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漫话惠州客家方言
作者:周汉光(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6-10-14 22:17:29

 

一、源流分布

 

惠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秦代至隋初在境内梁化建县设郡的八百多年间,参与平定岭南而定居于梁化的将士,以及后来惠州府、归善县立府建县的长期发展中不断南迁的中原人,给当地带来了中原文化,其中包括了中原的语言。这种南下的汉语顺利地把当地的百越语言“强而同之”。与此同时,中原汉语也吸收了本地语言文化加以融合,纳入了当地方言中一些新语调,摒弃了一些旧的成分,从而形成了具有惠州特色的客家方言。由于它与中原语言的密切关系,因此,有人认为“现代的客家话,也是古代的北方话”。

在惠州境内的惠阳、惠东和博罗一带,客家话均为当地的强势方言。在长期演变发展中,客家话不断地同化和排挤其他方言。据惠东梁化屯村民说,他们村各姓的祖辈均是讲本地话(惠州话),现全村都讲客家话了。梁化圩镇濂溪周氏六大房,是清初从顺德陈村迁来定居的广府人,均讲粤语(白话),之后很快就被当地客家话同化,成为清一色的操客家话。在惠州境内的一些县区,客家话已是当地公众交往的主导方言,一般交际场合多用客家话交流,讲其他方言的大多数人都会讲客家话,但讲客家话的人不一定会讲其他方言,尤其是学佬话,不但难学难讲,甚至连听都很难听出其意思来。

就拿山海之县惠东来说,该县为惠州方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境内主要有客家话、学佬话(闽南话、福佬话)、本地话(惠州话)三种方言,另还保留有少数的粘米话、军声、平婆话、畲话等方言。其中客家方言在全县最具影响力,属强势方言,占总全县人口的70%左右。客家方言遍布于山区、沿江、沿海地区,其中北部山区的高潭、宝口、安墩、白盆珠、多祝等镇几乎为百分百的纯客家方言区。

 

二、方言特色

古代史志很早就有对客家方言声韵规律的记载。乾隆四十八年《归善县志》(清章寿彭等修)就有这样的记述:惠之方言大率齐韵作灰,庚韵作阳。如黎为来,声为商,石为砾之类。与江南同。……谓父为亚爸,亦曰爹;母曰亚妈,亦曰姐,亦曰奶;兄曰亚哥,弟曰亚泰,小厮曰*,子曰崽,亦曰仔;称媳妇为新婆子,初生曰翁哇仔。粉粿,谓午食曰晏昼,早食曰食朝,晚曰食晚。无曰冒,亦日模。溪曰开,岭曰两。下雨曰落水。走曰行,读若杭,走拢日行埋,立住曰企住;看曰睇,游玩日料料……

清代同治年间《赣州府志》记载:赣州界接闽粤,语言文字多与相类......称水道为圳,字书所无。称水石相际为,见之《象山集》中。有义同而移其音者,恒为常,汝为尔也。有义同而殊其用者,呼为喊,走为行也。有混而不分者,饮酒为食酒。下食之具曰帮饭,帮与佐同,此可解者也。

以上文献所载,境内客家话大部分与之相同,如“崽、仔”、“行”、“晏昼”、“落水”、“行埋”、“料料”、“食酒”等。但其中也有所差异,如“睇”,纯为粤方言和本地话使用,与客家话无关。“翁哇仔”惠东、惠阳客家话叫“昂(onɡ)牙崽”,本地话叫“阿牙仔”,与文献所列有异。又如外地有称“媳妇”为爱人的,客家话称为“老婆”,作为儿子老婆的“儿媳妇”,客家话称为“心舅”,均不叫“新婆子”等。

