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广东)艺博会举办 惠州参展品有啥特色?
作者:朱如丹    来源:    日期:2015-11-12 16:51:07

 

图片1.png 

▲彩扎鱼灯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图片2.png 

▲陶瓷人打龙形拳。

 

 

图片3.png 

▲砖雕“造福人间”。

 

 

图片4.png 

▲张又兰的作品“千手观音”。

 

 

 

今年,我市31位民间工艺家400多件工艺品参加了这次艺博会暨精品展。其中有1250件工艺品申报山花奖、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奖和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奖。在展区里,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惠州工艺品呢?跟随记者脚步看一看吧。

 

惠州400余件工艺品亮相艺博会

今年1159日,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八届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在广州举行。

从去年开始,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升级为中国 (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下简称艺博会),成为“国”字号的艺术博览会。今年我市31位民间工艺家400多件工艺品参加了这次艺博会暨精品展。其中农民画、陶器、瓷器、泥塑、木雕、玉雕、石雕、砖雕、灯彩、剪纸、藤编、壁画等1250件工艺品申报山花奖、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奖和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奖。

据了解,20122014年,惠州市民协积极组织民间工艺家参加了三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广东省民间工艺博览会暨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选送了农民画、彩瓷、陶艺、泥塑、刺绣、木雕、玉雕、石雕、剪纸、草编、花灯、灯饰、铁艺、服装、线织、烙画、沙画、羽毛画、墙皮画、钢笔画、蛋绘、手缝工艺等22200多件作品参展参评,共有63件作品分别获山花奖和91835铜奖。

市民协主席邹永祥表示,为了提高会员作品水平,市民协近几年多次组织会员到惠州乡野街巷采风,筹资10多万元资助会员创作优秀作品参展。并组织会员通过参加国、省字号的博览会,开阔了视野,挖掘了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培育并扶持了一批民间工艺精英,推动了惠州民间工艺的创作。

 

“九鲤升天”呈现鲤鱼成龙过程

三楼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市民协会员陈万景等人制作的彩扎鱼灯——“九鲤升天”被摆放在显眼位置。这组原本由10条鲤鱼、龙鱼组成的工艺品(由于现场位置有限,现场只摆放了7条龙鱼和鲤鱼),吸引了众多观众,不少观众还与作品合影。

陈万景的亲属陈长治参与了扎这组工艺品,他说,这组“九鲤升天”,就是表现鲤鱼慢慢变成龙的过程。其中第一条鱼被称为龙鱼,也就是鲤鱼变成龙之前的模样。龙鱼的头是龙头,但身体还是鲤鱼鳞片的模样。现场摆放的7条鱼,每一条都是不同模样:有的在悠哉游着,有的正在跃起,还有的正在张嘴觅食……每一条都栩栩如生。

据了解,这组“九鲤升天”,都是用竹子削成竹篾扎成的鱼骨架,然后在骨架上一片一片地贴上布,再画上图案。陈长治说,扎鲤鱼的弯度时,要把握得特别准确,每一条鱼的弯度都不一样,要扎到活灵活现。另外,最难扎的是龙鱼,特别是扎龙头,要非常小心。龙鱼身上的鳞片,也是一片片扎好后贴上布再扎起来的,这样才能保证鱼身的丰满。这组工艺品很精致,陈万景等人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做好。

 

画“千手观音”用眼过度一度“失明”

每一件参展作品,都凝聚着市民协会员的不少心血。参与“山花奖”角逐的市民协会员张又兰的墙皮壁画——— 千手观音,也是耗费了许多心血。由于用眼过度,张又兰的眼睛还曾暂时“失明”。

今年45岁的张又兰,来自兰州,在惠州生活已20余年了。从13岁起就画画的她,对敦煌的莫高窟很熟悉,曾5次到莫高窟观看临摹敦煌壁画。而收藏有敦煌壁画的甘肃省博物馆,就在她的老家附近,她是博物馆的常客。

在惠州多年,她时常惦记家乡的敦煌壁画。但在惠州没有制作莫高窟墙壁的材料,张又兰只能寻找相似的材料来代替。以石膏为主要原材料的墙皮,吸水厉害,才画上去,水就被吸干,颜料颜色变淡变浅,张又兰想了很多方法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了把敦煌壁画尽量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市民面前,张又兰画墙皮画时,保留了原壁画裂纹的印记。

这次参加角逐“山花奖”的墙皮壁画“千手观音”,张又兰花了不少时间来创作。她画的千手观音是带有胡子的,表示观音是雌雄同体。而单是画千手观音的眼睛,她连续花了3天时间。画着画着,她的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了,幸好休息了几天,又恢复视力。

 

苏东坡惠民故事上砖雕

这次参加艺博会的工艺品,不少带有惠州元素。市民协会员余小伦和张宏秋创作的陶瓷“龙形拳”和砖雕“造福人间”,就是地道的惠州题材。

1989年出生的张宏秋,师从陶艺家、画家余小伦。他和余小伦用5个陶人打拳的模样来表现龙形拳。身着唐装的陶人,打出的龙形拳活灵活现。

张宏秋在余小伦的指导下,采用砖雕的模式,用惠州本土西河紫料烧制成6块“砖”,表现出苏东坡在惠州所做的6件好事:“筑堤便行”、“减税轻赋”、“施药济众”、“抚军安民”、“引水惠民”、“秧马助农”。

“筑堤便行”,表现的是苏东坡修筑西湖苏堤的故事,画面上一条修好的堤坝横卧在水面上,湖水边就是惠州西湖的泗洲塔,游人正准备通过堤坝前往泗洲塔。“减税轻赋”,表现的是苏东坡给惠州人民减税的故事。“施药济众”讲述的是苏东坡给惠州百姓施医散药的故事。苏东坡来到惠州后,亲眼目睹惠州缺医少药,百姓大多无钱治病,他便施医散药,救死扶伤。“抚军安民”讲述的是苏东坡来到惠州,发现当地驻军多缺营房,不少军士借租民房。后苏东坡想方设法,申请修建了“三百间瓦屋”,解决了驻军缺房扰民的问题。“引水惠民”讲述的是苏东坡利用溪水,做成水力水磨,减轻老百姓劳动量的故事。“秧马助农”讲述的是苏东坡看到惠州百姓弯腰插秧,非常辛苦,便想到他曾经看过的一种插秧工具—— 秧马,就推荐百姓使用秧马来插秧。

创作这组砖雕作品张宏秋用了半个多月,他说,幸好烧制时一次就成功。

 

 

 

(原载20151111日《惠州日报》)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