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民国时期,有军阀为充编部队,骗取上面发的军饷,常将一些流浪人员或其他无业贫民强拉来作为兵源,这就是人们习惯称为的“拉壮丁”。当官的乱发战争财,苦的就是这些“壮丁”。这些“壮丁”往往被安置在军队强占的庙宇、祠观内,如旧水北的三王庙、严公庙、王氏祠堂等,均曾被占用。壮丁穿上军装后,官长通过打骂训斥,不定期的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如队列、军礼、枪械使用等,以备上面核查、检阅。一俟战事所需,即奉命开拔前线。由于这些大兵素质本就极差,加之训练松懈,毫无战斗力可言,上到前线只有送死的命运,故民间称之为“猪仔兵”。又由于这些大兵日常衣食住行及卫生等管理极差,不少兵哥身上长有虱子、毒疮、痱子等,故又被民间称之为“癞哥兵”。
由于军官克扣军饷,士兵往往吃得不平均——快者饱,慢者饥。于是有些兵哥就积得一些争食的经验——“一碗松,二碗满,三碗揿实打顶锥”。即盛装第一碗米饭时,把饭弄得松松散散的,这有利于快速进食;盛装第二碗米饭时,则盛满一碗,并快速食完,再去盛第三碗;至于到了盛第三碗,则每盛一勺,都用力揿(惠州话,用力压)实,直至饭盛装成锥形的顶点状态,因为再想去盛第四碗,那桶里的米饭已没有了。