惠州境内的惠东、惠阳一带,融多种语言于一地,其中占绝对多数的为客家话、本地话和学老话三种。而客家话又在这三大方言中占大多数,属公众交际中的主导方言,并具有自身显著的特色,与普通话和境内的学佬话、本地话比较起来,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1、与普通话的差异。客家话原本属于北方方言,是在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中和南方的其它方言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和北方方言不同,却又异于南方方言的一种新语言。故惠州境内客家方言中,有不少还与今天的普通话有想通之处。其中有些不但同形同义,而且读音相同或相近,如:爸、妈、打、笑、书、树等。然而,客家话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比较,差异还是很大,例如:叫(哭)、面(脸)、日头(太阳)、火蛇(闪电)、落水(下雨)、地豆(花生)、阿嬷(祖母)、姐公(外祖父)、家官(家翁)等。有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例如:春(蛋)、心舅(儿媳妇)、涯兜(我们)、企等(站着)、食昼(吃午饭)、乜介(什么)、知背(里面)、挂纸(扫墓)、参埔日(昨天)、笃目睡(打瞌睡)等。有的同一个词,但意义范围不同,例如:“唇”,普通话指“嘴唇”,客家语还兼指器物的口和边缘,如:边唇、锅唇、鱼塘唇等。有些词语与普通话词形相同而词义互相交叉,例如:“光”、“亮”、“明”,在客家语和普通话中都是同义词,都有相同的用法,如:火光、光芒、亮晶晶、亮相、明亮、明了,但客家语用“光”的地方,普通话则往往用“亮”或“明”,如月光(月亮)、灯太光(灯太亮)等。又如“细”和“小”,“夜”和“晚”,“日”和“天”,“破”和“烂”等词都有词义交叉和用法不同的区别。

2、与学佬话的差异。讲学佬话(闽南话)的先民大多是从福建南迁或潮汕一带转迁入埠的,在惠东、惠阳一带,他们占据在沿江、沿海的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地盘,休养生息。境内学佬话的语调、语音接近闽南话、潮洲话,与海丰话方言较为接近。

境内的客家话与学佬话,是差异最大的两种方言。包括词汇、语音、语句,尤其是语音,很多是无法用标准文字写出来。例如说“回家”,客家话说“转屋家(咖)”,学佬话说“对厝”;说“明天”,客家话说“明朝日”,学佬话说“马崽”;说“游玩”,客家话说“料”,学佬话说“铁驼”。说“蜈蚣”,客家话说“蜈蚣骐”,学佬话说“压刚”(读ya gang)。其他还有:(喔wo)、滑哥(偷啥)、鲤鱼(里沟)、妹仔(揸斤娜)、打雕仔(怕礁)、屙屎(泵晒bang sai)等,举不胜数。甚至有时也会闹出两种方言的笑话,据传,有一位学佬人在客家人的萝卜菜地里屙屎(大便),客家主人远看有人蹲在菜园,问:“喂!你做乜介?”“泵晒。”学佬人答。主人斥责:“偷萝卜还泵(bang)出来晒(偷拔萝卜来晒)!你够大胆的了!”由于方言差异,彼此误会一场。

不过,惠州客家和学佬这两种方言,在长期的磨合中,能够融洽相处,互依互存。比如,境内的客话亦有借用学佬语词,如心肝头(胸部)、参详(商量)、投人(告状)、亥(痒)、殁(腐烂)等。同时也还有不少形、义相同或相近的语词,如拨神经(波神经)、报名(播名)、人细(零细指人情事物);又如“这个”的“个”,客、学都读“介(gai)”,客家话说“伢介(ya gai)”,学佬说“借介(jie gai)”,等等。而且大多数的学佬人在公众场合,都能娴熟地运用当地的主导语言客家话进行交流。

3、与本地话(惠州话)的差异。境内讲本地话(惠州话)的人数虽没客家多,但渊源久远,话语中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古汉语成分,这与客家话与古汉语的相承特点相似。境内的本地话,其语调比客家话软,音韵丰富,颇具特色。有观点认为其近似于粤语,有学者主张将其划为粤语语系,但其同时又受到客家话的影响,与客家方言有很多相似之处,是多种方言互通中最为接近的两种方言,故民间一般又认为本地话是客家话的一个种类。例如:本地话在人物称呼中的阿公、阿婆、阿爸、阿妈、阿哥,老娣、阿姊、老妹等;人身部位中的头拿、鼻公、耳公、手指公、大臂等;物称中的地豆、萝卜杠、包粟、担竿、鸡等;日常口语中的样边、头先、闲惹(东西)、食饭、斟茶、车大炮等等,除语音有些差异外,其词形词义概与客家话完全相同。不过,一些差异还是较为明显,除音韵存普遍差异外,其中有很多语词的表达也有所不同。如:舅娘(阿妗)、心舅(心布)、睡目(觉)、滑哥(塘鲺)、糍粑(逆糍)、壁蛇仔(壁缩)等。

