上,又把车窗和天窗全都打开,把音响调到最大。雨中的山林空气清新,泥土的芳香伴着甜美的歌声,顿时神清气爽,心情大好!
在四级电站的坪里停下汽车后,他背着摄影包,带着我们朝水渠边走。我看天气这么阴暗,建议不去走那条危险的路。他说:“你跟着我来就行了,有我在,保证你们安全。”既来之,则安之。只能任由他安排。保安没有说谎,渠道里的水很满,好像就要溢出渠道路面,呼啸着向下奔腾而去,我不敢走渠道上面,只得走下面那条窄窄的小路。小路上长满绿色苔藓,溜滑溜滑,上面满渠的浑水,下是荆棘丛生的山林,我不敢朝下看,一步一胆颤,手扶着渠道边,慢慢尾随过去。
到达巨石旁边,他停下来,把摄影包放在石头凳子上。从包里掏出两支红色的油性笔,递给我一支,说:“来吧,帮忙一起弄。”
“干啥呀?”我疑惑地问他。
“纪念碑上的字淡了,重新上色。”
至此,我算是明白他叫我来爬山的目的了,看着他带来的相机和笔,明显是有备而来,美其名曰是爬山,其实是叫我来当帮工。
我问他:“你之前是来拍过吧,因为字迹不清楚,拍不出字来,所以干脆当一回义工,帮纪念碑恢复往日‘光彩’,对吗?”
“是的,上周末我来了一次,发现碑上的字全部掉色了,拍出的照片只显示一块碑,没有字。我给民协邹主席汇报后,就打算来把碑上的字重新涂上颜色,既方便我拍照,也算是给革命基地做点小小贡献。”这次他倒回答得干脆利索,不卖关子,边说边拿着笔开始涂起来。
虽然是被“绑架”而来,当知道真实的目的后,我也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乐于帮忙。老潘也帮着清扫纪念碑旁边的垃圾,挪开以前饭店留在碑前面的一些杂物。
在我们涂字的时候,发电站过来几个职工和家属在我们后面观看。家属张阿姨过来问我们是哪里来的,当知道我们是义务来“描红”时,她大声夸赞我们:“你们真是太有心了,早就应该‘描红’的,字都看不清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一块什么碑。”快退休的电站职工老王指着巨石前面的树林给我介绍:“在几十年前,这里没有路上山,全部是森林,山里还有猛兽,因为这里有块天然巨石,能遮风避雨,又很隐蔽,所以选为联络点。”他说这是“大人洞”,“小人洞”在山下面一点。
约40分钟后,纪念碑上的字逐渐凸显出来。虽然我一直知道这里有一块碑,但是何种碑,有何历史渊源并不知道。这是我第一次看清楚碑的内容。碑上清晰的刻着:《大、小人洞简介》,一九四六年六至十月,大、小人洞曾作为东纵留下坚持斗争的曾光、刘彪、汪英、郭贵、叶甲芳、江松禧、罗芳等革命同志秘密掩蔽联络点。
据资料记载,象头山“大、小人洞”有着一段不可忘怀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胜利后,在1946年5月,根据中共香港分局指示,东纵曾光、陈耕、刘彪等14位同志组成小分队,在东纵主力北撤山东时,作为革命的火种,悄悄进入象头山大小人洞隐蔽起来,在这里与国民党部队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其中陈耕、陈潭清、黄维新三位同志被国民党被捕后,宁死不屈,没有供出这个联络点,才保全了其他战友的安全。在象头山艰难斗争的几个月里,他们在山中克服了饥饿、寂寞、生离死别等种种考验,后来终于和中共香港分局取得联系,重新组建起革命武装,直至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碑文涂好后,几个小朋友立马围过来看,对上面的字感到很新奇,其中一个小哥哥牵着妹妹的手,一个一个字念给妹妹听,然后问在旁边拍照的张卫中:“伯伯,这些都是什么人呀?”
“他们都是英雄,都是很了不起的人!”他告诉孩子。然后现场跟他们讲起了东纵革命英雄的故事,讲被捕的同志视死如归,被国民党砍下头颅挂在城门上;山上的同志没有粮食摘野果充饥;刮风下雨的夜晚,忍受凄风苦雨的折磨等等。孩子们听得入迷,他笑着告诉孩子们:你们要好好读书,向英雄们学习,做一个不怕困难能吃苦的孩子。
收拾好东西,他们俩在寻找各种角度拍照。我站在渠道上的水泥桥上,看到巨石旁边有一条从山上直流而下的溪流,在此形成瀑布朝山下奔流而去。从谷底往上长高的树,枝繁叶茂,参天成荫,把巨石上的“洞天朝阳”几个字遮挡了一半。远看“大小人洞”,静谧清幽,巨石像一只展翅飞翔的老鹰,曾经庇佑了革命的胜利,现在庇佑着正在快乐成长的孩子们。
回程路上,我忍不住好奇地问张卫中“保安为何会独给你放行” ?他掏出民协会员证在我面前晃了晃,得意地说:“是它的功劳!我告诉他们,我是来拍摄东纵革命基地的。”
哦,原来您合着是沾着民协的光,沾着东纵革命历史的光!连老天也给力,直到我们回到家里,雨才倾盆。
开始“上色”
完成最后一个标点符号
哥哥教妹妹认纪念碑上的字
小朋友在纪念碑前合影
“大小人洞”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