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是个客家、闽南、本地、白话、军声等多语言并存的县,但客家人居多,尤以沿江和山区为客家人密集居住地。大凡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必然就有朗朗上口、兴味无穷、风格独特的客家山歌,并且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作为一种特定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值得我们去发掘、去研究、去传承的。
相传最早在西晋末永嘉年间(四世纪末),至唐末(九世纪末)及南宋末(十三世纪末),居住在黄河流域部分居民因避战乱而大举渡江南徙,经过历史上这三次大迁徙,分别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居住,成为客家人。
客家山歌的形成,大概是以思想感情交流为内容,以唱歌的形式而逐渐发展的。客家人南迁后,大多住在山上,靠耕山(俗称“打山工”)为生,耕山人之间因山山相隔,无法详细倾谈,为交流方便,于是用“歌”的形式,以简明精炼深刻明了的几句歌词来表达,也是互通声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也由于“山歌舍得自家晓(会),唔使(用)捡钱街上买”的缘故而一传十十传百地快速传播开来,更由于这种交流方式简捷方便且是一种娱乐,避免了面对面交谈的一些弊端如有些话难于启齿等,因此客家山歌快速、广泛的传播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也是客家山歌历久不衰的原因吧。
来到多祝镇,这里,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一大帮上了年纪的人在这里不约而同地聚集一起,他们聚集这里唱多祝的客家山歌,男女对唱,从他们那认真专注的表情中可以看出,这是他们的晚年生活的乐趣之一,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其乐融融。
客家山歌种类很多,涉及方方面面,但情歌为多。“正月过开(过了)二月来,到处花园有花开。桃花来寻李花嬲(一起座谈、玩),可惜中间少只梅(媒)。”“好酒一杯也够醉,好花一朵满头香。有情一只也够嬲,冇情百只也平常。”有的山歌手更厉害,几乎每一种动、植物都可以用来比拟,客家山歌之妙就妙在这里。“一朵红花在路生,花又红来叶又青。柬(这么、这样)好红花哥唔(不)识,手扳花树问花名。”“一朵红花在在高山,坑又深来路又弯。想变蜜蜂飞过去,蜘蛛结网又来拦。”这类表意的山歌不胜枚举,而有的直叙的也唱得非常好。“蝴蝶见花就爱(要)采,画眉见蜢就飞低。娾(我)系(是)深山鸟雀仔,挑身拦路等妹来。”“阿妹有情郎有情,唔怕山高水又深。山高也有人造路,水深也有搭桥人。”听到这些山歌,真的叫人佩服。客家人民创造了山歌文化,而且通俗易懂,易记易唱,表意深刻,比喻恰当,就是现代的一些诗人,也许都会觉得自愧不如。
客家山歌源远流长,传播之久,流传之广,正是由于她为客家人所喜闻乐见而得于延续。客家山歌采用五声音阶,调式一致,一般为四句二十八字,也有五句式和六句式的,易记易懂易唱,随口而出,随心所欲,且寓意深刻,客家山歌一般以“直叙”和“表意”两种表现形式为主,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等发挥得淋漓尽致,因而很快在客家地区广泛流传。这因当时社会落后,群众没什么娱乐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时至今日,现代的今天,在客家人聚居的农村、山区,客家山歌也还在广为流传,就连一些“掌牛仔”(放牛娃)也能随口哼出几首动听的客家山歌来。这正是她的历史价值所在。客家山歌,历经了千百年迄今还广为流传,实在是客家人的一笔历史财富,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在我国文艺百花园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这也证明这种娱乐形式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也是我们客家人创造的一种精神食粮。
客家山歌是丰富多彩而又寓意隽永,如果加以细致分类,恐怕不下百种,在这短短的节目里,也只能表达客家山歌的几个种类而已,实在表达不了多少。“日头冇(没有、无)火乜柬热,水底冇风乜柬凉。阿妹今年十七八,头顶冇花乜柬香。”“因为冇米割青禾,因为冇船正下河。因为冇双来连妹,问妹有心向郎么?”“榄(谐揽音)树开花花榄花,阿哥榄上妹榄下,张开罗衣等哥榄,等哥一榄就回家。”“烂衫烂裤也好着,哪有人家件件新。有钱冇钱也好嬲,哪有柬多富贵人。”“高山顶上种布惊,唔使淋水也会生。只要两人心甘愿,唔使媒人也会成。”“郎爱交情讲过来,爱学山伯祝英台。钱财相貌唔紧要,总爱生死做一堆。”
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学,她的历史价值是不可低估的,我县是以客家人为多的县,应认真地加以系统地采集、发掘、整理,摈弃其不健康的庸俗的成份,取其精华并为之发扬光大,亦是我们现代客家人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