4、各地客家方言自身的差异。就客家语内部而言,由于历史环境等的因素,各个地方的客家人所讲的客家话,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就拿惠州与梅州、河源、五华客家话相比,虽主体语种没有改变,但在语调和声韵方面,仍存在“县县不同、镇镇有别”的现象。如对“古仔、细仔、傻仔”的“仔”的读音,惠东普遍读“崽(zai)”,惠阳以及外市县的五华等地均读“姐(jie)”。甚至同一个县的各镇村也有不同之处。就惠东县来说,根据语音差异,可分为山区客家和沿江客家两大类,而各镇的客家话也还不同程度地存有差异。如表示“经常”的口语,在惠东境内,梁化、大岭等地称为“过日”,安墩、高谭山区称为“论日”。说“经常头晕”,梁化等地称“过日头晕”,安墩等山区称“论日头晕”。又如梁化等一些地方所说的“好关举”的“关举”,其他客家方言地区却说“紧要”、“好紧要”。对姓氏的读音亦有差异,如姓“朱”和姓“周”,安墩、高谭等地是“朱、周”不分,两姓都念“朱(猪 zu)”,梁化、大岭、白花等地客家对“朱、周”则区分明显,“朱”念“猪( zu)”,“周”念“州(jiu)”。又如动词“拿”,境内大部分客家乡镇均使用本字,口音也读“na”。而安墩口语却称“揩”,读“kai (可矮)”。比如说“拿根针来”,大部分客家乡镇均说“拿枚针来”,安墩却说“揩(kai)枚针来”。而大多数客家人口语中的“揩(kai)”是“挑担”的意思,所以“拿一枚针”用肩来“担”,也成为人们闲言中的一句笑话。

 

三、词汇特点

1、单音词丰富。境内客家方言中保存了较多的古汉语语词,单音词比现代汉语丰富得多。日常口语中普遍沿用的古词语如:索(绳)、禾(稻)、乌(黑)、面(脸)、食(吃)、饥(饿)、行(走)、系(是)、镬(锅)、遮(伞)、等。普通话不少复音词在客家语却是单音词,例如:兴(高兴)、识(认识)、皮(皮肤)、桌(桌子)、沸(沸腾)、颈(脖子)、朝(早晨)、昼(中午)、拗(折断)、恼(不喜欢)等,

2、借用词语。有些借自粤语,例如:(刚刚、合适)、靓(漂亮、美好)、呖(聪明、能干)、雪条(冰棍)等;有的借用本地话方言,如伢仔(婴儿)、返学(入学)、睬愚都傻(骂人)等;外国传入的物品名称上加上“番”、“洋”等特定词语,例如:番背(外国)、番枧(肥皂)、番茄(西红柿)、洋遮(伞)、洋红(一种红色的食品染料)、红毛泥(水泥)、荷兰豆(一种豆类蔬菜)等。

3、创新词语。由于方言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状况、风俗习惯、土特产以及不同的造词习惯形成了一大批方言词语,例如:(用米粉制成的糕)、打醮(民俗活动)、上灯(生儿子吊挂花灯仪式)、关举(紧要的意思读gan gi)、屙壳(成空告吹)、狗屎泼(辟邪或骂人)、河沥、坳顶、猪肠粉、酿豆腐、浮豆圆、炸虾堆等等。其中“关举”为梁化独有的客家口语特征词,主要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的性质和关系的紧迫重要,如说“这件事好关举”,即为此事“很重要”的意思。

4、一词多义。客家语的一部分词与普通话不同,往往体现一词多义。例如:“鼻”,除作名词“鼻涕”外,还作动词“闻”、“嗅”;“爱”,除作动词“喜爱”外,还可作助动词“要”;“烧”,除作动词燃烧外,还可作形容词“暖和、温热”。动词“滚”(客家话读gun),亦是一词多义,既有“滚动”意思,也有“搞”、“办”、“弄”之义。如“滚来滚去”,可指物体来回滚动的样态,也可指事情搞来搞去受折腾的事态。在境内客家方言中,最频繁的是后一种“搞、办”之义的使用。在使用时,“滚”一般带中性语义色彩,但有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带有“不正规”的语义色彩,如“介件事要‘滚’好来”、“‘滚’唔春差讲涯知”、“唔认真做工,‘滚’滴钱使唔容易 ”等等。

5、构词特点。一是在词素次序方面,有些并列式和偏正式合成词的词素次序颠倒,但意义不变。例如:闹热(热闹)、人客(客人)、鸡公(公鸡)、菜干(干菜)等。二是在词的重叠方式方面,单音名词、量词可重叠的范围较大,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例如:桶桶(每一桶)、场场(每一场)、个个(每一个)、家家(每一家)等。单音动词和形容词一般也可重叠,以表示、形容人和事物的状态或程度,如笑笑、走走停停、高高、红红、久久等。  

