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坛上,覃海深向在场嘉宾介绍花都近年来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她指出,花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多次文化遗产普查,发现文物线索近600处,其中古村落就有20多个,其中,朗头村、茶塘村、藏书院村、三华村、高溪村田心庄、港头村6个古村落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为了保护好花都区的文化遗产,从2008年开始把文物维修费纳入财政预算,对部分古村落文物建筑进行了修缮和制定保护规划,同时更利用不少村里的祠堂古建筑,建成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阵地,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得到了较大的推进。 今后,花都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现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的近期目标和建设文化强区的中、长期目标,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花都文化软实力。 一是通过科学的程序保护古村落,通过实地调研认识古村落,通过高端论坛提升对古村落特征和理念的认识,完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经验,探索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规律,实现古村落的科学保护与发展。 二是努力保护古村落的文化多样性。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注意避免古村落文化开发的“泛文化”现象。注意挖掘各个古村落的差异性,保护各个古村落的个性,使各个古村落保持自己的本真性和自然个性。 三是注意防止古村落的博物馆化倾向。提倡以人的居住实现活态保护。对无人居住的古村落如形成博物馆,要以搜集和展示本村、本地域文化和工艺品为主,以加强古村落自身的历史厚度。 四是要在全面保护古村落地表文化遗产的同时,努力挖掘古村落背后的活态美,并努力实现对其活态美的展示和表述,如村落手工艺作坊、工艺传承人的传承过程地展示。活态地恢复村落的生成过程,给文化传承人一个立体的展现空间。 五是努力挖掘古村落特有的节日文化。通过带有村落自身内容的民俗节日、仪式活动,展示村落的历史、民俗、信仰和观念,展示古村落活态的文化生命和村民们的情感。 六是杜绝和防范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要在保护古村落原样原貌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做出积极有效的规划方案,同时联合社会各界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古村落,可暂时原状保留,以保持原生美感和生存能力。 本次论坛认为,古村落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用真情,使真劲,下大工夫和力气,对祖先传承下来的农业文化遗产予以科学地保护和传承,把古村落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留给今天,留给未来。 (转载自“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