6、副词使用。客家话的副词非常丰富,兹援引几个最常使用的副词。例如“好”和“十分”,这是境内客家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副词。特别是“好”,本义为表示事物状态的形容词,但作为副词,使用最为广泛。(1)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含有“很、非常、十分”的意思,并多带有感叹语气。如:好高兴、好久时间、荔果好甜、好靓的新衫、好高好大的楼房等;(2)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效果好。如:好看、好吃、好玩等;(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赞赏意思,如好手艺、好音乐、好事情等。另一个副词“十分”也用得很普遍,如“十分快”、“十分聪明”等,程度比“好”有所加重,但使用频率比“好”略少。又如“唔知几”,亦为境内客家话中常用的副词。客家话常说的“唔知几难”(很难)、“唔知几威水”(很威风了不起),这两个置于形容词前的“唔知几”,均表示程度的加深。还有副词“添”,相当于普通话的“再”,常放在谓语和形容词后面或句子末尾,如“这菜加咸添”(再增加一点咸味)、“企久添”(再站久一会)、“辛苦添”(再辛苦一下)等等。

7、象声词语。象声词,又叫拟声词、摹声词、状声词。客家话的象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以增强话语的生动性、形象性。在客语里,它只是汉字当成“音标”符号,用来表音,而和字义无关。客家话的象声词,有单音、双音、多音词,同音同字的重叠象声词使用也颇为普遍。如啊、哇、哼、哗、嘭、噎、叮、咯、嘀、咚咚、滴滴、答答、嗡嗡、叽叽、咕咕、呼呼、乒乓、叮当、哈哈哈、笃笃笃、叮叮当、吱吱喳喳、毕毕剥剥、滴滴答答、叮咚叮咚、叽里咕噜、叽哩呱啦、叮铃当啷、乒乒乓乓、嘀嗒嘀嗒等。试举一副境内流传的客家摹声对联:想过去,吡哺哔响;看今朝,哈唔嘟啶咚呛。这是一打铁人家为儿子中科举喜宴的对联,上联为模仿打铁时推拉风箱和捶打铁件的象声词,下联为模仿喜庆时吹乐击鼓的象声词,比照鲜明,意赅风趣,形象地映衬了这个铁匠之家今非昔比的变化景致。

 

四、特殊词缀

词缀为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

客家语常用的前缀有“阿”、“老”等,如:阿爸、阿姐、阿陈、阿娣、阿三、老妹(妹妹)、老公(丈夫)、老张等。后缀有“子”、“头”、“公”、“”、“哥”、“兜”等,如遮子(伞)、日晨头、下昼头、石头、鸡公、鸭公、手指公、脚指公、虾公、笠、勺、蛇哥、鹩哥、涯兜(我们)、汝兜(你们)、兜(他们)等。中缀有“晡”等,如今晡日(今天)、参晡日(昨天)、夜晡头(晚上)等。

客家语保留了很多特殊的词缀习惯,无论是前缀、中缀还是后缀,既丰富多样,又独具特色,为拓展客家方言的表达内容、和意境起到了很好的弥补和铺垫作用。下面再举几个境内常用的词缀。

中缀“开”(客语读hoei呵嗳),在境内客家方言中作词缀,相当于 “了”、“过”之义,“开”一般放在动词的后面,用于表示动作时间已进行过,如“食开饭”(吃过饭)、“做开作业”(做了作业)等。

后缀“滴”(客语读去声di 的),境内客语中保留了“滴”的后缀习惯,而且使用十分普遍和频繁,一般放在“动词十形容词”的后面,常常表达增加数量、速度、程度之义,并含有催劝的语气。如“行快滴”(走快点)、“食饱滴”(吃饱点)等。

后缀“依”、“ 里”、“仔”。“依”(读阴平或上声yi 衣、雨),是惠东梁化客家话独有的语缀,相当于“子”、“仔”之意。一般常放在单音名词的后面,共同组成一个双音节词语,如“茄依”(茄仔)、“帽依”(帽子)、“桁依”(桁条)等;有的放在“动词十下”后面,如“看下依”(看一下)、“试下依”(试一下)等;有些放在重叠形容词后面,如“酸酸依”(有点酸)、“傻傻依”(有点傻)等。而其他客家方言地区的表达则与之不同,梁化所说的“茄依”(yi),白花、良井等乡镇叫“茄里”(li),惠东山区乡镇均叫“茄仔”(zai),惠城横沥则叫“茄姐(jie)”等。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